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一春天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课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从儿童立场出发,以儿童的情感需求、认知特点、生活体验为基础,建构真正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创造有联系的、丰富多彩的课程生活。基于全课程理念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建构有联系的阅读生活,在促进整体认知的诉求中实践儿童立场的母语教育。
  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应该如何进行课程规划,使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或话题,从多个维度收获成长呢?全课程三年级读本之一《在春天里长大》编排了四个单元,分别是“春天的庆典”“春天的秘密”“指尖上的春天”“在春天里长大”,再加上与春天节气、季节特点等相关的古诗文的晨诵,已经是一个很丰富的有关春天的课程了。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单元主题下的选文涉及了春天的节日、节气、花草树木、艺术等,却忽视了春天的精灵——鸟儿。正好我赴新疆实验学校进行课程指导时,一个全课程实验还没有做到三年级的学校临时请我上一节三年级的课,课文是《翠鸟》。为了让大家认识到,全课程理念可以在任何学校、使用任何版本教材的不同年级得到贯彻,我以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方式,为他们上了一节课,并在课后向大家介绍了我的课程设想。回到学校后,“春天的鸟儿”主题课程就正式落地生根了。
  走近身边的春鸟
  整体认知是一种融合性的、全面的、批判性的认知,阅读一篇文章,如果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生活背景,就可以很自如地从不同角度与文本进行对话,所得就会更加丰厚。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只是将几篇有关鸟儿的选文带到学生面前,哪怕使出十八般武艺,也很难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建立起对春鸟的初步的整体认知。基于这样的思考,课程的开启就指向了必要的知识和生活背景的积累。
  活动一:观察研究身边的鸟儿。如果要研究一种春天的鸟儿,你会从哪些方面研究呢?让孩子们经过思考讨论,填好研究结构图;再想一想这个春天里,自己身边出现过哪些叫得出名字或爸爸妈妈知道名字的鸟儿,把它们的名字一一写下来;紧接着就可以从中选一种来研究了。孩子们先尝试自己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教师再提供研究报告的格式,利用一个周末,孩子们通过资料搜索和观察体验的方式完成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除了要了解鸟儿的科属、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等方面的情况外,还要了解与这种鸟儿有关的文化,初步感知它与人的关系——隐含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活动二:录下鸟儿的歌声,拍下鸟儿的倩影。这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活动。春暖花开,正是鸟儿的歌声最热闹、最嘹亮的时节,倾听并用手机等工具录下一段鸟儿的鸣声,或许有心的孩子会听懂鸟儿的歌唱吧。亲手拍下鸟儿的照片,留下鸟儿驻足、跳跃或飞行的瞬间,该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吧。当孩子们将自己录下的鸟鸣、拍下的照片发到班级群里时,我发现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下载欣赏。再将音乐《鸟语花香》推荐给孩子们,春天的鸟儿,鸟儿的春天,就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生动的美。
  亲近母语中的春鸟
  有了与身边的春鸟近距离接触的实践体验,该将有关鸟儿的文本带给孩子们了。
  哪些文本是适合春天的鸟儿主题,又是适合三年级孩子的呢?那就要考虑清楚,这一主题下的母语学习,我们要促进孩子们怎样的成长和发展,哪些维度的阅读是孩子们需要的。首先是文化的浸润。古人似乎与自然更加亲密,他们留下了许多与花鸟虫鱼有关的诗词,让花鸟虫鱼在诗词中鲜活着。描写春天鸟儿的诗词大多传达的是积极美好情感,如王维的《鸟鸣涧》、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张志和的《渔歌子》、高鼎的《村居》等等。这些就顺理成章成为了晨诵诗文的选择。臧克家的现代诗《春鸟》片段被选择为这一主题晨诵的主题诗,“你的口/歌向草木/草木开出了青春的花朵”,这样的诗句正好与孩子们研究鸟儿、倾听鸟儿歌声的实践体验有了呼应和共鸣。晨诵在孩子们录制的鸟鸣声中开启,每诵读一首与春鸟有关的古诗词,孩子们都能很自然地走进诗歌情境和氛围,声音里是春的生机,眼神里是春的阳光。
  接下来是有关春鸟的现代文学习。这是阅读欣赏与学习表达的主阵地,是主题维度与写法维度的融合。我们从大量选文中精心挑选了菁莽的《翠鸟》、郑振铎的《燕子》(改写)、郭以实的《鸟儿的侦查报告》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文本,吴忌的《鸟是树的花朵》(节选)、苇岸的《鸟的建筑》作为补充阅读文本。有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生活背景,母语的课堂学习就充满了情趣,思维拔节的声音是那么悦耳。
