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ro Tools中对比音频修复插件

来源 :MIDI音乐制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月的Pro tools专栏中,我们罗列
   了三款最流行的声音修复软件包,来
   看看哪个处理的声音最自然,哪个最
   容易上手,你可以从中得到什么?
  
  高质量的音频修复在比较合适的价位上,对于工作室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不仅仅是一家制造商的感触,而是多家制造商共同的感触。它可以让不能使用的唱片重新"复活",主要表现在处理噪声、嗡声、嘀嗒声、噼啪声以及这些声音的组合上。现在,我们可以用一些比较经济的工具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声音。
  
  我将带大家来比对一下三款主流的产品-Waves公司的Restoration Bundle、Sony公司的Oxford Restoration以及BIAS公司的Sound Soap Pro。在使用同一声音素材的情况下,我们来做一些比对测试并尽可能地获得最好的结果。
  
  音频修复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基本上来说,移除嘀嗒声和诸如嗡声这样的声音就更加富含科学性了。因为你可以清楚地听到并测出被移除了多少有问题的信号,同时这些"干扰"可以很容易地从信号中被区分出来,无论是对于频率还是时域。另一方面,在不破坏原始音频素材的条件下移除噪声和噼啪声就更加困难了。因为移除噪声和噼啪声后,又会产生一种"副效应"的声音,我们称之为"artifacts(人造声)"。而且这种声音会"污染"所有的采样和频段。"人造声"是否增大到了人们无法接受,这取决于被移除的噪声有多少。如果这个比例掌握地合理,即使有"人造声",也是人们所能够接受的。
  当然,物极必反。
  
  认识你的噪声
  


  在磁带上所找到的噪声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要用不同的工具来处理。
  
  ◆ 较大的嘀嗒声和噗声
  
  这样的噪声,相对于长于2毫秒的持续波形来说,被定义为脉冲波形,振幅比周围的波形要大很多。上图中的嘀嗒声大概是在44.1kHz采样率下,采样长度为50而且拥有很高峰值的波形。比较典型的这种嘀嗒声是由于磁带划伤(模拟音频)或是时钟问题的数字错误(数字音频)所引起的。通常,磁带的物理损伤比数字错误严重的多,所以更难于修复。
  
  ◆ 较小的嘀嗒声和噼啪声
  
  


  这种类型的声音比上面提到的噪声类型小。右图中的嘀嗒声在音频波形上仅仅是一个"小点",采样长度很短。它对音频采样的影响不大,通常来自于磁带的表面噪声或低档的数字设备。
  
  ◆ 嗡嗡声
  
  通常在带有嗡声的录制音频中,噪声不仅仅只是来自于50Hz或60Hz这样的频点,也会常常在100Hz、150Hz等频点处伴有泛音。所以,比较好的嗡声消除工具也要能够自动地移除这些泛音。还有,由半导体闸流管照明调光器引发的嗡声拥有更为复杂的泛音,这些泛音会连续出现在频谱上。24Hz的电影摄像机也会产生其他类型的嗡声,同样伴随着许多泛音。
  
  ◆ 宽带噪声
  
  宽带噪声这个术语是参照磁带噪声、嘶声等噪声而来的,一般是由于以较低的电平录音所导致的。许多处理这种噪声的工具都有"学习"功能,它们可以检测噪声的波形轮廓并参照波形轮廓从音频信号中移除噪声。降低宽带噪声是最困难的,因为会有一些我们无法预料的信号产生,这些信号比我们要得到的信号振幅要小。所以不正确或过渡地使用这样的工具会产生诸如"鸟叫"或"叮当"的人造声。
  一般而言,你应该首先移除嘀嗒声,因为嘀嗒声会影响到其他噪声的处理。如果有必要,再移除噼啪声。然后移除嗡声,最后是降低宽带噪声。许多修复软件包都有整套的工具,里面的工具各司其职,分工详细。
  
