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教学的反思及其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rzis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已成为不争之事实。其主要表现为“四重四轻”的偏向。1、重教轻学。教学的内涵应为教与学两个方面,它们互为凭借,互为作用,共同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养整体功能。但无论是教育心理学、教学法专著,还是教师的教學实践活动,大多重教轻学。2、重知轻感。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情感的陶冶,美感的培养,语言的表达。知识性是其必要任务,思想性是其重要任务,文学性是其独特任务,语言表达是其根本任务。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这诸多目标的综合,是知识性、思想性、文学性和语言能力的“内化”过程。目前,人们往往片面强调了知识性,将语文视为叩开大学殿堂的敲门砖。重知识分析,轻语感美感的培养,轻语言的品悟。3、重左轻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球是处理语言,进行抽象和聚会思维的中枢,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和分析性的功能;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中枢,具有连续性、弥漫性和整体性功能。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重视左脑作用的发挥,而忽视右脑潜能的活化。为什么许多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识记能力强而理解能力弱?为什么他们把丰富多彩的生活描写得杂乱无章而索然寡味?多与这一偏向有关。4、重内轻外。目前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主体被束缚在课堂里,成天在“题海”里挣扎。他们只重视课内知识的学习,忽视课外阅读和实践。这种重内轻外的偏向,堵塞了学生获取真知的通道,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贫乏、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的后果。
  与当前语文教学的实践相比,语文理论研究呈现出一片令人鼓舞的势头。许多语文理论研究者和语文实践工作者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使语文理论研究百花园中更加姹紫妍红。综观语文理论的研究,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
  1、理论性。注重从语文教学实践的表象入手,抽象出蕴藏其中的本质内涵,而不注重其具体可操作性。能从更高的层次对语文教学的实践进行指导,是一种方向的把握,走势的了解和内涵的分析。
  2、系统性。这也是理论研究所共有的特点。当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已不再是以前常见的小打小敲、修修补补,而往往是从语文教学的现状中抽身而出,置已有的语文教学框架而不顾,进行理性的思考,以科学主义的精神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语文理论进行反思和构建。
  3、交融性。当前的语文教育理论从严格意义上讲已不是“纯”语文研究,很多理论都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视野来观照语文教学。新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引人使语文教学理论本身更加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4、前瞻性。当前的语文这理论研究与传统语文教学理论相比更具前瞻性。它更关心语文教学的本质性内涵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紧密关系,更多地用发展性的目光审视语文教学已走过的路、正在走的路和将要走的路。好的语文教学理论不仅是对语文教学本身指导,它更可能是人的发展的科学的预测和指导。
  语文教学理论的长处与语文教学实践相比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是说当前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已经十全十美,至少还有如下一些缺点:
  1、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严重脱节。理论性是当前语文教学理论的重要特点,但如果这种理论是与实践联系不很密切甚至毫无联系,那么这种来自象牙塔的纯理论应该说是有其明显局限性的。我们都说当今的很多崭新的理论颇能使人耳目一新,且白成系统,但我们同时也发现很多理论并不能切实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人们往往开口就谴责当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却很少反过来追问很多教学理论是否是针对现实而提出的,到现实到底有何具体的指导价值,而这一点恰恰应是评价一个理论是否具有较高价值的重要标准。应该说,时下很多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是较差的。
  2、描述性过多,实证性较少。当前的语文教学理论流派纷呈,各具特点,但综观很多流派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理论构建者往往更倾向于立论与评述,而很少引进科学主义的实证方法,通过实例、实践、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我们知道这样做很难,也很烦,但我们可以说,缺乏科学实证的理论至少应该说是不完善的理论。
  以上我们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作了综合性评价,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扬其长而避其短呢?我觉得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由单纯授知向目标整合转变,张扬人文主义。语文教学说到底不是一个纯知识问题。其社会学和政治学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在给语文学科定位时,往往只重视了其知识性的一面,教学实践中以单纯的授知为能事。其实,汉民族语言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它是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学科应该由单纯的授知向目标整合转变,张扬人文主义,忽视人文性。必然只重视语言的形式。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教材中的任何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只讲形式的空泛分析,知识就失去灵光,变成任意排列组合的僵死的符号。忽视人文性。必然只强调语言而看不到使用知识的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教学生学语文,伴随着理性的理解,必须进行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人格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整合目标。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文与道、教书与育人、思想品德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统一。
  2、纠正教和学的严重错位,构建让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机制。语文教学效率低,还在于教与学的严重错位:教师全以自己的“讲”和“教”来代替学生的“学”与“练”。叶圣陶先生说:“‘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可现在的情况是:教得愈多,学生愈不会学,讲得愈勤,学生所得愈少,这是教与学严重错位酿成的必然结果。语文教学效率需要突破性进展。必须彻底改变“教”束缚“学”的反常状态,构设让学生充分参与语文教学全程的机制: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备课、上课、练习的设计与评改、学习效果的检查、语文课外实践等教学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知识储存为运用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体,使学生在充分的参与中增知长智强能力。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求知、以智养德治性的生动有效的语言实践过程,教师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形成师与生,教与学和谐共鸣的教学整体。
