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产业生态化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magicl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为研究对象,借助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引入产业生态化水平体系指标和控制变量,通过平稳性检验得出各变量均存在一阶单整,通过协整检验得出产业生态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在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产业生态化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产业生态化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产业生态化变量的系数为正,说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生态化水平呈正相关,并以此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京津冀为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并将其作为全国重点开发开放的区域之一。在当今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低碳经济是当今中国的潮流。而且近些年,中国进入转型期阶段,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也变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影响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城市化,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构建绿色健康的城镇机制体制,实现产业、城市的融合发展。鉴于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借助EVIEWS的统计分析软件,选取2000年到2014年环渤海经济圈的三省二市的面板数据,对产业生态化、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
   一、文献综述
   近些年,国内学者关于产业生态化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进行了积极地探索,赵东霞等认为合理的产业分工对于实现规模经济和建立具有全国地域分工意义的产业体系均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发展的地域分工特征,并针对不同地区的产业格局与经济特征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的政策建议。从三大增长极比较分析的角度,薛婕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方面进行区域经济绩效分析,确定4个环境保护区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娄美珍等则跳出了区域范围,从微观企业、中观经济园与宏观区域的独特视角对产业生态化进行研究,今后产业生态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指出了重点和方向。陆根饶等则对产业生态化定量化,运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构建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评判我国各区域之间的产业生态化水平差异程度,分析差异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并没有学者系统的对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生态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精确分析,这也是本文创新点所在。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及变量说明
   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生态化都会产生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产业生态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因此,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经济增长用地区的GDP来表示,借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模型,如下:
   GDP=AKαLβ(1)
   为了方便分析,将方程(1)两边同时取对数,并引入生态化水平体系指标和控制变量,而且初步假定技术水平不变,如下所示:
   lnGDP=αlnK+βlnL+φX+∑δiSi+εt(2)
  其中,GDP为国内生产总值,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力人数,在本文用社会从业人数来代表,X为产业生态化水平指标体系,Si为控制变量。之所以引入控制变量,是因为在研究产业生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除了自变量以外还存在一些外生变量会对GDP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本文将取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GDP比重(GOV)同时,在分析的时候,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将GDP与资本存量都换算成以2000年为基期的数据。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2000~2014年,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的样本数一共450个。采用这450个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产业生态化、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对各个指标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取了多种单位根检验的方法,避免了单一检验方法所造成的不准确性,检验结果如表3。
   只有当五种检验方法均拒绝原假设,变量才通过了单位根检验。由于原假设是存在单位根,所以从表3中可以得出变量lnY、X、lnK、lnL、lnFDI、GOV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其一阶差分均拒绝原假设,所以,变量均存在一阶单整。
   (二)协整检验
   在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采用KAO检验的协整方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结果显示,P值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即在2000年到2014年之间,经济增长与产业城市化、资本存量等变量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将产业生态化作为主要自变量,因此出于谨慎性和准确性,再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生态化水平进行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残差为平穩序列。所以二者存在协整关系,证实在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产业生态化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
   在方程(9)可以明确看出,产业生态化X变量的系数为正,说明GDP与产业生态化水平呈正相关,产业生态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即产业生态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增加0.294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减少产业的污水排放、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会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与王磊等人对于西北五省产业生态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致,并且史巧云也认为只有实现了产业的生态化,人类才能从工业文明时代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符合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外商直接投资均对GDP产生正向作用,提高1个百分点对GDP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5529、1.2718、0.58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则对GDP产生负面作用。这对今后的财政预判和政策调整产生了借鉴意义。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为研究对象,借助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引入产业生态化水平体系指标和控制变量,模型中的资本存量根据前人的研究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估算,通过平稳性检验得出各变量均存在一阶单整,通过协整检验得出产业生态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在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与产业生态化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产业生态化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本文选取了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个指标进行产业生态化体系的构建。产业生态化变量的系数为正,说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生态化水平呈正相关,产业生态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针对这一实证结果可以提出以下建议:构筑环渤海经济圈生态产业链。生态产业链的构建能够将环渤海经济圈的优势产业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优势。北京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北京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可以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提供人才和先进的创新型技术。天津具有循环产业园区发展经验,可以为生態产业链提供较为成熟的清洁技术、循环技术运用经验。河北、辽宁和山东都属于国内人口大省,拥有劳动力优势,并且具有相似的产业发展基础,促进了产业共生的形成。依托环渤海的地理优势,构建生态产业链能够加速产业间的要素流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是产业生态化的必然实现路径。
   完善产业生态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对完成产业生态化的企业实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和奖励措施,政府可以针对企业采取的各项有利于实现产业生态的行动制定创新技术引入补贴、减排奖励、排污权个体化等一系列的政策体系,培养企业的自主生态意识,细化各项减排标准的奖惩并行政策,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建立产业生态化支持服务体系。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在环渤海经济圈内设立专业的信息交流中心、环境监测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负责收集各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类型、生产任务等资料,方便各企业间的互动合作;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对环渤海经济圈内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资源流动等方面进行监控,时刻管理、追踪企业生产行为,将区域内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技术研发中心借鉴国内外先进生态技术,研发创新型技术,为实现产业生态化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赵东霞,韩增林,王利,等.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J].经济地理,2015(06).