  修复技巧
  
  在回放原始音频素材的时候,尽量保证良好的回放质量。做好磁头清理等工作(译者:当然,对于我们这些电脑使用者来说,除了要有好一点的声卡外,监听设备的好坏也很重要)。尽可能地保守使用这些修复工具。要有耐心地去调节参数,而不是随意的选择相应的预设来进行处理。处理音频的过程中,你可以用一个插件进行多次相同的处理,参数设置的相对保守一点。这样会比你使用较重的处理参数来处理音频效果更好,产生的"副效应"声也少一些。
  
  音频修复通过掩盖来处理音频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人的听觉能力来说,当两个或多个声音同时发出的时候,我们更趋向于去注意声音较大的那个,而忽略声音较小的那个。这个原理也被应用在音频数据压缩技术上,比如MP3格式、迷你光盘(MD)使用的ATRAC格式。这样,我们也就不需要通过对音频进行6dB的衰减来应对噪声了,音频修复可以让我们不去损失那6dB。
  
  在修复音频的工程中,你要清楚一点,你的耳朵会慢慢习惯一种新的声音并逐渐疲劳。经常去参照原始音频:处理过的音频是好还是坏呢?有的时候,处理过的音频听起来比有缺点的原始音频更让人厌恶。让耳朵休息一下,再回来听一下处理过的版本到底如何。如果你使用了这些插件的"live"功能,那么你需要使用延迟补偿功能。除了对整轨音频使用同样的设置来处理外,我们还可以对噪声情况比较严重的小段音频使用较重的参数处理,其他部分使用保守的参数即可。这条法则同样适用于其它的修复处理。
  
   修复工具的测试
  
  


  对Waves公司的Restoration Bundle(修复插件包)测试进行地最长。它和Native公司的插件包一样几乎支持所有的主流格式,也支持TDM和HTDM。插件包都带有off-line(离线处理-即非实时处理)版本。
  Restoration Bundle由四个独立的插件模块组成。
  Waves X-Click可以处理较大的嘀嗒声或扑声,它有两个控制参数可以调节。阀值Threshold(门限)用来设置目标嘀嗒声的振幅,值越高移除的嘀嗒声就越多,值为零的时候该模块不启作用。比较合适的起始设置是30到50之间。轮廓Shape对应被移除的滴答声的持续宽度。较低的数值设置,仅移除象数字错误这样的小滴答声,象磁带划伤这样的滴答声需要较高的Shape值。对于磁带这样的模拟错误,我发现使用70还是比较好的。你也可以使用右下角的Difference功能,在不同的设置参数中来回切换并反复对比原始音频和处理过的音频(也就是被X-Click移除噪声后的音频),以找出合适的设置参数。
  


  Waves X-Crackle可以移除散布在音频中较低电平的嘀嗒声和噼啪声,它也有两个控制参数可调。阀值(threshold)用来设置目标噼啪声的振幅;50到70之间的设置是比较好的起点,在不引入许多人造声之前你可以使用80或更高的数值来移除噪声。衰减(reduction)是用来衰减被检测到的噼啪声电平的,X-Crackle和X-Click一样拥有Difference功能。
  


  Waves X-Hum可以处理象低频的隆隆声以及由DC(直流)偏移引起的嗡嗡声这样的噪声,有时这两种噪声也夹杂在一起。带坡度的高通滤波器用来移除隆隆声和直流偏移,频率控制来决定切除哪些频点。如果只是为了消除直流偏移,只需要把频率控制设置在10Hz左右就可以了。泛音凹槽(看图)滤波器用来移除嗡声以及与其相关的泛音,用频率控制设置噪声的基波频率;随后用于泛音的滤波器会自动定位频点。这里也有总的Q(品质因数,即滤波器作用带宽)值和增益控制,可以设置凹槽滤波器的作用带宽和深度。Inverse(反转)设置用于滤波器的提升而不是切除,它有时可以用于提升有问题的区域,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该区域,随后返回到正常切除模式。
  


  Waves X-Noise 可以移除诸如磁带嘶声以及空调装置发出的宽带噪声。同样使用阀值和衰减两个参数,但还包括了额外的控制,比如学习功能。学习功能可以"学习"那些你希望移除的噪声。你可以先选择仅包含噪声的音频部分,再单击"learn(学习)"按钮。这样,X-Noise就会建立一个噪声轮廓,你可以保存它。如果你的音频文件找不出只含有噪声的部分供软件学习,在X-Noise的出厂预设里有一些标准的噪声轮廓供你选择。
  