  3、突破封闭低效的课堂教学,实施大语文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仅囿于语文课本上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课堂以外的语文实践活动多已休止,课本以外的语言材料无暇顾及,语文教学被全盘禁锢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结果学生要读,读不上口,要写,写不出,要说,说不出。封闭的课堂教学堵塞了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抹煞了语文的实践性、社会性、实用性特点。语文教学欲求生机,必须突破封闭的课堂教学,实施大语文教育,指导学生运用课内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向课外延伸拓展;去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去广泛接触社会,接触生产、生活实际学习生活语言,学习演说,学习当节目主持人,学习辩论,学习调查访问,学会介绍产品和新闻发布,等等。总之,一切有人群的地方,一切有语言交际的场合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课堂。让学生在广泛、多样、实在有效的语言交际活动中,领悟语言,博大精神的内涵,练就运用语言的各种技巧和习惯。同时,密切同其它学科的联系。开放的社会,多种多样的语言信息,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从封闭的课堂中走出来,实行开放的大语文教育,这是当代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4、由淘汰性走向全面性,重视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语文教育模式采用“一律化”、“齐步走”,使上等学生“吃不饱”,下等学生“吃不了”,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语文学习的所谓的“差生”。现代教育科研成果已表明,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学好文化知识的基础和潜能,换句话说,导致“差生”的存在,是因为教育思想有误,教学方法落后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运用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性发展的原则,正确对待全体学生,其中包括“差生”。
  在具体施教中,可以提倡异步教学方法,使各类学生能经常体验到进步的成功和喜悦。如: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异步: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均从独立自学中获得成功;作业异步:语文作业布置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以次设计和布置,使上等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下等学生也能拾级而上,品尝上进的快乐;语文教学进度异步:成绩好的可以超前,成绩差的允许先慢些,然后再快些。总之,我们要创造多种条件,给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让各类学生在课内、课外、作业、活动中得到充分表现的机会,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逐步引导他们到教学目标上面来。
其他文献
《法律基础知识》第三课第三节民事权利部分,是民法乃至整本书中的重要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宪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部分内容,下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部分内容。上好这节课对学生如何培养人身权利保护意识和运用法律武器与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作斗争的法制观念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时下,“艳照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在社会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影响非
[摘要] 在中职财会课堂教学中,把每节课分成四个时间周期,即复习巩固和反馈矫正、揭示教学目标和学生自学、教师讲授以及当堂测验,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素质教育;教学结构;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最终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施。优化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应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体的作用,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利用信息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数学考试是对学生数学学习阶段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及时反馈和一种评价方式。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单元测验,阶段测验等考试形式,正是这种反馈和评价最重要且可靠的手段之一。试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而且更是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重要途径。下面就考试结束后数学试卷的讲评,谈谈本人的认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36-01  摘要:针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整体教学效率,众多教育家经过分析和论述后,提出了多种策略。但是,我认为这个问题应当从最基本的课堂组成要素入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看得清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而得出最好的解决策略。因此,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希望由此能够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虽然能够较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但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化学问题、描述一些化学现象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常显的捉襟见肘,甚至是语无伦次。可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已经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事实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学习化学的需要,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那么,在初
知识在更新,人类在进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大势所需,势在必行。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以“减负增效”为主题和重点,积极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这种新的要求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原动力。    一、转变观念,强基固本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
我私立家长学校自一九九八起开始实验幼儿、中、小学班教学探讨,到专招4岁、5岁儿童,训练快速识字、快速记忆、快速阅读、快速珠心笔算的智能开发实验,到目前,智能开发的成效颇可,出人意料,值得重视和开发。根据实验情况看,孩子们在九岁时完全可以参加初中入学考试,可与14岁孩子们媲美。为此应该引起幼教改革专家和大中小学教育专家们走出社会研究这个重大课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深远意义。  笔者多年来一直认
[摘 要]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活动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 信息技术 语文素质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正是由于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和手段。体育游戏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改革创新”;体育游戏教学是一种体验,需要乐趣,“寓教于乐”。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陈旧的游戏教材,往往缺乏足够的活力,缺乏“新鲜感”,因此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其积极性倍受限制。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求新、求动、求趣的心理需求,更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游戏的潜能,我们对体育游戏教学进行改革,采用以鼓励、引导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已成为广大教师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新课程背景下,严格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质疑自探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主要方式,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有效“质疑自探”。  质疑自探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创设的情景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形成知识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