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精神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oab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而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就必须依靠知识创新,因此,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创新”将成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经济竞技场的“人场券”,谁能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主角。
  关键词:转变;创新
  近几年的教学探索表明,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改在认真总结了应试教育下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的种种弊端后,提出了“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并予以大力推广。笔者认为:“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特点,如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所不可或缺的。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需要一个比较民主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特别是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性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特性。教学管理学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实现创新。
  在教学中,孔子一贯重视平等施教,我们教师更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请先坐下思考一下"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可先让他坐下,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尤其要创设条件,给后进生、学困生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二、注重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教得"活",才能教得生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不同的文、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认真研究,不断改进,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以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新的体味,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谈话法,或练习法,或实验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尤其是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录像、投影,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要抓住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记得有位教师在教《皇帝的新装》时,将法庭审判引入课堂,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审判、辩论,学生很快就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进一步认识到骗子行骗之所以得以成功是社会的因素,并非个人的问题,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文章的主旨。这种体验学习使学生在高昂的气氛中,实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统一。当学生有了较充足的体验之后,教师及时地诱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组织学生就不同的感受展开讨论,开阔思路,加深理解。
  因材施教,精心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教师以自己的创新之火,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
  三、鼓励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在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就够始终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能够是什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设想,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或给予表扬,或加以鼓励,使之有一种成就感,弘扬这种探索精神。
  同时,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收集材料,通过倾听观察、对比异同、评论反思等手段,自主地进行探究。在教学中,可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展开讨论,获取知识,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开放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激发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尝试。因此,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不但拓宽了学生知识的视野,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近年来,在抓紧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积极带动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评书、征文比赛、影评、诗文吟诵、演讲、诗配画、猜谜等,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我们还组织学生文学社,指导学生进行童话、儿童诗等的创作,并创办校园文学报,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一个园地。
  总之,语文教学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创新教育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了,阅读面广了,探究能力强了,分析角度新了,读写能力自然会逐步得到提高。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知识只有创造性地运用才是力量,知识只有不断创新才永远是力量。
  作者简介:
  郭邦富,教师,男,汉籍贯:阳新,工作单位:湖北省阳新县兴国镇宝塔学校。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科技化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思政
从事钻井勘探的人都知道,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实现对油品消耗的实时监控,掌握油品消耗的变动趋势,是制定科学准确的消耗定额、推行钻井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解决冬季柴
1配电线路系统故障检修对电力企业系统运行的重要性rn基于电力系统运行的特殊性,使得其在进行电力传输的过程中需要以良好的配电线路系统为基础,所以说对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的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味道”,它是情感的沉淀,语文课是一场有趣的旅行,语文教学中要上出语文味。  关键词:读;形象;语言  语文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味道”,它是情感的沉淀。语文课是一场有趣的旅行,是一场思维灵动的奔跑。有着文思泉涌的快乐,有着出口成章的酣畅。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读”之味,“形象”之味,“语言”之味。这样才能上出弥足珍贵的“语文味道”。  一、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期刊
大学外语等级考试管理必须科学化、规范化与人性化,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等级考试制度建设、等级考试工作信息化建设、考试诚信教育与学风考风建设、考务管理人员与监考人员素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行各业中的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
摘 要:新媒体是一种应用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新型传播媒体。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和延伸性的特征。新媒体的发展对于传统媒体的发展从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速度和数量以及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因此本文分析数字时代新媒体的这主要特征,分析新媒体发展对于传统媒体所带来的冲击,并从电视媒体出发,分析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之间的优劣势,最后以凤凰新媒体为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传统媒体
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对旅游开发到底有何影响和作用?以云南为例,通过介绍及分析“后文化”时代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说明了文化这一元素对旅游规划管理的影响,试图找出旅
本文结合我校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实践,从教学组织和形式创新以及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对面向车辆工程专业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建设和改革进行了探讨。 Combining with th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