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型中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ian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柳州制造”迈向“柳州创造”
  
  在创新改变生活的时代,一个区域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柳州,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工业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中率先迈开了步伐,在战略转型中也率先探索了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道路。
  
  迈向“柳州创造”的要旨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传统制造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柳州制造”享誉国内外。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在这里诞生,“柳工”、“两面针”、“金嗓子”、“五菱”等走向了全国。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理念、什么力量支持柳州催生了这样的业绩?比较起来,柳州缺少东部地区的开放政策和地缘优势,又受限于地处中西部地区的诸多不利条件。面对各种困难,柳州的政府、企业和民众没有气馁,而是上下求索、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制造”与“创造”相结合的道路,在这里制造和创造互相融合。制造是创造的基础,发展制造业是柳州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制造又要建立在创造的基础上,创新是柳州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柳州认识到了创新的根本意义。
  及至今天,柳州的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纵观中国,东部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东部大量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时候,中西部必须避免重走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冶金、汽车、机械制造等是柳州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市场的变化,再过五年柳州工业发展的空间将达到能源、资源、市场等承受的极限。柳州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这时,必须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就是一个不二法门。在对发展现实的准确把脉中,柳州提出了从“柳州制造”迈向“柳州创造”的战略思想。其要旨,就是建构区域创新体系。
  建设柳州区域创新体系,积淀了柳州改革与发展二十多年的经验,包含着柳州人创造的激情与智慧,也预示着柳州发展的崭新时期。
  
  坚实社会基础使区域创新体系春潮涌动
  
  从“柳州制造”迈向“柳州创造”,构建有柳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建立在柳州生动的发展实践基础之上,扎根于柳州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文化精神中。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不止是一个时髦的词语,对于柳州来说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方略。
  柳州建设自己的区域创新体系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在过去的发展实践中,柳州政府、企业和社会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创新的道路。在这里,创新不仅是企业的行为,也是政府、民众的行为,到处洋溢着的创新热情,到处可见创新的行动,区域创新体系已经春潮涌动。2005年,柳州组织了“创意产品”展览,柳州人吃惊地发现,在自己的身边居然有这么多的创新!这次活动激发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创新、创意、创业,成为市民共同讨论的话题。创新的热忱在迸发,创造的思想在萌生,创业的激情在孕育,柳州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创造着一个新柳州。
  在柳州迈向发展新阶段的时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具有柳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谓水到渠成。这既是对柳州实践探索的总结,又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前瞻设想。在探索柳州未来的发展中这种理念逐渐形成。如果说物质是一个基础的话,那么,“柳州制造”和“柳州创造”中所蕴涵的柳州人的创新理念和思路,则是更重要的无形资产,这必将为建设“新龙城”注入新的活力。
  
  立足制造业 柳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区域中心城市,柳州在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道路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并凸现了自己的特色。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是一个响应中央决策的口号,而应是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作为一种客观要求,它成为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也只有认识到了创新的现实价值,才能使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自觉的行动。柳州是工业城市,传统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增加知识和技术的含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是致胜的法宝。柳州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并塑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展实践的一种根本要求,柳州的区域创新体系就找到了切实的落脚之处。
  区域创新体系不是单纯的科技创新,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战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柳州创造”的基本内容,也是对传统的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创新体系的一个突破。柳州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创新不只是一个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一个地区发展面临的全局性问题。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而且包括制度创新、观念创新、文化创新等。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就要从系统创新的高度出发,通盘考虑,建立创新型社会。柳州从政府体制改革入手,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建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对于企业的创新实践,柳州市委市政府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借助观念和体制变革,培育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与制度保证,从而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立足自己的实际,创造自己的特色。创新有其内在的规律,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在遵循一般规律。但是,各地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与历史文化,盲目照搬只能是东施效颦。必须在把握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探索。这也是创新的基本要求。柳州立足制造业中心的实际,大力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基于自己的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为基础,柳州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入了快车道。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工业城市,柳州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走上了一条以制造与创造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探索着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应该说,这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其经验不仅是柳州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对于其他地区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启示。
其他文献
全民动员,自觉建设新农村    人民论坛:您认为韩国建设新村运动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的最大特征,就是始终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脱贫致富为内在动力,是以农民的亲身实践、政府扶持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韩国新村运动的特征不是行政官员在办公室预先策划和设计好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学者、公务员通过亲身实践逐渐总结出来的。   通过启发农民从改善身边的生活环境,脱贫致富和增加农
期刊
多年来,南街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南街人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教育人,以共产主义理想鼓舞人,选择了“红色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载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街人的思想境界。  南街村“红色文化”的实质就是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我们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列主义,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集体智
期刊
编者点题:“十一五规划”指出,要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区位条件、气候因素、资源状况和产业基础等千差万别。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应立足当地实际,做好“有所差别”的文章,选准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子,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结合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
期刊
2006年必须注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是一项既十分重要又艰巨繁重的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一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二是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三是要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适度微调,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时机。    在2005年,“十五”时期的最后
期刊
“十五”期间,建水县委、县政府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强力实施旅游带动、城市化、科教兴县、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强县、文化旅游大县建设进程,谱写了建水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奏“响”工业兴县旋律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导向现代工业经济为主导转变的历
期刊
编者按:现在,评选成为社会的热点关注,只要一上互联网用Google随意一搜索,就会发现“评奖”有118万条,“评选”有1310万条,“排名”有6660万条……  可是,评选从来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特别是目前,很多评选活動存在作秀、炒作、打擦边球等问题。“黑箱”、“猫腻”、“分猪肉”……这些贬义词本当与公正、进步的评选无关。然而,恰恰是这些不光彩的字眼,成为人们评论当前国内各种评选活动的常用“术语”
期刊
嘉 宾  马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王志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李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与困难    记者:中央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重新提出新农村建设呢?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戎:中央现在提出新农村建设,我认为主要是出于几个原因:一是农村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组织的管理水平明显滞后于城镇地区的发展,不利于
期刊
发展和培育特色经济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基层党组织如何结合实际发展好本地的特色经济关乎着执政能力的高低。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保持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发展特色经济这一思路在武汉市黄陴区蔡店乡获得了很好的实践,生产发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再一次证明了发展和培育特色经济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最近
期刊
声音    不赞成经济学家大量担任独立董事  一个经济学家可能当好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经济学家本身不是搞企业管理,他们擅长于宏观经济研究,但有多少人能看懂会计报表?如何识别企业在会计报表等方面的猫腻?在国外,担任独立董事的70%以上是对企业管理有经验的,甚至是别的公司的高管,没有利益冲突的。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成思危——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教育是政府的责任  不管哪
期刊
什么是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RISS)是一个新兴的概念,自国家创新体系产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创新体系的研究热潮。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硅谷崛起,另一个思想来源是产业集聚。   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另一个是渐进经济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是指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