   [2]薛婕,周景博,曹宝,等.中国环境保护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的经济绩效评价[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02).
   [3]娄美珍,俞国方.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当代财经,2009(01).
   [4]陆根尧,盛龙,唐辰华.中国产业生态化水平的静态与动态分析——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03).
   [5]王磊, 龚新蜀.产业生态化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3(07).
   [6]古明明,张勇.中国资本存量的再估算和分解[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12).
   [7]靖学青.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计:1952~2010[J].广东社会科学,2013(02).
   [8]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9]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07).
   [10]叶明确,方莹.中国资本存量的度量、空间演化及贡献度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1).
   [11]王磊,龚新蜀.城镇化、产业生态化与经济增长——基于西北五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03).
   [12]史巧玉.产业生态化:研究进展及其引申[J].经济问题,2013(10).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21世纪,农民工群体日渐扩大,这一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扩大,加剧城市社会保障资源的紧缺,由此引起了非正规就业群体与社会保障资源的不对等性。同时由于农民工这类非正规就业群体在意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造成了我國在开展社会保障制度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文章研究基于现有的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农民工的特点,分析农民工在社会保障中遇到的问题,以此来提出完善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群体
期刊
摘要: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也越来越认识到国际业务在整个经营结构中的重要性。文章以建设银行绍兴分行的生动实践为具体案例,通过对“服务外向型经济有新举措”“产品创新和业务优化有力度”“队伍建设与基础管理有实效”三个层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国有银行地方分行要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就必须迎合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趋势,在多个领域进行大胆创新,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并不断壮大自身的观点。  
期刊
摘要:服务区域经济是技工学校的教育法制之策。同时,长期的培训实践也证明,校企合作是技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技校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走访企业调研等方法,分析了各企业职工技能状况,找出校企合作的重点,拓宽了学生队伍就业渠道,提升了技校办学能力及学生技能水平,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专业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匮乏问题。   关键词:技能;人才;技工学校;巴州   一、企业技能型
期刊
摘 要:虽然中国保险业处于发展初步阶段,但正快速的向健康方向发展,在此行业中保险营销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保险业里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才竞争,尤其是营销员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是由于个险代理人制度在中国起步较晚,各家寿险公司对寿险代理人的管理经验欠缺,加之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各寿险公司在对代理人进行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代理人的高流失率。   关键词:保险营销员
期刊
摘要:社区居家养老在我国起步较晚,受到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发展很不充分,但作为解决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的有效措施,它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受到国家、社会的高度关注,并逐渐得到老年人的认同,因此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文章对W市三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前居家养老在W市發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W市社区;居家;模式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湖北省某建筑施工企业102个财务序列工龄样本数据浅析,结果发现,财务序列工龄平均在9年,梯队趋于年轻化,工龄8年以上的员工占比较大。提出以下建议:大学生的招聘、大学生项目安排和师傅的任命选项选择、建立片区财务管理小组、制定财务练习与激励考证、鼓励单身青年员工参加联谊会。   关键词:财务序列;大学生;片区;考证;单身青年   一、引言   财务在建筑施工工程项目作为信息汇总的部
期刊
摘要:域名是互联网时代新生事物,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具有了社会作用与经济价值。关于域名的法律定位存在非权利说、民事权益说、商标权说、独立的知识产权说四种主要的观点。结合我国现行立法以及相关司法实践,以民事权益说认定域名的法律性质最为妥当。基于民事权益说的定位,最高院于2001年颁布的《域名解释》第八条关于域名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随着实践中的发展,最高院也通过公布经典案例的方
期刊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其价值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完善。对于企业而言,要通过会计这一经济管理活动获取所需的信息,就必须充分运用财务报表这一重要载体,它也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文章以上市公司“华兰生物”为例,对其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杜邦分析法,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和评价,希望提供一些可以为外部使用者参考的信息
期刊
摘要:文章以山东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背景,借助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原因进行了解析,介绍了新结构经济学框架下市场与政府两个层面的价值理论,以此透视山东经济转型的三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慢、服务业发展落后和制造业发展粗放三大问题,并提出了理论性建议。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框架分析,文章认为山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政府发挥因势利导作用,在市场主体配置调节体系的前提下,需积极采取
期刊
摘要:在城市社区推行网格化,实现精细化管理,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居民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秦皇岛为例,介绍河北省在城市社区推进网格化管理现状,剖析了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没有统一推进方案、覆盖范围小、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最后从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加强网格化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优化河北省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几条路径。   关键词:社区;网格化;优化路径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