  因为有了有关鸟儿的研究报告作为铺垫,《翠鸟》一文的内容结构很快就了然了,外形、捕食、住处,三个方面的生动描写,让这主要在南方常见的鸟儿通过文字“飞到”了孩子们面前。当孩子们一边读着描写翠鸟外形的文字,一边用彩铅笔为翠鸟轮廓图有条理地添上色彩,观察和描写的条理性不知不觉就内化为学生的表达能力了。当他们再次面对自己研究的鸟儿时,描写各种鸟儿外形的文字便流淌出来了——
  喜鹊喜欢停在大树高高的树枝上,一双黑黑的小爪子,轻轻地、小心地抓着树枝。它的颜色非常朴素。头上的羽毛像巧克力一样顺滑,说不定还会时不时掉下一滴呢。背上的羽毛像钢琴键一样整齐,黑白相间。腹部的羽毛像柔软的白云。它大方优雅,一张小小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小又锐利的嘴。(吴彤《喜鹊》)
  麻雀喜欢停在电线上,一双赤褐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电线。它的颜色很单调。头上的羽毛像红褐色的帽子,贴上了棕色的叶纹。背上的羽毛像黑黄相间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白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明亮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扁又短的嘴。(王酉嫣《麻雀》)
  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建构的是“有联系的”阅读生活,这种阅读生活体验不仅体现在与知识和生活背景的自然链接,也不仅体现在不同维度的活动实践的相互融合上,即使在文本学习本身,也是注重“联系”的。学习《燕子》,当将描写燕子外形的第一自然段与《翠鸟》的第一自然段放在一起对比时,孩子们明白了为什么一个写得简洁,一个写得具体了——不仅仅是翠鸟的外形特点鲜明,还因为翠鸟不像燕子一样是不同地域的人们都熟悉的。孩子们也从描写燕子与翠鸟飞行的文字当中读出了他们飞行特点的异同,燕子是快而优雅,翠鸟是快而有力。   阅读《鸟儿的侦查报告》是完全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了。鸟儿为春天增添了生机,更为世界带来了美好,然而,孩子们观察研究春鸟的时候,所能见到的鸟儿种类是那么有限,麻雀、喜鹊、白头翁,之外就只有笼中的鹦鹉和百灵了。鸟儿都去了哪儿?古诗中的莺和白鹭呢?他们从文中找到了答案,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孩子们拿起笔来写下自己的“鸟儿的侦查报告”时,他们想到了自己调查研究的鸟儿,还想到了其他的动物——
  我看见一只绯胸鹦鹉一直在挠嗓子,我问它怎么了,它不停地跟我比划,却不说话。于是我知道了,它的嗓子一定出问题了。旁边的一个同伴告诉我:“因为它是我们这里学舌最棒的,人们都要它表演学舌,把它的嗓子都快毁了。现在我们都担心它能不能坚持到明天。”(刘子畅)
  我看见好几条小鱼儿在水边漂浮着。我猜想,他们一定在玩游戏。我轻轻地落在它们身旁,问道:“你们在玩什么?”没有回答。我这才发现,它们身旁有好多垃圾。它们已经死了。我很难过。(王博阳)
  让孩子们始终拥有活跃的思维状态是全课程的追求,当然也是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的追求。再读读《鸟是树的花朵》《鸟儿的建筑》,孩子们就有了更多的思考,他们的眼中、心中,春天的鸟儿就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意义。
  鸟语花香才是春
  全课程理念下的多维拓展式阅读教学到底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阅读体验和启发呢?整体认知的联系性带来了思维的批判性,儿童的认知得到丰富的同时,很自然地收获了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丰富体验。
  从观察研究春天的鸟儿到语文文本的学习,整体认知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离不开孩子们自己的实践体验,知识和生活背景的积累。其次是建构认知的维度多元,有生物学角度的,有音乐美术角度的,有环境保护角度的,有母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角度的……而这一切都在“阅读”这个点上融合在一起,使孩子们很自然地认识到真正美好的春天,要有花香,也要有鸟语,更要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样的过程中,母语的学习就有了生活的底蕴,有了文化的浸润,有了情怀的培植,孩子们对母语的热爱就水到渠成了。
  课程始终是属于学生的。“春天的鸟儿”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孩子,所以在多维拓展上,母语学习本身除了古诗文与现代文的角度区别,在表达维度上,关注的是随文学习有条理地观察和表达,以及“侦查报告”的仿创,没有从更多的维度来进行选文并展开课堂学习活动。同时,课程的由来是受了《翠鸟》一文的启发,而非围绕《翠鸟》来“拓展”,这与从一篇经典的“基地”文本出发,从主题、写法、作者、文体等多个维度进行有联系的拓展有所不同,但这恰好说明了面对学生的课程建构,相同的理念下,形式和具体操作应该是灵活的。
  “一鸟一春天”,从一只鸟儿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怎样多姿多彩的春天呢?课程的建构和实践让答案像种子一样慢慢生长出来……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其他文献
大山浮动,驹光的轮廓方被写就。  ——题记  每当我们回望“五四”,生历史幽微之想外,莫不因为其快意恩仇的青春亮色而对其“青眼有加”。它注定不凡!注定因为以青春为主角而与日同新,注定因为呼唤新世界的诚挚和竭力而令每一个历史的审思者动容——其具备不断被解读的可能性,近半系于青春际会之华彩。  青春是被扑打的蝴蝶,璀璨灵动,却永远难以看清捉牢。当它到来,要么彷徨难安,要么倾心于具体的事物而无暇琢磨它之
