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本为道,研“双度”之术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89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子湾学校以吴熙龙校长提出的“双度课堂”建设为指引,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规律,通过“云”上深研细备,使“空中课堂”有温度、学生学习有深度。
  线上研术。各学科组立足学情,以生为本,通过在线备课、研课等形式開展教研活动,探索学科教学模式,制定在线教学方法,成效显著。中学英语科组结合区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提出“教研‘四优’课堂‘三要’”模式,全面对标“双度”,有力提升了教学质效;小学语文科组提出“问道、传情、对话”在线教学三环节模式,分层强化古诗词学习,推出趣味盎然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美术科组提出“微课示范—‘云’上研讨—‘空中’观课—评课交流”四环节教研模式,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在美育中获得成长;中学语文科组通过网络导学、线上批阅、点评鼓励等方式帮助学生的居家学习更有效、更充实,并紧扣时事,指导学生书写评论文章,培养了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云”上育人。开学第一课,吴熙龙校长勉励师生以疫情为教材,弘扬民族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读懂英雄大义、激发责任担当,尊崇道德原则、常怀敬畏之心,永葆进取之心、强化自律意识,引起家长和学生的热烈反响。道德与法治课,老师悉心带领学生开展主题式学习,取得丰硕成果。各班主任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云”上抗疫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长。心理咨询室每周一、三、五在线推出“早安关怀”卡,为师生和家长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时时努力,处处精彩。用心教研、悉心育人让太子湾线上教学精彩不停。
其他文献
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就将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了他们身上,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希望他们“成龙成凤”。但是,为人父母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不爱学习”“怎样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许多人初为父母时,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却因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陷入家庭教育的误区。他们爱孩子,却不知道该如何爱孩子,更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尤其是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使生
期刊
李英渠:山东济宁金乡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政府总督学,金乡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山阳书院院长;先后毕业于济宁学院物理系、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系复旦大学研究员,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孔子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主席;山东省教育书协副主席、山东《书画教育》杂志主编,主持多项国家教育科研、文化艺术课题,曾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科研成果一等奖、济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
期刊
庄月芳荣膺泉州市教委举办的征文比赛桂冠的那一年,是她在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任教的第十八年。次年,她接任校长,成为该校迄今唯一一位女校长。  “教育正如一场光合作用,课堂中要有生命拔节的声音。”正如她在获奖征文中所写,多年来,庄月芳与七中的老师们一起,带着七中“爱拼敢赢”的精神特质出发,用明师的眼、心、功,指引七中的学子在素质教育的光合作用下,追寻属于自己的道路,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  而站在他们背
期刊
人物简介  李冰,中共党员,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陕西省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莲湖区妇联兼职副主席,莲湖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莲湖区党代表。是全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专家、陕西省人民政府兼职督学、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合作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合作导师、西南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先后获评“全国课堂教学改革专家”“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校长”“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省
期刊
近年来,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成为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正确理解教育“放管服”改革的内涵与实施路径,重塑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校关系和教育生态?本刊特邀专家、学者进行了解读。  办学权不仅要放给校长,也要放给教师  《教育家》:简政放权“放”什么?如何放出学校的活力和动力?  周洪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育行政权力配置的科
期刊
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妇联执委、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政协委员、校长、正高级教师、英语特级教师……她的头衔数不胜数,但是她最喜欢的还是“老师”这个称呼,她就是重庆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人民小学”)總校长杨浪浪。  在炮火硝烟中诞生的人民小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挑战无处不在,摆在杨浪浪面前的是一道道教育难题。  她36岁任校长,迄今十年。 这十年,
期刊
欧阳琪来到广州市天府路小学(以下简称“天府路小学”)当校长之时,“和美文化”已在这里扎根多年。  十余年做校长的经验,给了她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如何将“和美”的种子再往深处植入、往外围拓展,是她刚来那段时间思考最多的问题。  2018年初,她集全校教师之力,启动对和美特色课程的研究,分年级进行和美文化探索,并于今年10月正式实施跨学科的年级主题课程;又致力于和美精神的探究,通过开展和美德育工作坊、
期刊
上海新纪元武义双语学校,一所有爱的学校。在这里,有以“爱”为核心的理念文化,有以学生为中心的环境文化,有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中西融合课程。这是一所有故事的学校,爱的教育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落实在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犹如清泉在校园流淌……  “爱,永不止息”,进入上海新纪元武义双语学校,来到学校一层大厅,用中英文雕刻于墙上的这一校训赫然醒目。漫步校园,滑滑梯、爬爬树、白雪公主,爱意浓浓。这所由
期刊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兰溪市实验中学建设“智性联云课堂”,利用平板电脑的辅助教学工具,实现了远程直播互动教学,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片赞声。  学校早在四年前就开始了平板电脑辅助教学的探索,拥有一大批能够娴熟操作平板电脑的优质师资。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开设了个性化网络课程,利用平板电脑进行PPT播放、在线点名、在线答题、桌面共享、师生互动、在线统计等,真正实现了“放‘假’不放‘学’”,疫情防控和课堂教学
期刊
教学要基于学生的感受和疑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这就要求教师做到“道而弗牵”,在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而非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现就《天上的街市》一課与大家探讨教师如何“导”的问题。  导问。怎样才能让学生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内容、写法、矛盾处、疑难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  例如,紧扣课题、引发质疑。人们常说题为文眼。引导学生从文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