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方向在哪里?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几段无名无姓的聊天记录莫名其妙火了起来。在上海,一个月薪15000元的外卖小哥被月薪只有4000元的女友嫌弃了。女孩反复说:“父母问我男朋友是做什么的,我都不敢说。”
  有几家媒体发表评论,对这个女孩提出了批评,还一本正经分析了“谁配不上谁”的问题。男孩勤劳、收入高,女孩只有4000块,还公主病,这样的比较似乎再简单不过了。
  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里。女孩的不断“挖苦讽刺”,其实很有道理:“你一天到晚忙工作,晚上回家就是睡觉。”这其实是外卖小哥生活的写照。月薪15000元的外卖小哥,每天大概要送100单左右,确实相当辛苦,哪有浪漫的可能。
  外卖小哥对指责唯唯诺诺,没有提出反驳,可能是一种涵养,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理亏。或许,他也知道,自己其实配不上月薪只有4000元的女友。如果谁的月薪高谁就占上风,这世界虽然无趣,却也简单多了。可惜现实总是复杂的,在月薪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因素。
  说到底,这对小情侣是不同的阶层。月薪只有4000元的女孩,属于工薪阶层(白领,虽然是白领中收入最低的),而外卖小哥,哪怕月薪达到1万5,却仍然只是一个打工仔。
  他对两个阶层的差别心知肚明,解决方案是努力攒到20万,然后自己做点小生意。他要改变的并不仅仅是收入状况,而是想得到一种“更体面”的身份。在丈母娘那里,“做生意”可要比“送外卖”好听多了。
  这是一则小到不能再小的新闻(甚至只能算传闻),但是却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大问题。
  得益于一些外卖平台的出现,这几年在城市出现大量外卖小哥。夏天,我走在街上,看树阴下坐在摩托车上的他们,也有一些感动。这是一个好时代,如果我在今年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就可以出来送快递了。而在20年前,我却找不到任何别的出路,只能没日没夜地去读书。
  送外卖看上去是无比公平的工作,完全按照单数来结算,但是,这个行业也有很大的不公平。搜索“外卖小哥社保”可以看到一些讨论,外卖小哥和快递员,都没有交社保,因为平台(人们总是强调是平台而不是公司)和他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雇佣关系。很多文章讨论这个问题,都很冷静,没有任何偏向性。外卖小哥也不会有怨言,因为比一般的外出打工者,他们毕竟挣得更多。
  这种状态,造成外卖小哥在城市的“无根状态”。他们没有办公室,严格来说也没有公司为他们负责。因为没交社保,严格来说城市里的一切(房产、教育、医疗)都和他们无关。他们的根仍然在农村,这个中秋节,他们看到月亮,会想起远方的爹娘。
  无根的人,很难拥有爱情。因此,哪怕是月薪只有4000元(在上海这是多么低)的上班族,尽管经常点外卖,享受他们的服务,却仍然不愿意嫁给他们。
  一个刚刚步入职场的女孩,月收入只有4000元,但是五险一金齐全,被划入买房的刚需人群。他们既有稳定(较差)的现在,也有一个可以期许的未来。在大城市的写字间,他们当然处于底层,但是在一个科层制度下,他们知道如何升迁。他们总是幸福的,因为前方总会有机会。
  这个阶层,就是所谓“新中产”(白领,工薪族)。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很多农民和小生产者的孩子,通过高等教育的洗礼,最终在大城市写字楼的格子间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很多人总是发出最简单的疑问:到底收入多少才算是“中产”?由于某种神秘的原因,中国很少有人可以坦然承认自己属于“中产“,这个词本身也有点暧昧,甚至有几分嘲讽意味。但是,从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新中产”就是包括身份、价值观、生活方式在内的全方位转化,而不只是收入方面的“中间状态”。
  美国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了这一大规模的转化,日本稍晚,但是在二战后也出现了“新中产”崛起的现象。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赖特·米尔斯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和傅高义的《日本新中产阶级》是观察两个社会转型的杰作,后者前几年因为《邓小平时代》而为普通中国读者所知。
  半个世纪以前,傅高义在日本就观察到本文所讨论的现象。大多数日本女孩,都不愿意嫁给收入可能更高的农民和小企业主,而更愿意嫁给“工薪阶层“,愿意嫁给那些在写字楼和大公司上班的人。“新中产”的核心优势并不在于“现在的收入”,而在于一个稳定的、值得期盼的未来。
  直到现在,日本社会对“稳定性”的痴迷都是惊人的。日本的独特性在于,可以在大企业上班上一辈子,这是日本社会的支柱。在日本,从大公司辞职自己单干创业,是很难被理解的事情。在中国,我们会把这样的人视为英雄。从某种程度上讲,这证明中国社会更有活力。
  在中国,“中产”是一个新事物,大规模的身份转化,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化和大学扩招同步进行,证据就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写字楼。在北上广深,那些大公司的写字楼,总是最受人瞩目。
  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是我们唯有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角度,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收入、房价这样的纯经济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新阶层。
  中国的“新中产”,同样渴望稳定,而他們在生活方式上和外卖小哥无疑有着根本性的差别。在成都的太古里,网红店排队消费、拍照的年轻女孩,大多也不过是月薪四五千的“白领”而已。这种生活方式背后的价值观,和外卖小哥当然是不兼容的。
  送外卖当然是值得尊敬的职业,但是,既然在城市工作,外卖小哥必须考虑如何融入城市的问题。这不仅关乎爱情,也关乎未来。和“白领”比起来,他们是一个更新的阶层,新到还没有找到立足之地。他们骑在摩托车、电瓶车上,他们一直在奔跑,但是那个问题一直存在:你的方向在哪里?
