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以致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orld5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针对课文内容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把朗读教学落到实处,从而做到初读课文时,能整体把握,精读课文时,体验感悟,熟读课文,铭记在心,能学以致用。从而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朗读教学 多种形式 落到实处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072-02
  曾几何时,校园里的朗朗书声越来越少,语文晨读时间越来越少,早读时间被习题讲解占用。甚至一些语文老师也认为读的环节和任务可以交给学生自己课外去完成,即便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和诗词,只要学生能默写就是效果。在有些语文课上,老师认为有读的必要,也仅仅只是简单的全班朗读,或听听录音的范读,仅仅把读当做一个步骤,或一个环节。这种情况存在是很普遍的,这说明朗读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代教育中,朗读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必要手段和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如果能够把一部作品多看多读,必能更好的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所以,一篇课文若让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受到文章中情感的熏陶,才能对文章内容整体感知,对文章的主题有所领悟,在读中更可以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思辨能力。所以,在语文课上,老师们应注意抓朗读训练,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篇文章在教学之前应让学生对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就要求学生做好预习、预读的工作。在初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声,读准字词。这样的要求,不仅解决了字词音这些基本的基础知识,而且对课文的内容做过一遍梳理,对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的把握。例如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春》,文美,景美,情美。在教《春》这课时,我先布置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文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画面?这些画面各有什么景物特征?最喜欢的是哪一幅画面?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就要大声朗读,做到能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初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这样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同时,也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了预习内容,为课上的精讲与精读做好准备。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不但适用于现代文教学中,而且在文言文教学中,更是一种好方法。初中的文言文大都是名篇,读来朗朗上口,若能认真朗读,字顺音顺,课文的內容就不会陌生,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授文言文《童趣》一课时,布置学生:初读课文,要读出声,并且要对照课下注了解大致意思,要求能采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篇幅短小,难度不大,内容有趣,贴近生活,本来就适合学生朗读。所以学生在朗读课文中,大致了解课文内容,为下一课的分析与再读体验乃至背诵做了很好的准备。
  这种初读课文的方法可适用于很多文章,特别是诗歌散文。以读带动学生对全文的整体感知,激发学习的兴趣,就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2 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有感情的读是朗读训练的较高要求,是指能传神的朗读,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文章的风格、神采。要做到这些,就须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实质。而诵读是沟通“读者”与“文章”的一座桥梁。对一篇文章来说,精确地诵读可以唤醒平面的文字,复苏文章的灵魂,对一个人来说,精确地诵读可以让文章的精华融入自己的血脉,激起自己的共鸣,陶冶自己的性情。众所周知,初中的课时安排是很紧的,有些文章篇幅较长的,这就要求老师应做好对段落的选择。在让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截取一些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进行多次的朗读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诵读质量,提高课堂的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授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时,我选取站台上望父买橘这一段作为朗读的重点。先引领学生从外貌动作等方面分析文中如何刻画父亲。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当时父亲不顾自己年迈体胖艰难攀爬月台的情景给“我”的深刻印象,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提及的作者的家境背景,使学生更能体会当时家境惨淡,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的祸不单行的背景之下,父亲对作者的一片挚爱之情,并引导学生揣摩体会作者当年的复杂心情。学生带着体会多次朗读这段文字,而这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冲击着学生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了浓浓的父子之情。这时我又顺次拓展,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回想自己和家人,亲近之人间的感情,此时此刻那些平常不经意的事就会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共鸣,有的学生朗读时,泪花闪闪。这样在一读再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更深刻地领会了作者的感情,也让自己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当然从中也学习到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 重要性。
  以朗读带动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感情和作品相交融,从而在教学中取得更高的效果。在教授《斑羚飞渡》时,我的感受特别深刻。教《斑羚飞渡》时,在布置同学预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多次自读、分组朗读斑羚在崖前排队,依次飞跃度过悬崖的语段。在多次的朗读中,学生揣摩着,体会着语言的精确性,品味着斑羚的团队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为斑羚的无私而深深的感动,而他们的朗读也一次比一次有感情。这时,我顺势提问学生,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寻找本语段为何让人感动的原因,学生除了提出斑羚精神感人之外,有不少学生从语言的品析角度分析总结,于是我顺着学生思路一起品析语言,分析总结本语段的写作特色,最后提醒学生,要把作文写得生动传神,必须注意语言的多种手法的应用,如从动作,神态,心里活动等多方面来刻画描写,这样才能把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引导学生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诵读品析,学以致用
  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反复朗读指导乃至让学生背诵更是能更好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诵读能帮助认知结构,能提高语文水平,能发展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如果停留在表面,没有对文本的深刻体验,就理解不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效果当然不好。所以要让学生读得好,需要教师引导他认识到文本的妙处,要让学生在读的时候,知道好在哪里。
  如九年级课文《祖国,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爱,这点学生都可以看出,可以从字里行间找出,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感情,这是一个教学目标,但不能仅仅于此,还应该从语言入手感受诗人情感变化,以及感情表达的方式和技巧。所以必须从不同方面,如从人称、句法、意象以及修饰手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领会作者如何层层推进来表达这种赤子之情。例如,在这首诗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 写法,将个体的我融合在祖国的大形象中,“我”是“祖国”,“祖国”就是“我”。要告诉学生主体和客体交替使用,合二为一,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感情抒发的需要。文中写过去采用一系列的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写现在也采用一系列意象: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起跑线、黎明,要指导学生找出意象,让学生领会这些意象间鲜明的对比,正确理解这些意象的含义,理解寓意,了解诗歌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在朗读中还要指导学生注意诗歌中长短句的作用,因为这些句子体现着节奏旋律的变化,也层层推进作者对祖国的感情。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同学就明白朗读时语调应由低沉缓慢逐渐变为高亢激昂。这样的朗读指导,不仅有助于同学的背诵,而且培养了语文综合能力。
