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应对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小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出现:对思想品德课重视不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做到:一明确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二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三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  小学生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3-0069-01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促使其形成健康人格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在小学生小学阶段乃至今后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主要凸显出来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主要凸显出思想认识、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对思想品德课重视不够。当下,在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的观念还没有得到彻底转变。这就导致该课程仍然在相当一部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的心里被当成是所谓的“副科”。即是说,在他们的解读视域里,小学思想品德课没有语数外这些所谓的“主科”重要,甚至也没有音体美等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重要。他们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可有可无的。殊不知,这门课程也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特别是其有助于促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方式属于教学形式而非教学内容的问题,但教学方式如果处理不好,例如如果过于单一就势必会影响到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进而影响到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当下,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和单一就主要表现在较多地进行灌输,即讲授过多,而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却较少使用,从而不能有效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他们“很难做到内化并真正落实到行为上来”[1]。
  第三,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應当承认,经过我国几代教材编写者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努力,当下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相较于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例如,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加科学,案例的选择更加恰当等。但不容否认的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尤其在教学内容联系实际方面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这种完善反映出,目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等还存在一定的脱离,亟待我们进一步密切二者的联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问题的应对之策
  对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上述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反思,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如下三个维度对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进行一定的探索和思考。
  第一,明确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学校、家庭和社会等都应当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小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他们成长的意义与价值。事实上,思想品德课在我国小学整个课程体系中属于对小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中的“德育”部分,它对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它视为一门“副科”,因为所谓的大家眼中的语数外等“主科”属于“智育”部分,而光有这一部分,显然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够的。
  第二,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方式和手段属于教学形式的范畴。当下,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而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显然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当避免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综合运用讲授法、启发式、自主探究法、分组讨论法等教育教学方式。除此之外,在教学手段上,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还应改变过去仅仅使用“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或工具进行授课,改为综合运用多媒体、网络、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介进行教学,如此必然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第三,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创新教学形式是改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不应忘记的是,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要想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就必须要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来丰富和完善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为此,一方面,思想品德课教材编写者应当联系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智力等实际情况,把相关的内容纳入到教材之中;另一方面,由于“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不同,有更多抽象的理论性知识。”[2]因此,教师还应当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教材内容的讲授,教学案例的讲解等紧密联系学生、学校和社会等的现实状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更好地教好这门课程。
  三、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正处于少年阶段。所以,要想把这些“花朵”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就必须要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尤其应当形成“问题意识”,有效解决这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显现的各种困惑,并针对这些问题在思想认识、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努力应对,以不断提升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段丹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探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9):11.
  [2]刘凯青.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39.
  作者简介:
  陈兴华(1977-),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小教高级,研究方向:小学德育。
其他文献
【摘要】以最早的古代南京地图和清代南通地图为依据,通过对地图和汉字符号进行音形义的变通,在南京、南通这两个城市地名与两张古代地图之间建立起“能指”与“所指”关系,不仅证明了汉字“神性”的客观存在,同时,也为深入研究和真正认识“易”的本质找到了一个新入口和新方法。提出了“变通(通变)”既是易学占卜过程中用以揭示或反映符号运动规律的独特逻辑和基本分析方法,同时也是“易”的本质的新观点。  【关键词】汉
期刊
【摘要】农村体育课程教育长期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相关领导,教师,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化体育人才等问题。这种情况阻碍了培养学生形成全面的个人素质。通过推广农村足球体育运动和校园体育,锻炼了广大农村学子的身体,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培育了他们坚强的体育精神,也为未来国家体育事业选拔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体育人才。  【关键词】农村足球 体育课程 基础设施 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产教融合逐渐成为应用型高校所重视的人才培养方式,并在多个专业中得到有效应用,培养出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工艺美术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实际需求。应依靠产教融合的办学方式促进专业发展,推动工艺美术专业在当下时代背景下得到提升和发展。本文从人才培养框架、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创意工作室等方面,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促进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生命教育进行全面探索,才能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思考。让更多的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借助语文教学的优势,开展生命教育教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生命教育意义进行理解,文章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开展方式进行探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论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本文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对在文艺类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育从氛围培养、人才选拔到知识传授等进行了介绍,希望能给同类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学建模 氛围培养 人才选拔 知识传授  【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传媒学院教改课题《数学建模混合式教学与内容研究》,《 Python与数据处理》,《基于Python的案例实践应用平台教学》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全面解读教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重点,充分挖掘文章的思想教育元素,将其系统化实现情感教育。让学生具有客观能力、更好的辨别是非善恶,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文章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使用语文教材,更好的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最后提出了有效的弘扬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因此,教育部门以及一些学校开始注重对于教学的改革创新。在初中阶段一提到历史课程大部分学生对其课堂印象就是枯燥乏味,因此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将这些问题重视起来,转变教学观念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改变学生对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态度。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生活中充满了哲学与艺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可能让两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交融。由于学习和理解哲学、艺术需要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各教育机构不得不寻找这两者的共同切入点,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分析哲学内容和艺术内涵,使两者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能较好地融合。  【关键词】思政教学 哲学与艺术思维 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课堂的建构起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就当前该学科课堂提问情况来看,尚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提问方式封闭、提问内容单一等。基于此,我在本文中,立足《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如何实现有效提问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初中 《历史与社会》 课堂提问 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3-0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学生在利用网络的同时也被网络游戏吸引,造成相当一部分自控力较弱的学生因网络游戏成瘾而导致成绩下降,甚至错失学位、退学或休学。本文在对聊城大学186名大学生问卷调查与典型网瘾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查与个案相结合的方式,提出高校预防、干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对策与模式,以期为高校避免网络游戏瘾及帮助网瘾学生尽早回归健康生活状态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干预 网络游戏瘾 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