  


  现在调节阀值和衰减控制来获得较理想的噪声衰减效果。我们先使用10dB的阀值,然后使用衰减控制来设置噪声的衰减程度。增大衰减设置会增大噪声衰减的量,也会增加产生人造声的机会。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把阀值提高到30dB并调节衰减控制。你也可以调节启动时间、释放时间、精度等设置来完善X-Noise对音频和噪声的响应。
  
  BIAS公司的Sound Soap Pro
  


  可以兼容众多的宿主程序,支持VST、RTAS、AU、DX插件格式。它虽然是一套插件,但它有个独立的窗口,你可以在窗口中随意切换到不同的组件。主窗口包含全局设置,比如载入和保存预设,可以保存4个临时设置用于即时比对,还有一个象Waves bundle的Difference功能的噪声设置,可以通过它听出被移除的声音。主窗口的下方是插件相关的四个部分,也就是处理的四步。
  


  嗡嗡声和隆隆声的部分与Waves的X-Noise的操作非常相似,频率控制来设置第一滤波器的工作频点,Q值以及Depth(作用深度)的控制。隆声滤波器控制有一个每倍频程12dB的坡度以及可变的频率控制。泛音控制决定了有多少嗡声将被滤除。右边的1是调节基频的,2-9是用来调节泛音凹槽(同Waves的X-hum)的。Tilt(坡度)控制允许你严格地滤除比基频较少的泛音,这都是为了补偿在振幅上比基频低的嗡声泛音。
  
  滴答声和劈啪声的部分比较象是X-Click和X-Crackle的组合,它有两个设置选项。Click Threshold(滴答声的阀值)控制的范围是1dB到25dB:阀值越高(把推子往左边推),作用得越明显。Crackle Threshold(噼啪声的阀值)控制的范围是12dB到25dB。和X-click、X-crackle不同,它们没有独立的衰减控制,但是在滴答声被修复的时候,软件上的Click Meter(噼啪声表)会闪烁红色。
  
  


  宽带噪声部分有12个控制频段,每个频段都有阀值、衰减控制以及电平表。实际上,每个频段的范围不是固定的,但它是取决于已学习的噪声轮廓。这部分有两种学习模式。第一种是"快照",就如同照相机一样,拍下瞬时的噪声轮廓。第二种是同步学习模式,在播放噪声片段的同时,按下学习模式上的时钟图标开始学习到再次按下这个图标停止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它会将噪声轮廓做一个平均化,然后输出。
  
  图中水平的阀值—衰减推子可以改变控制的显示方式。把推子推到最左边,你只能看到阀值控制,推到最右边,你只能看到衰减控制。推在中间,两者都可以看到。对于各个独立的频段来说,阀值和衰减控制是可以关联控制的。这可以通过主输出的锁定和解锁按钮来实现。每个频段底部按钮就会显示该频段是否被锁定在编组内被统一控制。
  
  


  开启和释放控制允许对于不同频段使用不同的开启和释放时间。释放Tilt(坡度)设置在1.00,所有频段的释放时间都相同。如果Tilt设置为2.00,释放时间从最低频段到最高频段呈线性减小的趋势,也就是说最低频段的释放时间等于释放控制里的设置,而最高频段的释放时间就被减半了。中间的频段呈线性衰减。(想象一下,释放时间看作电平推子,这个时候12个推子从左至右,形成一个向下的直线斜坡)
  
  最后这个部分就是噪声门了,相对于其他插件包来说,没什么特别的。阀值控制范围0dB到-60dB,衰减控制范围1.00到5.00。
  
   Sony公司的Oxford Restoration Tools
  


  这套工具有3个独立的插件。Declick象是X-Click和X-Crackle的组合体,不过在Declick中是分开表示的。第一部分可以参照普通的Click(嘀嗒声),Sony公司称它为Pop(扑声)。你可以不断增加阀值控制,直到噪声消除。如果你一开始就发现声音失真,那是你的阀值太高了。下一个控制是"soft",它决定着修复的噪声长度;值越高,可修复的噪声就越长。
  
