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utyy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创造力的高低,决定了国家民族竞争力的强弱。只有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敏锐性、流畅力性、变通性、独创性、精进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
  
  
  一、理论依据
  1、创造力是指個体在支持的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于事物产生分歧的观点,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具有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并非资优儿童所独具,普通儿童也具有这样的潜能。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高低决定了创造力的强弱,而创造性思维品质是可以在后天的教育中培养习得的。因此,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入手。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也要求学生“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阅读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具体做法
  1、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环境氛围。
  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民主、合作、和谐、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既不太放任、随意,有不会过于严肃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学习,以利于诱发学生的表现冲动和创造性冲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受到压抑、限制,缺乏自信心,做事被动、不积极,都会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障碍。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敏锐性。
  敏锐力是指敏于觉察事物,具有发现缺漏、需求、不寻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对问题的敏感度。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快速寻找文章的中心句或关键句,能训练学生对于问题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敏锐性。《我很重要》一文教学中,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后,迅速找出“我”之所以很重要的原因。多数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失传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唯一个体。”“我是人类精神之火链条中精致的一环。”“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我们跟自己的伴侣紧密缠绕,无法分开。”“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至高至尊的唯一。”“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等关键句。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敏锐性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力性。
  流畅性是指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思维反应的灵敏、迅速,畅通少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较多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常常抓住一些能引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触发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将思维的触觉伸向不同方向,培养发散思维的流畅性。
  4、在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
  发散思维的变通力是指不同分类或不同方式的思维,从某思想转换到另一思想的能力。这时,思维具有多方指向,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功能固着、定势约束的特点,因而能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念。发散思维的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5、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独创性。
  独创性指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亦即和别人看同样东西,却能想出和别人不同的事物。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展开想象,续写独特的结尾,能有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独特性。《差别》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布鲁诺能否赶上阿诺德?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虚构接下来的情节,续写一个独特的结尾。尽管表面看来,结局只有“能赶上”和“不能赶上”两种,但学生所虚构续写的情节却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一个学生的续写很独特。他写到布鲁诺认识到自己和阿诺德的差距后,下决心要赶上阿诺德。为了赶上阿诺德,他留心观察生活,并虚心向阿诺德请教,阿诺德也乐于帮助他。结果,两人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两人都不断进步,最后,两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这篇续写跳出了“能否赶上”的局限,表现出了这位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在这种续写训练中,确实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独特性。
  6、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精进性。
  精进性是一种补充概念,是指在原来的构想或基本观念上再加上新观念,增加有趣的细节,组成相关概念群的特点。发散思维的精进性可以通过改写、扩写等训练来培养。我曾让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改写训练。苏轼曾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识遍天下字”,下联是“读尽人间书”。要求学生在原来对联的基础上,加上几个字,使这副对联表现出新的境界。有的学生改为“尚未识遍天下字,岂能读尽人间书”,有的学生改为“不求识遍天下字,但愿读尽人间书”,有的学生改为“努力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学生的改写表现出他们的发散思维具备了一定的精进力。在这样的写作教学训练中,学生们发散思维的精进性实实在在得到了培养。
  总之,在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语文教学也应该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势在必行。
  
其他文献
近 年来 ,财经类媒体成为传媒市场上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兴奋点。陆小华先生以他的独特眼光、独到见解 ,对财经媒体的市场及其竞争力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既有基本判断 ,又有对策
班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和学生身心发展。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促使每个学生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因此,本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特别重视班风建设,经过长期摸索和总结,我认为要建立良好的班风,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确定目标抓长效  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风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和主要
摘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关键在教师。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氛围思维评价质疑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创造一种民主、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教学中,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激增,知识的更新加快,因此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要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呢?主要有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物理教学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内容、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灵活、自然的实施素质教育,是对物理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 物理       近三十年来,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逐步在完善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教学的根本任务都是为尽快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头脑的开拓型人才。但
做任何事都要讲求一个效率,尤其是在学校,课堂效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职学校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在高职课堂中的学习效率的策略.
(2010年全国新课标理综卷26题)将0.23 mol的SO2和0.11 mol的O2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SO3,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 O2后重新达到平衡,SO2的浓度 (填“增大”“不变”“减小”), O2的转化率 (填“升高”“不变”“降低”), SO3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减小”)。在计
笔者所在的区域正在“顶层设计”教育理念下进行“提高课堂效率”的课题研究,本区小学英语教师在积极尝试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