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献关于额尔古纳河河源的不同记载及其原因

来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2001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学界对清代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的河源没有统一且清晰的认识.通过整理清初至民国关于额尔古纳河河源的文献发现,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官方及民间一直把呼伦湖口作为额尔古纳河的源头,光绪二十五年以后开始出现以海拉尔河为正源.造成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不同时期实地调查呼伦湖口至海拉尔河口河段流向有所改变,根本原因则是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造成的呼伦湖水位升降.
其他文献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方式.体育旅游兼具旅游的放松和体育活动的紧张与刺激,成为人们乐此不疲的旅游选择,而区域体育旅游合作发展是促进体育旅游得到重视与规模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运用共生理论,通过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体育旅游合作发展的体育旅游资源、交通及其游客市场等条件与基础,阐释共生理论的框架在区域体育旅游合作发展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三条解决措施来实现成渝地区体育旅游合作发展,即通过协调体育旅游相关利益主体,从而完善环境诱导机制;整合区域内体育旅游资源,从而强化共生动力机制;优
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测定原理,分析了煤中干基碳氢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包括空气干燥基煤样水分(Mad)、碳(Cad)、氢(Had)的标准不确定度,并对每个不确定分量进行评定计算.结果表明:干基碳氢含量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1.46%、0.02%,扩展不确定度为2.92%、0.04%.氢元素含量不确定度较小,测定结果精准度高.试样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对碳元素不确定度贡献略大,通过对电子天平定期检定校准提高测定结果精确度.
研究依据高校教学情况以及生源特点,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以及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针对计算机类型课程设置的不足,探索设计更加符合专业特点的“课程+”系统课程体系架构,加入信息技术手段,旨在打通学科间的联系,打破学科间的界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结合专业类别课程评价体系,应用过程化考核方法,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好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的相关问题.
班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场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育人质量,关键在于发挥好班级的主阵地作用.基于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构建新时代高校班级“五位一体”育人体系.高校班级“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借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木桶理论”、生活德育理论,以理想信念塑造为核心、道德规范养成为基础、专业素养培育为重点、社会实践锻炼为途径、班级文化建设为保障,致力于实现大学生个人和班级集体的共同发展.在体系具体实施中,从格局、理念、实践方面入手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特性和功能的梳理,结合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对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建设进行有效的调查研究分析,给予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新的规划和布局建设思路,提出新的服务策略,将学习空间价值最大化.
从当前TEM4、TEM8等英语考试的结果以及高校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现状中可以看出目前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风格与英语阅读有着紧密联系,对英语阅读教学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从外语学习者的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差异入手,结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为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提出有效的、可行的教学策略,以便教师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这两种认知风格的学生的优势,进而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质量.
以功能目的论为视角考察了榆林红色旅游文化外宣文本翻译现状,发现榆林红色旅游文化外宣文本翻译存在大量功能性、文化性和语言性翻译失误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榆林对外形象,也影响了榆林红色旅游文化的对外传播.功能目的论为榆林红色旅游文化外宣文本翻译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原语文本的类型、功能和目的,秉持目的、忠实和连贯三原则,灵活采用减译、增译、直译、加注、语篇重组等翻译策略,从而使译语在符合译语文化和译语环境的同时将榆林红色旅游文化信息准确传递给译语读者.
自“教育家办学”这一时代命题诞生后,如何帮助中小学校长朝着教育家型校长发展成为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文章从生涯理论的视角,构建校长专业发展的三维模型,以描绘校长在职业生涯中从事务型校长迈向教育家型校长的上升轨迹.基于当前的研究基础,文章从目标追求、领导风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四个维度来梳理各层次校长的专业特质,并系统性地探讨其专业成长的路径,分别就岗位适应期、称职期、成熟期、升华期提出了履行职责、持续学习、实践反思、凝练思想、引领未来的发展策略,以期助推一线校长的专业发展.
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着官学、私学和书院三大教育系统,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具有悠久历史传统、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一种办学形式,为培育人才、传播文化、繁荣学术、收藏典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期刊
针对当前“双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托多项省级教改项目,提出“一人一课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方法、思路、内涵以及改革与提升的措施.在国内外首次明确提出了“一人一课一精品”的内涵,通过构建教师课程教学大数据、学情大数据分析、“四双”人才的培养和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来实现“水课”向“金课”的跨越,实现人人有“金课”,课课有精品的一流课程培育体系.同时,把“润物细无声”作为“一人一课一精品”的课程思政内涵,把教学手段的创新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以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为契机,稳步推进“一人一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