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孤独了, 会创造一个世界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培育了一位卓越的“钢琴诗人”,却对自己的教育进行忏悔;他目送儿子远去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完成事业,亦能对家庭琐事细致入微地千叮万嘱;在面对个人痛苦时,他想到了宇宙,说个人消失了宇宙照样进行,个人算得了什么?他的灵魂不容许任何污點。
  是的,傅雷,做人做事是执拗的,有时近乎病态(这成就了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但他更可贵可敬的是对灵魂的保持——追求一种至高无上、一尘不染的格局,秉持高尚正直、清清白白的人生信条。傅雷是一位灵魂高洁的人,他的灵魂是世界上最纯洁的水晶,有如金刚石般不可摧毁,因此可以超脱于生死,流芳百世。
  正如他给儿子的信中所言:“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他就是一个创造了世界的赤子!
  从傅雷身上,我突然明白:为名利而活的人是小格调,为真理而活的人是大格局。
  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生活与学习规律被完全打乱,生活缺乏秩序,学习没有动力;有的只是随风而逝的喜乐,只是颓废了一天后无法安然入睡的恐慌、迷茫与失落。我饱受着时光匆匆而学识空空的空虚所带来的极度悔意与惶恐不安。
  难道环境的改变真的对人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我深深地思索着,在没有情绪掺杂的思索中,我猛然醒悟:在学校的我单单为了学习而学习,说得直白些,我是为了得到荣誉而学习,为了逃避落后的痛苦而学习,对于知识真正的爱少之又少。或者说,我是为了虚无缥缈的名利而学习,在没有了对比、鼓励、批评所带来的督促、引诱、恐惧后,我便如同没有了汽油的汽车渐渐松弛下来。
  好空虚!好虚无!可这确是事实!我像秋日中的枯叶,被风吹着无声无息地掉到地上。我似乎是一个布偶,经过层层剖析后,暴露在眼前的只有团团棉花!名利的丝线,没有合理的编织,迟早会随风散去。
  那么,人为什么而活呢?永远不会有统一的答案,一个人怎样回答就怎样生存、生活,且不会轻易更改。问过许多人这个问题,得到许多不同的回答,可没有一个人的回答令我满意。
  在这方面傅雷就像一颗巨大而灼热的火球,不管白天或者黑夜,总是高高悬在我们这些后生晚辈的头上,他的影响会像灯塔一般,高远且明晰地指引着我。如同狄马所言:傅雷是他自己精神世界的王。
  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自己瞧得上的王!
  ‖山东省平阴县实验中学‖指导教师:于淑芬
其他文献
一壶清酒,饮尽人生百味;几点嫣红,展示岁月芳华。那个坐在玉米田里、有着深厚人生阅历的爷爷,教给了我朴素的生活道理,让我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果敢前行。  最好是初春,春寒料峭,万物复苏。我搬个小凳,坐在田埂上,看着爷爷在田里劳作。他扛着跟人一样高的锄头,用力提起来再砸下,掀起一块土来,再播下一粒粒蓄势待发的种子。他细心地为它们浇水、施肥,期待着不久后出现的一株株玉米。爷爷自从退休回家,就种起了地。他像个
岁月浮沉,时光荏苒。百年的沧桑间,上海在跨越中迎接着巨变。  犹记,满清王朝时,你期盼着跨越。  闭关锁国,门户封闭。你期待蜕去落后的茧蛹,迎接资本世界的曙光。英国的艘艘商船叩开了你的尘封已久的大门,黄浦江畔,苏州河旁,南京路边,万国建筑群拔地而起。你吸收着资金的乳汁,享受着机遇与市场的甘霖,在腐败的荆棘中砥砺前行。你跨越重重障壁,在这处得天独厚的地理要塞蓬勃地发展。你曾在泥泞中奋力跨越。  曾忆
我们生活里常常有机会用到一个字,就是“美”。  美究竟是什么?  美常常停留在一种感觉的状态。所谓感觉就是说:我感受到了!  好比我听到了一首乐曲,我可能内心激动,我可能热泪盈眶,那样的音乐好像触动了我心里最深层的什么部分,可是我说不出来,也描绘不清楚。  读到一篇小说,读完一首诗,我们仿佛被文字或者文学里某一种非常深刻的东西触动了生命里面的一种情怀,心里觉得激动,可是也往往说不清楚。  在现实生
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常觉到农人的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可是农人自己在烈日寒风之中耕作时所尝到的况味,绝不似陶渊明所描写的那样闲逸。  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让屋后的一园菜压倒门前的海景,不拿盛酒盛菜的标准去估定周鼎汉瓶的价值,不把一条街当作到某酒店和某银行去的指路标。他们能跳開利害的圈套,只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他们知道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的眼睛即使很小,却能看到整个世界。  鲁迅也曾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外貌,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可见,眼睛是人物描写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位。一双眼睛,就能透视一个人的内心。初中课文《列夫·托尔斯泰》就对托尔斯泰的眼睛进行详细的描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心怀苍生的伟大作家;鲁迅的《祝福》也14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心理和性格的变化。人物的悲
一位画家近年在创作上颇有建树,其国画频频入选国内外各类大展,作品的售价一路飙升,从2000元1平方尺到数万元1平方尺。手头有了钱,他立即给老家的学校捐了圖书馆、敬老院。然而,一个人太红,总有好事之徒说三道四,有人说他的国画技巧拙劣,有人说他的构思俗气……朋友很是苦恼。我问他:“你跟别人发生过冲突吗?”他说:“没有。”我又问:“你获了奖、赚了大钱之后,是不是经常在同仁面前炫耀?”他说:“也没有。”我
总记得那个阴云密布的中午,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眼神。  “爸,快点走呀!”我不断拉着父亲,催促他快点走。由于下午还要比赛的缘故,午餐只能在外面将就些。他拖着昨夜刚出差回来的疲惫身躯,缓缓说道:“别着急,不会迟到的。”我能理解父亲的苦衷,但为了下午的准时,我不得不加紧前行。  “我知道有一家馆子不错的,要不要去尝尝?只是……有点远,你看着办。”他小心翼翼地说。我心里只想着比赛,一听到“远”,就没了兴
冬天的清晨,雪在舞。这树梢上是深情缠绵的伦巴吧,这路口是浪漫优雅的华尔兹吧,这路灯下又是硬朗帅气的探戈吧……  我伸开双手,每一片雪花都像开在心间的花,我轻嗅芬芳。  我思索,冬雪像一位孤单的老人,她早就把炉火侍弄得暖暖的,把粥温得热热的,把那件花棉袄摩挲得绵绵的,把温暖的故事攒成窗棂上挂霜的甜柿子,守望花开。  她佝着背,拄着仗,拥着凛冽的刺骨寒风,深情地望着行色匆匆的行人,安静地数着春的日子。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②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③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④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李清
人,有溫度;物,亦有温度。  房子的温度来自烟火。旧时的民宅,根基在于柴房。柴房里,木柴将空间挤得满满的,便是殷实之家。  柴房往往就在厨房的门口。一捆捆的柴,搬进了厨房里,流进了柴火灶里。炊烟袅袅,升腾而起。伴随着炊烟的,还有人生欢语。于是,一栋看似老旧的房子,顿时有了新鲜的气息,也有了令人眷恋的温度。  如今的房子没有了柴火灶,但只要烟火依旧,也就仍有温度。厨房是一所房子温度的发源地。里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