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海有毒微藻及其毒素的分布危害和风险评估

来源 :海洋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我国海域有害赤潮频发,赤潮优势种的变化显著,最近7 a记录了51种引发赤潮的优势赤潮生物,其中由有毒微藻引发的赤潮增加。有毒微藻在我国海域广泛分布,至少3个株产麻痹性贝毒的亚历山大藻,5种能产生腹泻性贝毒软海绵酸毒素和鳍藻毒素、以及扇贝毒素的鳍藻在我国沿海都有分布;产生虾夷扇贝毒素的三种甲藻在北黄海常年存在。我国多种贝类中已发现麻痹性贝毒、软海绵酸毒素和鳍藻毒素、扇贝毒素、虾夷扇贝毒素和环亚胺毒素等多种微藻毒素。本文较系统的归纳综述了我国有害赤潮、优势种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点,产生的藻毒素结构;我国双壳贝类等海洋生物中存在的微藻毒素的种类结构;首次利用风险商值法研究评估了我国贝类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只有春季来自福建的2个样品具有食用风险;但大连海区的贝类样品、评估值全都接近安全限值,可能表明具有某种区域性风险;在春末夏初,大窑湾的贻贝风险最大,其次是扇贝,牡蛎的风险最小;不同的贝器官,富集藻毒素的能力差别大,消化腺中的藻毒素含量远高于其它器官,不同的食用方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的中毒风险。总体上,我国沿海常见种双壳贝类的麻痹性贝毒和虾夷扇贝毒素食用风险低。
其他文献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设计、施工、环境和使用等各方面的影响常会使混凝土的建筑结构物产生裂缝。裂缝的存在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其正常使用和耐久性,当裂缝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越来越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多的资源以及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方案,于是人员外派成为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外派人员在东道
以红壤丘陵典型区千烟洲及其周边为研究区,利用陆地卫星TM图像数据和同期野外实测的37个针叶林样地有效叶面积指数数据,分析了遥感植被指数(NDVI)与湿地松、杉木林、马尾松和
人一生的时间,从摇篮到坟墓,大概有2475576千秒。这个庞大的数字,令人惊诧。然而对于长宇大宙来说,它不过如大海聚沫,刹那生灭。
白酒行业是一个古老而特殊的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它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白酒行业自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
在养鸡生产中,造成鸡新城疫(ND)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疫苗质量差,疫苗接种时机不当、漏免,鸡群管理不良、环境恶劣,营养状况差,免疫方法不适宜,乱用抗菌药物,免疫抑制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