  扑声部分的最后一个控制是Sensitivity(灵敏度)。这个值可以决定一段音频是否被检测为噪声。如果你只是使用了阀值和soft控制但却没有消除嘀嗒声,试着提高灵敏度,再调节阀值和soft控制并把失真的风险降到最低。反过来,如果这部分在最小的阀值和soft控制设置下还有失真,那就降低灵敏度后再来调节阀值和soft控制。
  
  第二部分是Click,这是用来处理crackle(噼啪声)的。Sony公司的术语有些混乱,我们还是参照习惯的表达会比较准确。这部分有两个控制,灵敏度和Repair(修复)。先逐渐增加灵敏度,直到噪声消除,不过声音有可能变得干枯。然后缓慢地逆时针旋转Repair(修复)旋钮,这个时候高频应该会"重现",使用过度会带来人造声。
  
  


  Debuzz是Sony的嗡声移除插件,它和X-Hum以及Soap的Hum、Rumble tab有很大的区别。它没有高通滤波器以及泛音控制,但是它有追踪基频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嗡声的频率由于种种原因而飘忽不定,比如录音机的速度被改变了,Debuzz会追踪它并跟随频率漂移来调节滤波器。频率控制用来设置滤波器的基频,Adapt(适应)按钮可以开启追踪功能,Freeze按钮可以关闭追踪。在右边的Gate(门)设置中,如果噪声大过环境声,那就使用Strong选项。如果比较小,可以使用Weak选项。
  你可能也会发现,无论你使用Strong还是Weak模式,你都无法移除所有的嗡声,两种方式都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首先使用Strong模式来移除主要的噪声基频,然后使用Weak模式来移除所有的低电平嗡声。无论你选择哪种模式,在开启追踪模式的情况下,频率控制都要设置在基频的附近。你会看到Debuzz在追踪并锁定它。然后调节Gate(门)控制;从最大位置开始,在嗡声可以被听到之前,逐渐往下拉。注意:如果你在Weak和Strong模式间切换,你就要重新调节Gate控制。
  Bandwidth(带宽)控制决定着嗡声滤波使用的最高频率,Sharp(尖锐度)控制也就是Q(品质因数)值控制,Depth(深度)设置滤波器的凹槽深度。通常它可以被设置在-144dB,如果你觉得这样移除的声音太多了,你可以降低这个深度。
  
  


  Denoise是宽带噪声衰减插件,它有三种操作模式。在噪声轮廓随时间进行变化或是没有非常清晰的噪声轮廓可学习的情况下,自动模式是最好的选择。它会开启Auto和Adapt按钮,噪声轮廓会被追踪到的噪声持续更新。Level(电平)控制功能跟阀值控制差不多,它可以调节图形部分中噪声等高线的高度,Smooth(光滑)控制决定了这条等高线是否接近噪声轮廓。设置地越低,也就越接近噪声轮廓。但在自动模式中,Smooth控制应该被设置到最大。
  
  Correlation(关联)控制只工作在自动模式下,给自动噪声轮廓捕捉提供微调支持。低Correlation值产生很少的人造声,尤其是音符的衰减尾音以及和气口这样的声音。但是它会提升噪声pumping(泵吸现象:象水泵那样,上下抽动,形容声音飘忽的感觉。)的风险,也就是噪声忽大忽小。如果提升Correlation值,你会感觉到这个泵吸声的。
  
  痕迹捕捉模式也就是Sony公司的"学习"模式,通过按下Auto和Adapt按钮后,播放一段"仅有噪声"的音频来实现。然后按下Freeze按钮来得到此时噪声的"快照"或是轮廓。将Smooth控制开至最大,如果在噪声中有不同的音符和音调出现,就减小Smooth值。因为较低的Smooth值可以允许噪声轮廓更接近于由音符或音调所产生的波形。
  
