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结节影像学特点和处理策略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分辨胸部CT的普及,儿童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但现有的肺结节评估和随访指南主要针对中老年群体制定,儿童肺结节的处理策略仍无统一意见。临床和放射学界日益关注儿童肺结节危险因素的研究,希望通过评估肺结节大小、边缘特征、钙化、在肺叶中的分布等特征,建立适当的风险评分及随访建议。本文介绍健康儿童及肿瘤患儿群体中肺结节的检出率、影像学特征,以及通过影像学特点鉴别良恶性儿童肺结节的可行性,为制定儿童肺结节的处理策略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饮用水中的放射性水平,研究分析内蒙古个别地区饮用水中总α放射性水平较高的原因。方法根据已筛查结果再次采集内蒙古地区部分城镇总α放射性水平较高的水样,用低本底α、β放射性测量仪测量、微量铀分析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其放射性指标异常的原因,估算居民饮水摄入放射性所致待积有效剂量。结果自来水样品总α放射性活度0.508~1.00 8 Bq/L,出厂水总α放射性活度0.507~1
Background::According to the amyloid, tau, neurodegeneration research framework classification, amyloid and tau positive (A+T+)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核能在军事、医疗、科研和工农业等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存在对机体的辐射损伤。目前对重度以上骨髓型放射病的治疗效果依然不理想。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的、大小为30~130 nm的小囊泡,可携带包括蛋白质、RNA、DNA等多种活性物质,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外泌体中的内含物不仅可用于辐射损伤的生物标记物,还可用于辐射损伤的治疗。本文对外泌体在放射医学中的应用和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基于磁共振加速器系统开展自适应放射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采用磁共振加速器上开展自适应放射治疗的6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计128个治疗分次的在线自适应治疗计划。评估分次间靶区处方剂量覆盖和危及器官最大剂量或平均剂量的变化情况。然后将每个治疗分次计划剂量叠加后,比较靶区处方剂量覆盖和各危及器官剂量与参考计划的差异。结果分次间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评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鲍曼不动杆菌(AB)的耐药状况及耐药基因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PICU患儿临床分离的311株菌株耐药性,根据耐药检测结果分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组和非CRAB组;选取与CRAB密切相关基因进行实时定量(RT)-PCR检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率n 60Co γ射线照射对辐射诱导的基因表达水平改变的影响。n 方法:60Co γ射线照射3例正常人离体外周血,剂量率分别为0.2、1.0和2.0 Gy/min,照射剂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在基于颅脑CT灌注数据重组CTA的图像后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7月河北省人民医院疑似脑血管疾病的10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检查方案的不同将分为A、B 2组,每组50例。A组行颅脑CT灌注检查(选取动静脉CT值差值最大期的前5个时相生成的时间最大密度投影数据集为A1亚组,差值最大期的原始薄层图像为A2亚组),B组行单时相CTA检查,分别进行人工和
目的采用长TE单体素不对称自旋回波点解析波谱(PRESS)成像探讨临床中有效判别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突变状态的功能影像学指标。方法前瞻性纳入术前拟诊为低级别胶质瘤的患者25例,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IDH基因突变组和IDH基因野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长TE PRESS MRS扫描。患者的IDH基因突变状态均以术后焦磷酸测序法获得的结果为金标准。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ID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制剂是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了多年的吸入制剂用药教育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用药认知,但“用药不足”“用药过度”现象仍普遍存在,临床使用风险-获益并存。临床医师开具处方时需因人制宜、谨慎评估,探索潜在获益人群,以实现药品疗效最大化。
CT是辅助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影像学工具,因此既需要严格把控CT检查场所及设备的消毒防护及生物安全等卫生管理措施,避免该部位成为潜在的传染源,还需要在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的前提下减少CT扫描剂量,较大幅度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危害。根据国内外有关CT场所和设备的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状况的监测研究结果以及CT低剂量扫描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用现状、应急医院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现状,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