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P技术在天麻遗传变异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 :植物生理学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AFLP技术在天麻遗传变异研究的应用,选取11对脚引物对11份不同来源天麻品种之间遗传关系进行AFLP分析的结果表明,11对引物共扩增出543条扩增带,每个引物组合在个体间扩增条带的数目有33-83条,平均为49.5.采用UPGMA法聚类分析得到的天麻各品种之间遗传距离为0.0792-0.6004。UPGMA聚类图显示,11份样品分为两大组群,其中的贵州天麻一群又分为2个组群.
其他文献
1植物名称克拉豆(Cratylia argentea Benth.)。2材料类别 幼嫩种子。3培养条件 (1)种子萌发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2)分化培养基:MS+6-BA3mg.L。(单位下同)+NAA0.3;(3)生根培养基:1/2MS+NAA1.0+IBA0.5。
经1%壳聚糖涂膜处理的番荔枝果实在冷藏(15℃)期间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变化过程延缓,果实腐烂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丙二醛(MDA
丙烯处理的柿果实,其软化进程显著加快,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高峰提前,且峰值升高,细胞壁各组分的代谢速度加快,柿果实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x)活性提高,且高峰提前。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小新月菱形藻进行冰冻保存,探讨玻璃化溶液(PVS)配方、装载液浓度和装载时间、脱水时间以及洗涤方法对冰冻保存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新月菱形藻在0℃预
1植物名称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folia(Benth.)Briq.],又称假苏、四棱杆蒿。2材料类别种子无菌萌发苗的叶和茎段。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不定芽诱导和分化培养基:
1植物名称皱叶山苏(Asplenium antiquum Makino cv.‘Victoria’)。2材料类别孢子。3培养条件孢子萌发及原叶体形成的培养基:(1)1/2MS。丛芽分化及增殖培养基:(2)1/2MS;(3)1/2MS+6-BA0.5mg.L^-1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支酶(SBE)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均随着灌浆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
1植物名称‘艾瑞山’大叶金钟花(Fothergilla major Lodd.‘Mt.Airy’),由美国缅因州大学张冬林博士提供。2材料类别带腋芽的嫩茎段。
在采用的温度2、7、12和18℃中,随着贮藏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食用百合种球腐烂程度加重。2℃处理130d对种球质量无明显影响。随着种球贮藏时间延长,鳞茎产量递增。但贮藏时间
土施条件下,多效唑用量与高羊茅生长速率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其矮化效应随着多效唑用量的增大而增大,剂量超过0.65g·m^-2。时效应减弱;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生长速率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