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需谨慎 确诊无误再下药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多来,右下腹部不时发作的疼痛让49岁的夏女士忧心忡忡,为此她做过血、尿、粪的常规检查,腹部的X线和B超检查,怀疑过尿结石、肠虫症、附件炎、阑尾炎等。用过抗菌消炎药无效后,她不看西医,也不再做什么检查,转而看中医,一直服用她很信赖的中药,但右下腹部疼痛依旧。一次饭后走快了点儿,出现右下腹疼痛明显并且有压痛,怀疑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准备手术治疗,后因疼痛缓解才免了一刀。时轻时重的右下腹痛逐渐加重,随后更出现疲乏无力、不思饮食和低热等症状。夏女士终于接受了医生早就建议的肠镜检查,诊断为:回盲部肠结核。严谨的经治医生没有马上开出抗结核药治疗,却开出了X线胸片单、血沉、抗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单。
  夏女士正在读医科大学的儿子知道后不满地找到医生质问:“我妈妈的病拖了这么久,现在诊断清楚了,肠镜检查诊断为肠结核,还继续做这些检查干什么?快把药用上,早用药病早好嘛!”医生解释道:“晚几天用药无妨,多做几个必要的检查,诊断无误更重要……”
  对于肠黏膜病变,比如肠癌、息肉、溃疡、炎症、结核等,肠镜检查的确具有其他检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或者说具有特异性。但是,一个正确的诊断仅靠一两项特殊检查是不科学、不可靠、不全面、不严肃的。必须根据病史和完整的检查资料并经过综合分析后才可望作出正确诊断,尤其是复杂疑难疾病。肠镜诊断肠结核,临床医生心中存点怀疑并非坏事,如果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抗结核抗体也阳性,这种有特异性价值的检查也支持诊断,就会让医生更放心、更踏实地用药。否则,诊断就有疑问。此外,活动性结核血沉若明显加快(非特异性)也有参考价值,也应检查。结核病以肺结核最多见,肺外结核常先有或同时有肺结核,补充这些检查也是有意义的,能够为肠结核诊断加分。
  凡药物均有毒副作用,尤其抗结核病药,对肝肾尤其是对肝有损害。治疗结核病,常需联合用药且时间长,下药前了解重要器官肝、肾、心功能是必要的。结核病是个慢性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一旦确诊,有药可治,可望根治,但诊断不能错,否则,误诊误治对健康影响就大了,用错药也白白受药害。
  不是为了抢救,不是非马上用药不可,任何疾病均不可急急忙忙、马马虎虎轻易先用药,对症用药也尽量不急着用,以免影响诊断。尤其抗菌类药,长时间用药,一定要确诊无误后再下药。
其他文献
在继承和发展先秦道家养生理论的基础上,汉代道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重视现世今生、注重适度平衡、兼顾精气神和强调自我作用的养生思想,深入挖掘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该病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这3种情况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本病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的肺部疾病,主要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但不易被发现,40岁以上的人较容易患病。该病以咳嗽、咯痰和气促为常见症状。吸烟和空气污染是常见诱因,农村长期用柴草烹调的女性易患慢阻肺,雾霾天让吸烟者更易患病。  慢阻肺的治
汉字演变中的讹变现象已被人们所认识,但需进一步探究。就每个讹变字来说,它们发生讹变的部位、幅度.和变化原因都不尽相同,但还是存在一些普遍的规律。
说起茯苓,我们并不陌生,如北京特产茯苓饼,还有茯苓酸奶、茯苓酒等,都有添加茯苓。但茯苓究竟有些什么功用,却很少有人说得清。  全身是宝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主要寄生在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的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茯苓从外到内、由上至下皆是宝贝。  茯苓皮:茯苓黑色的外皮部分即为“茯苓皮”。《本草纲目》中记载茯苓皮有治疗“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之效,说的就是茯苓皮有利水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