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导入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和操作情境。具体来说,需要由课上教学内容导入环节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情境构建;以问题为内容,进行教学情境构建;善于从生活场景中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情境构建;依托操作情境的构建,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借助教学情境的合理构建,让学生的数学知识领会难度得以降低,并且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感知、领悟、内化、升华。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并依托情境,使学生实现了对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
  1由课上教学内容导入环节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情境构建
  教师采取何种教学内容导入环节,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这种说法毫不为过。科学的教学内容导入环节设定,将让学生由课间的兴奋状态之中迅速地平复下来,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从对上节课课程内容的回顾中转入至本节课之中。数学教师必须将课上教学内容导入环节作为一节课的教学切入点,在这一环节进行情境构建,以便在合理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渴求得以被释放出来。
  2从实际生活着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情境的设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学生通过情感融入达到学习目标。小学生年龄特点注定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来源于生活的感知,但是学生知识面相对比较窄,接受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为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情境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从生活中汲取真实的案例,彰显情境教学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比例》相关知识教学时,为学生给予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教师准备了相关的教学素材,不同型号相同内容的图形,两个图形是一组,其中一组是饮料瓶,而另一组则是矩形图案,还有一组是中国地图等。教师借助实物创设教学情境,并且是选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素材,带给学生最直观的体验,所有分组中的图形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在大小上有所差异,进行适当的放大或是缩小。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利的,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比例相关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以问题为内容,进行教学情境构建
  一些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看似较为用心,然而一到需要其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题时,便会舛误百出。原因在于,这些学生习惯了机械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内容,而未能对此进行有效的思考。有鉴于此,数学教师应当以特定数学问题为内容,以此实现情境的构建,从而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产生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设置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过程适时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认知的发展。必须强调的是,之所以上文着重指出数学教师应当构建问题情境,目的在于使构建的情境同学生的生活经验接近,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且也实现了同学生认知能力的匹配。
  4不断优化情境教学,改善教学效果
  之所以教学情境效果差强人意,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导致情境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难以真正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性。从某种程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领悟到学无止境,而教师本身还需在情境教学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对一样的情境教学自然没有兴趣,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对教师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他们需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需求,并且不断完善优化情境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欲望,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连接。例如,在上文提到的植物问题,教师以往会采用谜语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但是这种教学导入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任何吸引力,教师运用幻灯片图片形式能够给予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更能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除此之外,还能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将教育问题升华。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引入是非常必要的,教师通过不断完善情境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積极性,并且能够从中收获知识,最终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
  5依托操作情境的构建,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时候学生仅仅通过思考和想象难以解决数学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操作。为此,教师应该依托操作情境的构建,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分数知识之前,笔者在前一节课的最后,为学生布置了相应的任务,要求班级每一个学生在课后自行准备好正方形、长方形等各类纸板,并在下节课上带至课堂之中。在讲解分数知识时,笔者在讲解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手中事先准备好的纸板来实现对分数的认识,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分数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由于“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在“做数学”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学数学”。同时,笔者在带领学生亲自操作的过程中,还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引导,进而使学生实现对不同数学知识内容的有效融合。
  6结论
  创设教学情境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良好应用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但是教师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从而真正促进教学情境推动小学数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且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赞平.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亚太教育,2016,04:38.
  [2]姜立刚.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重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61-63.
  [3]薛志华.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探析[J].创新人才教育,2016,02:73-76.
  [4]王善辉.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初探[J].亚太教育,2016,21:25.
其他文献
摘 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内在的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是第一老师,更是学习的最佳发动机”。  关键词:浅谈;初中音乐;教学;兴趣保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同学们初次接触某些科目时兴趣高高、信心满满,可数时日后,同学原有的兴趣似乎不翼而飞。畏难、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的重要阶段。自主讨论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自主讨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语言、语言应用和艺术手法的集合体。小学生语文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使得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难以应对综合性很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更难以有效提升他
摘 要:近些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呈现了强烈的回归之势,各种宣传传统文化的地方栏目也相继推出。为了适应这一浪潮,就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一、必要性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好语文学科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文化中遨游,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我国初中学生对优秀传
摘 要:关于互动式体验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单向传授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还是提高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因而本文对当前互动式体验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互动式体验教学;思政课教学;应用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也称为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这门课程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提高
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经济水平不断迈入新台阶。但是城乡发展不均,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The state is developing, society is making progress
摘 要: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教育评价的新发展,它是以落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初中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全新的学生评价方式,能够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有利于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对策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
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
摘 要: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浅析  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因此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发言之前,要仔
摘 要:英语课程是学生高中阶段的主科课程,也是学生高考的必考科目和延续到大学生阶段的必修课,因此,打好高中生英语学习基础很重要。高中生英语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关联,是创造教学相长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教学方法;教学相长  在我国俗语中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之说,将这句俗语联系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教师的教法是
讲述了华北近代的中国教育历史变迁与发展,探究了当时教育发展的背景与现象。将华北教育放在整个近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和考察。对近代中国的北方教育有一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