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湿地植物氮磷吸收效率的季节变化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920779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闽江河口湿地土著种芦苇与入侵种互花米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二者地上生物量和氮、磷吸收效率.结果表明:芦苇和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呈典型的单峰值曲线,芦苇夏季地上生物量最大,达到2195.33g·m-2,互花米草则秋季最大,达到3670.02g·m-2;不同季节芦苇和互花米草氮、磷吸收效率均呈单峰值曲线,芦苇氮、磷吸收效率分别在夏季和秋季达到最高(21.06和1.12g·m-2),互花米草均在秋季达到峰值(26.76和3.23g·m-2);芦苇和互花米草的氮吸收效率极显著大于磷(P<0.01),且互花米草的氮、磷吸收效率显著大于芦苇(P<0.05);植物N/P、C/N和C/P对植物氮、磷吸收效率有一定指示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三方面谈了《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一是主讲教师的信心、爱心和关心是教好《货币银行学》的前提条件;二是课堂上的课件、案例和实践是教好《货币银行学》的有
为建立一种能够同时快速检测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的方法,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2种病原S3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经条件优化后,建立了检
在磐安县榉溪村孔氏家庙隔溪公路边的墓地里,有一株孔子四十八代孙孔端躬亲手栽植的古树,距今虽有876年的树龄了,但其依旧苍翠茂盛。
期刊
戏曲小说中“渗(shen)人”的“渗”实为“疹”的异文,且还有许多写法如“惨”、“碜”等,其音义完全相同,不存在本义有别、形近致误等问题。但“可碜”(kechen)—中的“碜”字,又与“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在绘画题材、绘画技法,特别是在色彩的运用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为现代主义
元代诗坛盛行隐逸之风、游历之风、雅集之风、题画之风,代表着元代文人心态和生活趣味的两种倾向:隐逸与游历,是诗人们走向自然的标志;雅集与题画,则标志着诗人们对文人生活的雅趣
良好的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应该是融目标、内容、环境、材料及方式、方法等活动基本要素合理组合的,幼儿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所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能真正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本文以俸族中的花腰傣为例,通过分析其服饰纹样及其符号功能,提炼出能彰显其民族文化内涵 的设计元素,运用到花腰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使此类产品在满足其本体实用功能的同
实际上目前我国机械设计主流手段仍旧限制在二维结构之中,表现出设计期间过程模糊、劳动强度大等劣势状况。因此,尽快结合三维CAD技术进行产品多元设计改造是非常必要的。本文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称为九节狸、九节狼、九节狐、金狗、红熊猫、红猫熊、小红猫熊、山闷蹲等。民国时期小熊猫还与大熊猫一度共用“猫熊”“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