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健康人格

来源 :数位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759152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一、利用好语文教材
  文质兼美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资源,能陶冶人的情操,教材中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课文内容等可以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学习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和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能让学生赏心悦目,激起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感。文学作品的赏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文学即人学”,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让他们从或恶或善、或奸或忠的人物身上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人物或悲或喜,或败或成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的要义;体会作者潜藏于作品中道德评判的褒贬,使学生经受灵魂的冲击,得到情感的洗礼。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分析一些有人格缺陷的悲剧人物时,应找出其人格缺陷与其命运的关系,对学生来说,尤其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学生对作品分析讨论的过程无疑就是一次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样就能促使他们去思考,反省自身。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人格教育资源的优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让学生在高中年龄段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抓好语文课堂这个关键
  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撇下文本大谈人格培育,也不要一味侃谈人格培育而忽视文本重点。因为,空洞的说教显得口号化而苍白无力,学生不屑接受或机械接受,这不利于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我认为,在出现问题时,作一定的补充和点拨是很必要的。例如,教《一个人的遭遇》,我不想依照小说的要素来对文章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希望通过文本的研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战争和战争文学,培养起学生关爱生命、珍惜和平的情感。所以,我主要是抓住文章中的“我”的情感变化来做组织教学,并在教学中适时穿插学生记忆中积累的关于战争文学的思考,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战争文学的本质。文章结束时我问:“你们有什么启示和感悟?”有答战争对人的伤害,有答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热切的发言中我们有了这样的总结:(1)战争是不幸的,而目睹战争背景下的人性闪光,则是不幸中的大幸;(2)祈祷和平,珍惜和平。如果我们不能为世界和平直接做点什么,那么至少我们可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一个和谐的人;(3)要像索科洛夫那样生活,不管遭遇了什么,都要相信“愉快的一天正等着你”。
  三、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发展智力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使学生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
  四、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今年,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对老师的理解和感情,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有效的作法。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其他文献
应用辩证法指导数学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数学这门科学是门古老的学科,是对客观的物理世界的一种抽象的描述,是根据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发展起来的。数学中的辩证法要点是:第一,同中有异——分法;第二,异中有同——合法;第三,相互转化——化法。  一、曲与直  直与曲除了有“非直即曲”的一面,也存在“亦直亦曲”的一面。存在直与曲之间的中介状态,通过这个中介
变电运行的安全生产来自事故的预防和危险点的控制.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及电网事故,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对生产现场的危险点分析和预控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既是德育的任务,也是体育的任务,在整个全面教育中,很难截然分开。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寓德育于体育之中。事实证明,体育是培养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及完美个性的重要手段。  一、意义  (1)体育以它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着青少年。通过体育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结合各种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能较全面地实现对青少年的思想和个性的培养。
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价值需求的教学。那么,
【摘 要】文中分析了学生学习现状,提出了英语课堂提问技巧的必要性,对英语教学课堂提问的作用、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课堂提问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提问  很多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大多数采用全部回答和展示型提问的形式。全部回答的形式确实可以加快教学节奏,节省时间,还可以避免冷场,但忽视了提问对象的个别差异性,有利于提问向深层开展;展示型提问的形式只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识记
广告与都市广播的营销策略在免费收看体制下存在的我国都市电台,广告是其经济效益的最基本来源。之所以说是最基本,不仅是指其在电台收益中所占的比重之大,而且是因为提高电白收
传统的教学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人”的特征。新课程语文课堂则要求教师把创新手段融入课堂,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创设开放性、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一、深化语文教学  研究  今天,我们在新课改中,不但需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