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探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li164958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更好地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海绵城市理念逐渐被应用到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来。本文主要针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生态园林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海绵城市在生态园林城市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设计;生态;城镇化
  引言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江岸、广场、绿地或者是道路等基础设施中,将这些基础设施作为载体,可以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吸收利用[1]。海绵式的园林将大量的雨水进行吸收后,不仅会极大程度地缓解城市水资源的压力,而且能很好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2]。
  1、海绵城市概述
  1.1海绵城市分析
  海绵城市是为有效防止城市发生内涝或雨洪现象而提出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理念[3]。其具备强大的净化功能和渗水性能,通过自然以及生態的排水系统来对城市的积水以及降水进行吸纳和排放,进而达到解决城市内涝的目的。这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节约水资源以及减少城市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等都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1.2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的原则
  (1)生态原则。生态环境是海绵城市最重要的基础,首先要考虑自然的排水系统,尽量使雨水做到自然净化、自然排放,进而最大程度地利用水资源,有效的提升自然系统的修复能力。(2)安全的原则。海绵城市应该和城市的排涝防洪标准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城市雨水控制系统,进而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或雨洪问题,保障城市用水安全以及提升城市的抗水灾的能力。(3)因地制宜的原则。海绵城市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理念,根据不同水文地质等来确定影响开发的因素,并且选用影响较低的系统或开发设施。(4)统筹建设的原则。海绵城市建设十分复杂,不仅仅是一个部门能够掌控的,需要统筹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等,让每个部门以及专业协调配合、分工合作。
  1.3海绵城市规划的目标
  (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采取渗透或集蓄措施,在节水的同时还能补充地下水,进而极大地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4]。同时还可以通过湿地、池塘等对雨水进行集蓄,通过引水灌溉等来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2)有效改善城市景观。特别是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结合城市水文地质以及水资源环境,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造成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
  2、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存在的问题
  2.1环境因素的影响
  我国地势地形复杂、降水不均匀,海绵城市并不是通用的准则,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用的,因此其应用应结合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5]。例如,对于严重缺水的城市应考虑其城市绿地系统对雨水的储存与利用,对于水资源十分充足的城市应关注其城市绿地系统对雨水的渗透与调节,对于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城市应强调其城市绿地系统对雨水的截污与净化。
  2.2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影响
  我国当前海绵城市的理念还处于刚起步阶段,相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很多建设人员是从城市景观建设中抽调而来,这些人员对于新型理念不太了解,导致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难达到预想效果,极大地妨碍了海绵城市作用的发挥[6]。同时,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也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技能较低是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2.3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园林设计观念的影响,目前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上主要采用的是管渠、水泵等工具,并且在园林道路面积上的设计也是较大[7]。特别是设计中采用末端集中排水这一原则,导致很多园林一遇到大雨必定会出现内涝的现象。海绵城市利用自然进行排水,并且设计注重源头分散的控制,而不是末端集中排水的方法。因此,转变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十分重要。
  3、海绵城市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科学规划城市园林
  由于城市不同地域和环境存在的差异较大,在城市园林规划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实注重园林雨水收集、存储以及净化等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尽可能确保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园林建设项目实施的有效性。
  3.2选择合适的海绵体
  我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的气候、环境等都是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也就使得每一个城市的降水量有着极大的差异[8]。所以要想更好地发挥出海绵体的作用,应结合城市的降水情况以及实际的地质来进行海绵体的选择,并且对海绵体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只有检查合格才能够进行采购,进而最大程度的保证海绵体的质量。
  3.3海绵景观设计
  3.3.1水文脉络
  在支流和主流交汇处,使用导流坝对支流水流进行引导,以避免支流水在交汇处发生水流紊乱的现象,从而培育出更加稳固的河道生物栖息地。其不仅为人们提供非常优美的观景和娱乐场所,而且在汛期来临时还可以有效泄洪。
  3.3.2建筑与小区
  在小区建设时,结合小区景观设计配建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塘甚至是渗管、渠等适宜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一方面在降雨期间从源头发挥吸水、蓄水作用,减少径流外排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雨水径流污染、減少城市建设对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效缓解“逢雨必涝、雨后即旱”问题。
  3.3.3公园与绿地
  公园与绿地在城市雨水的渗透、过滤、滞留、净化以及回补地下水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公园与绿地在建设时,结合地形变化,以绿地下沉区的形式,形成雨水径流调蓄空间,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使其径流首先汇入下沉区域,用以消纳自身的径流雨水,超标雨水再通过传输进入雨水管渠系统进入河湖水系。
  3.3.4道路与广场
  道路与广场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城市绿地内,并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设施进行处理,形成一个绿色的存储系统,从而减轻径流污染,改善道路与广场周边整体环境。如结合道路绿化带和道路红线外绿地优先设计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带、雨水湿地等,有景观水体的广场宜设计雨水湿地、湿塘等。
  4、结语
  在当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转变设计理念、合理选择海绵体以及科学地设计海绵景观等,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需求,提升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丹洁, 詹圣泽, 李友华等.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6,1:79-97.
  [2]岳绍磊, 程亚星. 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6,36:151-153.
  [3]刘华彬, 邵晓娜. 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的运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6,22:17-18.
  [4]陈瑶.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探析[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7,13(3):00143-00143.
  [5]王慧.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探析[J]. 新商务周刊, 2017,16(8):137-138.
  [6]韦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探析[J]. 门窗, 2017,29(7):139-139.
  [7]邓婷.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探析[J]. 环球市场, 2017,34(23):121-121.
  [8]亓新慧, 张琦.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探析[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35(1):137-137.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近年来,如何提高公寓式住宅集中供热系统热利用效率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现有的供热调节种类及其主要性质,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提高公寓式住宅集中供热系统热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公寓式住宅;集中供热系统;热利用效率;提升  1、前言  作为一项实
水电厂的实际建设规模被不断扩大,在水电厂中使用的水电供给相关的设备也逐渐复杂化,在运行设备的同时,还要将设备的监管工作做好,确保所有的设备都可以以正常的方式运行.将
2007年5月,我结束了15年的军旅生涯,脱去戎装转业到晋城市委统战部工作,开始了我生命中新的“战斗”旅程,从此与统战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期刊
期刊
某300MW燃煤火力发电厂#5机组协调控制运行方式处于半滑压状态,运行人员根据机组负荷的变化情况去手动改变压力目标值,存在变负荷期间机前压力波动大、经济型差,影响AGC响应
柴油机是很多船舶重要的动力源,其运行状况对船舶运行状况,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一旦其出现故障,不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就容易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为此,在本文中将要对船舶柴
摘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近年来,我国已经针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依旧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并不全面。水污染、雾霾天气等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工作仍需加强。因此,我们要全面发挥出环境监测的价值与作用,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效性发展提供条件。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工作;作用分析  1、环境监测工作
收费站是公路部门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多年来,我们山西省公路局晋城分局发扬团结求实、拼搏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始终秉承用心沟通、真诚奉献的理念,从服务职工、车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