掺杂元素对AuAl2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qu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贵金属首饰材料AuAl2中微量元素掺杂对其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质的影响,采用Viogt-Reuss-Hill近似计算了材料的体积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泊松比、维氏硬度和弹性各向异性,同时与Au的力学性能计算相对比.计算结果表明:In、Y、Sc、Ge、Si、Ga、Sn元素的添加有利于AuAl2合金韧性改善.研究结果对改善AuAl2合金的韧性具有较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的工程翼型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几何数据直接对比以及基于型函数/类函数变换(CST)的参数化方法实现了重复翼型和数据异常翼型的清洗;接着,对CST参数的取值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其近似呈正态分布,对CST参数之间的关联规律进行挖掘得到翼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对CST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其结果基本与工程翼型的分类一致;进一步,采用级差分析方法、SOM自组织映射方法和Apriori方法分析了CST参数与典型工况翼型气动特性之间的关系.其中,级差分析方法给出了各CST参数对气动特性影响
由于受到流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影响,针对流动系统设计的闭环控制律需要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自动适应随机扰动和突发扰动.基于流动模型所设计的闭环最优控制,虽然可以以较小的控制量获得满足目标函数的最优控制效果,但随着流动模型的引入,随之而来的建模精度、未建模动态等问题也会出现,固定的流动模型也会限制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针对翼型在跨声速流动中遇到的激波抖振问题,为了消除不同来流状态的激波抖振带来的脉动载荷,开展了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流场数值仿真采用URANS方法,作动机构采用尾缘舵面,以升力系数
“高效率、低噪声”的飞行特点为猫头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本文根据其翅膀覆羽的仿生学构造,设计了新型的柔性锯齿形旋涡发生器,铰接在NACA0018二维翼型各弦长位置处.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不同面密度柔性材料的流动分离控制效果.实验中,首先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热线风速仪单点扫掠测量尾流区的流场信息,通过小波变换同时在时域、频域对各个尺度涡包的破碎和掺混过程展开分析,确定湍动能较高的特征测点位置后,利用两根热线探针双通道同时测量,得到不同位置的同步流场数据,通过互相关分析,在时域和频域上得到不同空间位置之间扰动
目前SAC305预成型焊片大部分依赖进口,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内SAC305的轧制生产工艺尚未成熟.论文系统论述了SAC305的轧制工艺,为SAC305预成型焊片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论文对SAC305合金的压下规程进行了设计,并在室温下按设计的压下规程进行10道次轧制,使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不同轧制道次下对SAC305合金的表面形貌和厚度的影响,并分析了轧制10道次时样品的焊接性能.结果表明轧制道次为10道次时,样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变化在合理范围内,平均最大
湿法炼锌过程中铜的高效提取对提高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及缓解铜资源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湿法炼锌溶液中铜的选择性分离困难、有机物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亚胺二乙酸基螯合树脂开展了铜的选择性吸附富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金属离子体系中,在不同酸度、不同时间和不同初始离子浓度条件下,亚胺二乙酸基螯合树脂对Cu2+的吸附能力均强于Zn2+;亚胺二乙酸基螯合树脂对Cu2+、Zn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为多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服从准二级模型,吸附机制主要为化学吸附;离子交换过程受膜扩散步骤控制.竞
电子锡焊料合金的焊接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硬而脆的特性,在应力影响下易产生裂纹,进而引发断裂失效.研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的结构、形貌和服役条件下的变化,对提高焊料合金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验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Sn0.1 Ag0.7 Cu、Sn0.3 Ag0.7 Cu、Sn0.5 Ag0.7 Cu、Sn0.8 Ag0.7 Cu、Sn1.0 Ag0.7 Cu焊料合金的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和形貌,并进行了室温和高温高湿条件下的老化试验,研究界面形貌,厚度变化.研究表明:焊接完成后的界面形貌不平滑,部分金属
为探明废石掺量、灰砂比、料浆质量分数对红泥坡铜矿充填料浆流变特性、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开展了不同配比的充填料浆流变与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实验,得到了充填料浆流变参数及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值,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红泥坡铜矿全尾砂-废石复合充填料浆流变模型,并对充填体强度值进行了拟合、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废石的添加会降低料浆的剪切应力与表观黏度,水泥掺量与料浆质量分数的提高会增加料浆的剪切应力与表观黏度;随着废石掺量的增加,充填料浆“临界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两因素交互下,灰砂比与养护龄期的交互作用对充填体
研究了滇龙胆提取物及龙胆苦苷单体对脂多糖(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为其药理价值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采用体外THP-1细胞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模型,分别加入滇龙胆粗提物和龙胆苦苷单体处理后,检测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和炎症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研究发现,与单独LPS刺激组相比,滇龙胆粗提物和龙胆苦苷单体均可以抑制巨噬细胞部分促炎因子mRNA表达;龙胆苦苷可以抑制IκBα蛋白降解和NF-κB p65、TBK1蛋白磷酸化.滇龙胆、龙胆苦苷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其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
以普朗斑岩铜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铜矿(化)体品位变异函数的计算分析,构建了变异函数球状模型,并得到铜品位沿走向、倾向及厚度方向上的参数.分析表明,铜元素在矿区内具有显著的空间结构性:首采区、北矿段铜元素品位呈几何异向性,而东矿段铜元素品位具有带状异向性.运用球状模型套合的方法构建了铜元素品位各向异性的套合结构模型,发现铜元素品位在首采区及北矿段沿走向、倾向及厚度方向具有明显的坐标性变化,而在东矿段沿走向、厚度方向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变化.据此认为,控制矿(化)体空间变化的因素主要由矿床成因所决定,其中首采区
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阵列技术(BoBs)在揭示不明原因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病因中的应用价值,建立针对常见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快速临床检测技术策略.共采集了2014年4月-2018年11月间经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确诊的复杂先心病病例样本77例,使用产前BoBs技术分别检测患者在13、18、21、X和Y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变异,以及9个区域的微重复与微缺失变异,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异常的阳性标本17例.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11例,包括13三体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征5例,21三体综合征3例,性染色体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