近几年,保康县始终把干部培训作为服務中心工作、促进干部成长的重要抓手,着力求变、求广、求宽,干部培训工作质效明显提升。  强化能力本位,在培训理念上求“变”。变过去的大而全式培训为订单式培训,把干部培训工作与保康现实发展需要高度对接、深度融合。近3年先后组织策划了转型发展、招商引资、文化旅游、城镇规划等50多个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干部5000多人次,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推动改革、引领发展、促进和谐的
【课前提示】  课前提示:继上期推出《如何理性认识和正确引导当前社会思潮》系列讲座之二《如何认识和看待当前社会思潮》后,本期推出系列讲座之三《如何引导形成正确的社会思潮》,对正确社会思潮的引导形成予以重点解析。  面对纷繁复杂、泥沙俱下的社会思潮,必须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加快引导和形成正确的社会思潮,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形成和巩固全国各
俗称的“打了鸡血”多形容人兴奋、痴狂的状态,现在流行的“鸡娃”一词,亦是亢奋之意的沿用,称谓疯狂学习的孩子,或是一种令孩子保持拼命劲头的育儿行为。人们调侃,“鸡娃”的产生通常是因为有一个“吼妈”存在的结果,搁置为什么不是“吼爸”而是“吼妈”的问题,“鸡娃”或是“吼妈”的流行,已可意味家庭教育军备战的如火如荼。在这个小家庭结构里,推动生活迎向未来的,似乎不是爸妈自身的事业或生活的蓬勃,而是鸡娃为学业
十堰市地处秦巴山腹地,既是国家重点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又是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全市仍有83万贫困人口,消除贫困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十堰市全面实施以“双包双建双带双促”为主要内容的“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市、县、乡“三级联动”齐抓整改,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共促脱贫,以立行立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惠及于民。  贴近群众“
面对纪律观念淡薄,学习较被动,自卑、有个性、有自尊心的中职学生群体,要搞好班级管理,使学生们在和谐、宽松、民主、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就必须具备爱心、细心和耐心。  从中职生心理需要来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如果每个中职班主任都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班级的每个学生,学生就会把你当作最可信赖的知心朋友,有什么事情会主动向你倾吐,让你帮其出主意、想办法。这样,你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按】阿兰·巴迪欧,法国当代哲学家。1957年,20岁的巴迪欧考入著名的巴黎高师,逐渐接触到了伊波利特、萨特、拉康等学者,并深受阿尔都塞影响,成为了一位坚定的毛主义激进左翼思想者。尽管后来师徒二人决裂,1980年代兴起的新自由主义又击退了世界范围内的左翼高潮,退回书斋和教室的巴迪欧却并未放弃思考革命的道路和可能性。时至今日,巴迪欧与齐泽克、阿甘本、朗西埃仍一同被誉为当代左翼思潮的“四大金刚”。  
作者系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师范生导师、广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实践导师、华南师范大学砺儒实习工作坊副坊主、广东戴世锋名师工作坊主持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首届特约教研员、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广州市教育评估专家、番禺区人民政府督学。全国优秀班主任、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第二届“羊城最美教师”、广州市名教师、番禺区名教师、禺山金才奖
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设也成为丰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重要途径。那么,教师对于这一新事物又是如何认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正确处理拓展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的关系?如何设置课程目标,如何精选课程内容,又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等等,这些都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本刊特组此相关专题,供大家参考。  【摘 要】开发小学数学拓展性课程是丰富小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湛江小学女教师是湛江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的主力军,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她们正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婚恋压力。研究湛江小学女教师的婚恋压力,分析其婚恋压力的来源、造成其婚恋压力的主要因素、提出缓解其婚恋压力的有效策略,在提升湛江小学女教师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湛江小学教育的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笔者在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