  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懂得如何鉴赏,并能应用,其目的是没有语文老师指导,同学也能自己品读,赏析。所以在教授《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后,我就设想用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来进行检测。我的教学设想是让同学自读为主,首先是有感情的朗读,细心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到处摸索祖国河山的种种感觉,并说出其内心情感的变化起伏。让学生自己结对子分析这首诗歌。在检查,听取同学汇报时,我欣慰的发现同学能够从意象,从人的感官,从修飾手法入手来分析,有的同学从文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来分类,从暖色调来分析感情的积极性,从冷色调来分析感情的消极性。同学的结论是:课上多次朗读并仔细的品读诗歌,记忆异常深刻,不但背诵很快,而且也懂得如何品析。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而这种方法的最佳境界便是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朗读在语文课上便是起到沟通和桥梁的作用。
  教《天上的街市》时,我让学生多读多想:诗中描写了哪些事物,哪些画面?在读的过程中,尽量在脑中进行画面的想象。在经过多次的诵读后,学生基本能把握文中的内容。这时,我再把诗中的画面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让学生跟着画面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探究,从而理解诗中所采用的联想、想象等手法以及所产生的奇妙的诗歌艺术效果,进而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后,我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模仿《天上的街市》采用想象、比喻等修饰手法写《天上的星星》,文体不限。一个学生是这样写:奶奶说过,地上一个人,天上一颗星。我在那闪闪的星群中,总能找到很亮很亮的一颗,那是我亲爱的奶奶。看,那一条,是奶奶为我串成的珍珠链,那圆圆的那一定是奶奶送给我的钻石项链,那周围小小的忽明忽亮的,便是奶奶为我捉来的萤火虫……读后我非常感动。该同学告诉我,不断朗读乃至成诵,那些奇妙的想象和比喻,让他回味无穷,所以在构思时,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用进去了。正如俗话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当然,为使朗读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教师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如示范诵读可采用名家示范或老师同学示范;如采用激励朗读,用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和肯定,作为一种正能量。总之目的是让同学会读课文、爱读课文,善读课文。不待老师教,让学生以读导悟,领会课文,溶朗读与感悟于一体,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体验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并把这种能力转化为自己的技能,真正做到“读”以致用,读“进去”,用“出来”。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论语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 老子全译[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 崔静芳.文言文诵读的变奏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60-61.
  [4] 李儒大.语文教学中得意忘言现象浅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4):38-39.
  [5] 《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Z].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张国成(1978.11- )男.籍贯:陕西紫阳 .毕业院校: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学位:硕士.职位:教师.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宋保平(1955.8-)男 .籍貫:陕西西安.学位:硕士.职位:教师.职称: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人文地理、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  摘 要:高考地理复习中如何弥补初高中地理课程之间的“不连续、不顺序、不整合”等脱节问题,针对初高
期刊
摘要:本文讲述了《角的度量》这节经典数学课的打磨和设计过程。  关键词:角;度量;磨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角的度量》是一节经典的数学课,经过几次的打磨形成了笔者自己的课堂特色,现将磨课过程中的设计与体会和大家分享。  1初备思考  (一)导入环节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和方法。”
期刊
课题来源:2011年南华大学网络资源建设项目——《麻醉物理学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作者简介: 吴喜军,男,湖南涟源人,1980.11,讲师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医用物理材料。  摘要:南华大学物理教研室在充分调研麻醉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麻醉设备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麻醉设备学》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注意事项。以实现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与学的过程。 
期刊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教改项目“知行合一理念下的空间形态的建构与表达”(2013Y53)。  作者简介:胡彬(1980年9月-)女,讲师,硕士,从事景观设计与教学工作。  摘要: CAD课程是艺术设计类院校专业课程教学的必修课程,是训练学生轻松高效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图形设计必备技能的软件教学课程。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教室,其在教学上已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模式,师生全方位互动教学已成为趋势,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面向学生开展了大量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以技能鉴定为切入点,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在技能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和师资专业素质,并逐步形成了“双证融通、课证融合”的高职教育技能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教育经贸类人才培养模式中面临的问题,以POCIB国际贸易从业技能大赛为例,提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期刊
摘 要:《煤化学》是煤化工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理念,促进课程改革。本文就煤化学课程的情况对一些企业和兄弟院校进行调研,结合我系实训条件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课程改革的一些建议,为该门课程教学标准的指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煤化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1 调研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本文主要从班主任拥有的责任心、爱心、公平心、宽容心以及谨慎心等角度来讨论管理之道,希望在和谐班级建设等方面为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教育 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1(b)-00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家庭正享受着教育大众化
期刊
摘 要: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级专业技能人才的学校,专业课的教学,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应进行多层次的教学教改,所以在本文中以64D半自动闭塞复习课为载体初探“主动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64D半自动闭塞 “主动型”教学模式 区间信号自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041-01  所谓“主动型”教学模式指的是让学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为了给以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在进行语言学习的时候,不仅仅要学习语法,同时也要对文化进行重视。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对语言的学习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这门语言进行交流,因此,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要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培养,对教学知识进行更好的分析,能够更好的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出现的问题进行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阵地。怎样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作为一线物理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以下体会。  关键词:高效课堂 物理教学 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060-01  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