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会计专业理念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专业文化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多数学校仅仅从教育角度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征,导致多数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仅有理论,毫无实践技能,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与职业教育的特征相违背,还与企业的现实需求相脱轨,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此,告知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需置于职业理念的导向之下,寻找会计专业理念的发展核心与动向,借此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理念;职业理念;教学
当前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诚信问题、职业生涯发展困境等,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在于,不少高职院校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相割裂,即单纯地向学生讲授书本内容,忽视了企业的现实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职业教育的开展意图无法得以实现,学生在参与就业的时候没有专业的职业理念作支撑,其难以应对职业需求。这就需要广大的教师在组织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建构起会计专业的职业理念,以理念为先导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1]。
一、职业理念与专业理念
(一)职业理念
所谓的职业理念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行业的人员或将要从事某一专业的人员在长期的教育和工作中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该体系的建构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价值体系可以有效地指导工作工作人员以何种心态应对工作,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工作等[2]。
(二)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指专业人员对自身专业的性质、标准、价值观等的理解、判断等。
(三)职业理念与专业理念的关系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中,其教育理念仅仅局限在专业理念上,只是在相应的会计专业理念的指导下,使学生认识到会计这一行业的性质,以及自己在学习这一专业的时候需要达到何种标准等,忽视了职业理念。正如上文所提及的,职业理念是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企业的需求其实就是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导向。由此可以见,职业理念与专业理念密切相关,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以职业理念为指导,明确会计专业理念,以此全方面地指导会计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职业理念下的高职会计专业理念的要点剖析
(一)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就对知网所收录的有关会计专业就业情况的文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常常会进入中小型企业任职,其任职的岗位主要有出纳、会计、收银、仓管等。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企业内控部严格,制度不健全,人员分工职权不明确等,这就使得一些刚刚入职的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迷茫,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制度缺失下,偷滑耍奸,其职业忠诚和个人发展意愿受到一定的挑战,且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从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不少企业不仅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有着严格的要求,还对其个人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由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在这一职业需求的指导下,对该专业理念的建构要点进行剖析。
(二)会计专业理念的建构要点剖析
1.将专业理念与教学理念相区分
在对传统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大部分是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下,由其从教学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尽管在极具实践性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但这些教学活动还是以课堂为主宰,在课堂中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呈现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首先,将技能训练置于理论知识、会计专业文化教学的基础之上,带有功利色彩。然后,仍是将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宰,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无法在教学活动参与中无法得到应有的会计专业和职业生涯的指导。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在设定专业指导理念的时候,首先分清楚专业理念和教学理念。
2.体现出差异性和发展性
就当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育人理念以及培训理念等来看,其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即对各种理念不加区分地统一作为教学指导,忽视了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在统一的指导下难以体现出各专业的差异性,不利于会计专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秉承的教学理念大都指导学生学习理论和技能,忽视了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即会计专业文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在设定教学理念的时候,实事求是地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行业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的现实需求来提炼出会计专业理念,使其符合会计专业的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其次,会计专业理念并不是定律,即其制定之后,还需要将那些极具实用性的理念置于社会发展实际上,在企业、社会的客观需求下,不断发展这些理念,赋予其时代意义。
3.要全面成體系
一般说来,理念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核心理念和专项理念。核心理念是理念建构的中心,由此,在会计专业理念建构中需要先确定其核心理念,借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学生进行专业使命、专业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导。其次,需要确定专项理念,将会计专业各项工作纳入其中,并以现实的工作为基础,将解决工作中的各项实际问题的方法、准则等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在学生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其专业素养的发展,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现实需求。
总之,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中,首先要在职业理念的引导下建构起适宜的专业理念,以科学的理念为先导来指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专业素养的发展,使其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丹.职业理念导向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念构建浅析[J].中国培训,2017,(06):54-56.
[2]范莹莹,刘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视阈[J].经济研究导刊,2011,(8):255-257.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理念;职业理念;教学
当前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诚信问题、职业生涯发展困境等,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在于,不少高职院校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相割裂,即单纯地向学生讲授书本内容,忽视了企业的现实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职业教育的开展意图无法得以实现,学生在参与就业的时候没有专业的职业理念作支撑,其难以应对职业需求。这就需要广大的教师在组织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建构起会计专业的职业理念,以理念为先导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1]。
一、职业理念与专业理念
(一)职业理念
所谓的职业理念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行业的人员或将要从事某一专业的人员在长期的教育和工作中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该体系的建构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价值体系可以有效地指导工作工作人员以何种心态应对工作,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工作等[2]。
(二)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指专业人员对自身专业的性质、标准、价值观等的理解、判断等。
(三)职业理念与专业理念的关系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中,其教育理念仅仅局限在专业理念上,只是在相应的会计专业理念的指导下,使学生认识到会计这一行业的性质,以及自己在学习这一专业的时候需要达到何种标准等,忽视了职业理念。正如上文所提及的,职业理念是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企业的需求其实就是职业院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导向。由此可以见,职业理念与专业理念密切相关,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以职业理念为指导,明确会计专业理念,以此全方面地指导会计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职业理念下的高职会计专业理念的要点剖析
(一)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就对知网所收录的有关会计专业就业情况的文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常常会进入中小型企业任职,其任职的岗位主要有出纳、会计、收银、仓管等。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企业内控部严格,制度不健全,人员分工职权不明确等,这就使得一些刚刚入职的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迷茫,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制度缺失下,偷滑耍奸,其职业忠诚和个人发展意愿受到一定的挑战,且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从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不少企业不仅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有着严格的要求,还对其个人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由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需要在这一职业需求的指导下,对该专业理念的建构要点进行剖析。
(二)会计专业理念的建构要点剖析
1.将专业理念与教学理念相区分
在对传统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大部分是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下,由其从教学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尽管在极具实践性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但这些教学活动还是以课堂为主宰,在课堂中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呈现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首先,将技能训练置于理论知识、会计专业文化教学的基础之上,带有功利色彩。然后,仍是将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宰,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无法在教学活动参与中无法得到应有的会计专业和职业生涯的指导。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在设定专业指导理念的时候,首先分清楚专业理念和教学理念。
2.体现出差异性和发展性
就当前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育人理念以及培训理念等来看,其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即对各种理念不加区分地统一作为教学指导,忽视了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在统一的指导下难以体现出各专业的差异性,不利于会计专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秉承的教学理念大都指导学生学习理论和技能,忽视了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即会计专业文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在设定教学理念的时候,实事求是地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行业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的现实需求来提炼出会计专业理念,使其符合会计专业的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其次,会计专业理念并不是定律,即其制定之后,还需要将那些极具实用性的理念置于社会发展实际上,在企业、社会的客观需求下,不断发展这些理念,赋予其时代意义。
3.要全面成體系
一般说来,理念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核心理念和专项理念。核心理念是理念建构的中心,由此,在会计专业理念建构中需要先确定其核心理念,借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对学生进行专业使命、专业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导。其次,需要确定专项理念,将会计专业各项工作纳入其中,并以现实的工作为基础,将解决工作中的各项实际问题的方法、准则等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在学生专业知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其专业素养的发展,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现实需求。
总之,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中,首先要在职业理念的引导下建构起适宜的专业理念,以科学的理念为先导来指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专业素养的发展,使其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丹.职业理念导向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念构建浅析[J].中国培训,2017,(06):54-56.
[2]范莹莹,刘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视阈[J].经济研究导刊,2011,(8):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