  (李红军荐)
其他文献
我以前特别害怕一个人打出租车,因为无论你距离目的地有多近,只要你坐在副驾驶上,无形中就肩负着陪聊的业务。两人挨得那么近,要是谁也不理谁,我还真拉不下脸来。可就算你在那“嗯、啊、对、是”,对方也听不出你的敷衍,只要你能发出点声音就是对司机的莫大鼓舞。  有一次,我还没落座呢,司机特神秘地把身子往我这边斜,抻着脖子小声说:“那谁死了,你知道内幕吗?”吓了我一跳。之后他跟套话似的自言自语,说一句,瞥我一
“走,回老家走!”  这曾是我童年最喜欢听到的一句话。  我的老家名叫佟记圈村,顾名思义,都姓佟。村名不算文雅,但在儿时的我心里却是天堂的代名词。那时候周末还是单双轮休,每逢双休,爸妈就蹬着自行车,捎着我和妹妹回老家。  只要是回老家,我总会早早把作业写完,可这还不算狂热,我的妹妹们曾为了回老家还背着大人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三个七八岁的丫头从街上居然一直走到了南门林场,还凑零花钱给奶奶买了一
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块到周的京城洛阳去观光。鲁昭公答应了,便给他们一辆车子、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仆人,打发他们到洛阳去。  好学的孔子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历史悠久的京城洛阳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老子这时担任保管文物的工作,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院院长。  老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套上车,到郊外去迎接,又叫他的僮仆把路打扫干净。孔子
这个故事是母亲讲给我听的。不知是什么触动了她,大概是那天餐桌上有一盘炒南瓜。  这种食物触动了母亲的记忆按钮与倾诉欲望。  故事发生时,母亲只有七岁。她前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三个弟弟。  我的两个姨妈都上了学,母亲虽也到了上学年龄,却不得不在家帮着外婆做家务,带弟弟。  说到南瓜,虽然是菜,但也可以当粮食,掺在米饭或粥里,尤其在農闲之时饥馑之年。因此,每户人家都会种很多南瓜。它们成熟时,一个个硕大
我最近在看《如懿传》,我儿子走过来,站在边上看了一会,问我:“爸,你看的这是什么?”  我:“《如懿传》,一个女人当皇后的故事。”  我儿子:“她姓如?”  我:“不是,她姓乌拉那拉,名字叫如懿。”  我儿子:“姓什么拉?姓四个字?”  我:“对,乌拉那拉,是个满族姓氏。满族姓氏跟汉族不一样,比如皇上就姓爱新觉罗。”  我儿子:“爸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耳熟,我好像也听过。”  我:“真的吗?你听的姓
李亚鹏1971年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矿区。他18岁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最初获得最广泛认知是在1998年。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主演李亚鹏也因此成为偶像。  2006年5月,李亚鹏与王菲的女儿李嫣出生。孩子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王菲怀着她五个月时,已查出先天病症。二人最初小心翼翼守护这个秘密,如同日后小心保护女儿。李嫣一度在公众视线之外,直到几年前,才由李亚鹏和王菲发了一些照片。  三
我的大都市里一片黑——夜。  我从昏沉的屋里走上——街。  人们想的是:妻,女——  而我只记得一个字:夜。  为我扫街的是七月的——风。  谁家窗口隐约传来音乐——声。  啊,通宵吹到天明吧——风,  透过薄薄胸壁吹进我——胸。  一棵黑楊树。窗内是灯——火,  钟楼上钟声,手里小花——朵,  脚步啊,并没跟随哪一——个,  我是个影子,其实没有——我。  金灿灿念珠似的一串——灯,  夜的树叶
喧闹的蝉鸣也盛期将逝了吧?从七月中下旬开始,蝉气势夺人地鸣叫,到了八月里更像决堤般嘈杂、吵人,进入九月后势头慢慢减弱,不久蝉鸣便被秋虫的鸣声所取代。这种虚幻、无常大概与日本人的精神非常契合,成了夏日里不可或缺的一景。  不过在北美和欧洲北部,几乎没有蝉栖息,所以谈起与蝉相关的话题,这种“风物诗”的感觉也很难传达给对方。若是日本的电视剧,夏天的场景总能听到蝉鸣,借以表现季节,但出口到海外,听说会把蝉
自圣马丁广场群众大会以后,我的生活便不属于个人了。直到1990年6月第二轮选举之后我离开秘鲁,才重新享受私生活的快乐,这是我渴望已久的(甚至可以说,英国吸引我的地方是那里谁也不干涉谁的生活,人人都像幽灵一样)。自那次大会以后,我在巴兰科街上的家无论白天、黑夜时时刻刻有人来访,开会的,采访的,起草文件的,或者排队等候跟我、跟帕特丽西婭或者跟阿尔瓦罗谈话的。房间里、走廊上、楼梯旁总是有男男女女占据着,
導演:闫飞 彭大魔  主演:沈腾 宋芸桦 张一鸣 张晨光 常远 魏翔  西虹市丙级球队大翔队的守门员王多鱼(沈腾饰)因比赛失利被教练开除,一筹莫展之际王多鱼突然收到神秘人士金老板(张晨光饰)的邀请,被告知自己竟然是保险大亨王老太爷(李立群饰)的唯一继承人,遗产高达百亿!但是王老太爷给出了一个非常奇葩的条件,那就是要求王多鱼在一个月内花光十亿,还不能告诉身边人,否则失去继承权。王多鱼毫不犹豫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