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大陆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杜拉的新作《埃米莉·L》,由王道乾新泽,发表于《文汇月刊》89年9期。同期还发表了她的创作谈,文中提出了一些新颖独特的观点,可供参考:有一次,我曾经讲过这个问题,我说书的主题,
其他文献
<正> 《人民日报》(88年7月5日)洪清波、汪兆骞在《通俗文学的价值标准》中说: 若从通俗文学自身价值和接受效果来考虑,可以认为它是消遣性文学,其创作目的和阅读效果主要是娱乐或宣泄。如果承认消遣是人类阅读的主要动机之一,那就不应鄙视通俗文学。扬“雅文学”而抑“俗文学”,认为这两种形式本身就有高低、文野之分,是不对的。产生不同类型文学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社会需求所决定的。不能以“雅文学”的价值标准为衡量一切作品的价值尺度。
<正> 听徐中玉同志讲,全国各地有几十位词学界的老同志、专家参加这个会。我不会写诗,不会填词,对诗词也没有什么研究。我之所以到这里来,主要是听听大家的高见,向大家学习。中国的古典诗词,历史比较久,变化也比较大,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对这些古代遗产,我想,一是要研究、要继承,二是要改革、要发展。诗、词为什么要讲“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诗经》主要是四言,也有五言七言,每句的字数并不完全相
<正> 杨剑龙在《恢宏浑厚的悲壮色彩》(《文学报》1990年3月1日)一文中指出:五四以来中国文坛上一直多阴柔之风少阳刚之气,尽管鲁迅、郭沫若等人一再呼唤“力”的文学,但力的文学的创作始终未成为时代风范。普罗小说追求狂风暴雨般的粗犷力度,但对艺术美的忽略和概念化、标语口号化的倾向,使普罗作品呈现出一种空泛的激情,缺少内在的力度和阳刚,“左联”作家的乡土小说以其悲壮的崇高的美学凝风范成三十
<正> 新时期的散文创作应该说是取得一定的成绩的,虽然说它没有小说、电影文学那么繁荣,但它还是沿着自己的轨道在前进在发展,其表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一批新人带着自己的风格,生气勃勃地走进了散文作家的行列,如贾平凹、赵丽宏、谢大光、徐刚、王英琦、李天芳、章武等等。而在他们中间,赵丽宏是突出的,是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注目和喜爱的一位年青的散文作家。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先天所有而是后天所得,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并发症多且严重.本文就我院近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析,并对老年与中青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  1 资料
期刊
<正> 天津市长李瑞环指出(《瞭望》第20期)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常觉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对许多问题的分析,显得笼统、不够精确。造成理论研究与开拓跟不上现实生活发展需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从领导来讲,我们没有认真地组织力量在这方面进行研究;是我们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要真正研究透了也不简单、不容易;是有些理论工作者,包括党内的一些干部还心有余悸,深怕触动现行政策和“权威”的理论。我曾经对一些做理论工作的同志讲过,要真正研究和发展理论,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要真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就得有
【正】 关于实践的盲目性的问题,哲学界尚无明确和公认的表述.我认为,实践的盲目性是实践的受动性的一种表现,是指人们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对实践客体的认识的一种模糊状态.这个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值得广大教师研究的课题。《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化为四个方面:知
【正】 当前,作为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未来社会重要支柱的情报信息,随着新的传播媒介和电子通讯的急剧发展,已被世界舆论列为向二十一世纪提出挑战的新兴事业.这项新兴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