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ong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门的打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中国学习外语,尤其是学习英语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申奥的成功更像一只助推器激发了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情。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作为英语学习的主力军?——广大的中学生,也表现出了学习英语的巨大热情。他们能积极地去听说读写,敢于表现,敢于交流,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涌现出一批学习英语的“希望之星”。然而英语学习的现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尤其是在农村,这些问题可能更为突出。下面就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些问题。
  一、 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够明确
   我们知道,语言是一种工具,是人际交往的最重要的手段。如今英语几乎成了一种国际性的语言,其交际功能更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能用英语和人交流,能使用这一工具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扩大交往范围。但大多数同学把英语纯粹当作一门学科、一门知识来学。他们只是记单词,学语法。做阅读也只是关注文中的语言点。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有其根源的。第一,考试这根指挥棒在有力地左右着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他们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考试中拿到分,至于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说的能力如何,则不以为然,因为这并不影响他们在试卷上得到高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哑巴英语”这种中国特有的英语学习现象。第二,缺少必要的语言学习环境。改革开放使得许多英语国家的朋友不断地来到中国,这无疑为中国人学英语提供了便利。但在广大农村及一些小城市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少的。有的学校组织了一些积极的学英语的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晚会等,但多数也只是流于形式,是一种表演秀,达不到真实的情景交流。第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由于教师自己不能进行流利的口语表达,所以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用汉语传授着英语知识,交际能力的训练无从谈起。
  二、 学习英语的方法不科学
  大多数同学认为要学好英语只需苦背单词,熟记语法便万事大吉,可结果是单词记了忘,忘了再记,苦不堪言,渐渐地对学好英语失去了信心,直至放弃。语法条文记了一大堆,可到了表达的时候却无从开口。
   英语学习从本质说上是技能学习,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理论的学习,正如骑车游泳一样,只有经过大量的实际操练,并辅之以必要的理论指导方能掌握并运用自如。所以学习英语的最佳方法是使用英语,在使用中巩固所学单词,体会理解语法知识,品尝“I can speak English now! I can write something in English now!”的成功快乐。
  三、 教师的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说大多数教师不是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而是完全或主要在用汉语在灌输给学生一些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等,很少或根本不去运用这种语言,这无异于纸上谈兵,虽然学生的考试分数有时也不低,但从学英语的真正目的上说,学生是不及格的。
  四、教师自身素质急待提高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方面,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能居高临下,对教材驾轻就熟,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就英语教师来说,高素质应是除了必要的教学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以外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最重要的,我认为就是准确而流利的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惟有如此,你才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全真的英语课堂,从而为学生真正学会英语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现状却是多数教师语言不规范 ,如发音不准,语言不合语法或习惯,不流利等。所以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干脆就不说或很少说英语,至多也就说两句课堂用语,所以学生的英语语感及表达能力的培养自然就无从谈起。
  五、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在我们国家目前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还是考试分数,因而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就是看他(她)所任学科的统考、中高考及竞赛的成绩,而这些考试的主要形式还是笔试,检测内容主要是语法、词汇及阅读。所以为了自己的学生能在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为了自己的教学实绩,教师们就会本着“考什么教什么”的准则,从而丢弃了英语教学的根本宗旨。
   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实践,大胆创新,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喜欢英语,一定会真正学会英语。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呼唤对话的真正高效,生生对话如何真正有效地进行是笔者在本文中要着力探讨的。本文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话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从话题设置、教师指导两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对话有效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生对话;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9-0036  学生间的对话是一种鲜活的
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在与人聊天时常常会因找不到话题而冷场。看着别人谈笑风生,聊得热火朝天,有国际形势,有本地风云,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他们也能很快打成一片,而我总插不上话,像个木头壳子。  还有在一些微信群里,天天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火热,鸡毛蒜皮的小事、个人内心的恩怨烦愁,都抖搂出来。自己觉得不善聊天,也很自卑,或许在别人眼中,我就像个傻子吧。  有时,我也会主动说一些话,可往往说错话,要么词不达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灵隐寺,是一座拥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刹,它香火不断,游客众多。然而,近几年让灵隐寺频频登上热搜的是它的招聘。  事实上,早在2016年,灵隐寺就因为公开招聘火出国门,多达1000人慕名应聘。而当年,灵隐寺相中的是“90后”小伙子赵莲贵。这个小伙子平时除了喜欢看书、写诗、摄影之外,还喜欢打球、玩滑板、逛淘宝,对收集潮鞋、潮包、夹娃娃也很感兴趣。  入职灵隐寺之前,赵莲贵有过3
2020年8月,第12版《新华字典》正式首发,这已是《新华字典》陪人们走过的第67个年头,它无言相伴,成为几辈人的良师益友。它不仅具备查字的作用,更是中华文化的一块基石。  这位“良师”能够定期以新面貌与大家见面,多亏了幕后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就拿此次第12版的发布来说,从2013年6月开始筹备,2015年正式启动修订工作,前后历时7年,“修订的大量工作不是从70万字的《新华字典》本身能完全看得
提到“博物馆文创”,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故宫博物院。不过,2020年有家博物馆搞文创也很拼,连盲盒都安排上了。手里拿着各种工具,最终挖掘出一件古文物,这是每个心怀考古梦的人都有过的梦想。现在,你可以通过考古盲盒实现梦想了,而且在家里就可以挖“文物”。  由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有个特别的名字——失传的宝物。乍一看,它像是不起眼的“土坨坨”,设计者提取河南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土质,把“宝物”包了
黑火蚁是蚁科火蚁属动物,属于社会性昆虫,蚁群中有雌蚁、雄蚁和工蚁。栖息在南美洲的黑火蚁,是无脊椎动物中为数不多的几种会使用工具的动物之一。科学家曾经发现它们会利用土壤颗粒和杂物碎片来搬运液体食物,会向容器内沉淀沙粒来避免自己溺水。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又有了更惊人的发现。  在野生状态下,黑火蚁的蚁巢是以土壤堆成的高30厘米、直径50厘米左右的蚁丘,内部结构呈蜂窝状。一旦蚁巢受到惊扰,黑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教师、教科书、黑板和粉笔来完成。然而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很强的优越性,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诱发儿童的情感共鸣。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要善于抓住数学知识与生
摘要: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应用于历史教学可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话、动漫、影视等表现形式而变得图文并茂、声像俱佳,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增强他们对抽象事物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历史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历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从生活语境、游戏语境、竞赛语境、题型语境等来探讨英语语法教学。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英语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实物、挂图、简笔画、表演、多媒体等艺术手段再现教材,提供情境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本文通过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三中的教学实际为例,通过调查、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教师在语境中有效实施与教学
摘要:素质教育正在深入发展,学校教育也随之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学校要做到有效的教育,就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真实良好的沟通,而相互尊重理解是取得良好教育的必经之路。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是无私的职业,更是一种讲艺术的职业,只有自我诊断和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不断提升自我人格魅力,师生才能愉悦和谐,激发兴趣。  关键词:家访;沟通;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