  最后就是手动模式了,它可以应用于简单的降噪,尤其是象磁带嘶声这样的静态噪声。手动模式中Smooth和Correlation是不启作用的。Colour(扭曲)控制用来调节噪声轮廓从白噪声(逆时针打到头)到粉噪声(旋钮位于中间)直到红噪声(顺时针打到头)的低频范围的等高线。Attenuation(衰减)控制主要是调节噪声衰减量的。噪声的衰减量越大,产生人造噪声的风险也就越大,这个控制看情况来定了。
  
  测试
  
  我们来看看这三套降噪工具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如何。为了测试,我使用了同一个音频样本,尽可能地使用最好的结果来进行比对。我给它们在两个方面的表现进行打分,满分10分。"易用度"越高,插件越容易得到好的效果,也就是操作难易程度。"处理质量"说明处理结果的好坏程度。
  
  第一个单元被称为"No Earth(不可能任务)"。这有一段我在别人的葬礼上所录制的音频,可是当时我没有时间去检查录音配置是否良好。最后,录音中的嗡声几乎和要编辑的声音一样大了。虽然Waves的X-Hum和Sound Soap Pro都遗留了一些高频嗡声,三套插件包还是可以成功地移除嗡声的。高频嗡声可以用宽带噪声衰减插件来处理,我那个时候是这么给客户处理的。Sony这套处理出的效果是三套中最干净的。我也十分欣赏它对嗡声真实频率的自动调整能力;对于其他两套插件,我是手动设置的基波频率,而随后的泛音滤波器没有很好的移除所有的高频嗡声。得分如下:
  


   第二个单元是磁带电机噪声,对于嗡声滤波来说是个不同的挑战。这是一个客户带给我的录音的一部分,那是她八、九岁时用开卷磁带录音机,以0.25英寸的磁带在3.75英寸每秒的速度下录的。实际上我是用了她的录音机来回放的!三套插件都可以移除嗡声并降低电机噪声,它们得出的结果非常相似。和上面的不可能任务测试一样,最后都通过宽带噪声衰减插件可以更进一步地衰减电机噪声。得分如下:
  


   第三个单元是黑胶唱片,主要是被刮花的唱片。我们来测试三套插件可以把嘀嗒声移除到什么程度,然后用声音填上这个"漏洞"。这是唯一的两插件同时使用的测试。在Waves修复包中,嘀嗒声和噼啪声移除是两个独立的插件,我要在两个窗口中来回切换,因此我降低了Waves的"易用度"得分,而其他两个修复包是一个插件。有趣的是,Sony插件的"噼啪声"消除部分几乎可以消除所有的"嘀嗒声"。我选择了两部分均等工作的设置。三套插件表现良好,都可以成功地移除所有的嘀嗒声;Sony这套得到的处理结果最为优秀。得分如下:
  


   最后一个单元是嘶声,这有一个使用错误走线方式录制到MD(Minidisc迷你光盘)上的样本。它是由单点立体声麦克风使用三插的卡侬线进行非平衡输出的。对于这种情况,你可能会使用平衡输出的单声道麦克风这样走线,线缆一边是3.5的插头,另一边是卡侬母插头(就是卡侬座)。和前面相比,两种走线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使用了单声道麦克风进行立体声走线,它是可以工作的,但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这两轨都没有声相,其二,你会录出很多噪声。声相问题可以通过只使用一轨来解决,而剩下的噪声就无法解决了,这就是本单元的样本。
  宽带噪声衰减在所有修复处理中是最为"狡猾"的。它总是成为好的噪声衰减和人造噪声之间的平衡。耐心的使用Bypass(旁通)按钮,你会得到收益的。
  
  使用"学习"选项来创建噪声轮廓总是会得到最好的效果。每个插件所得到得效果基本相差无几,还可以使用更多的柔和设置并多次处理。我降低了Sony修复包的"易用度",因为它的控制并不象我喜欢的那种直觉,相反,Waves的控制却非常清楚。得分如下:
  


  
  最终分析
   BIAS Sound Soap Pro
  
  有一些很好的功能。起初,我觉得"all in one(多合一)"的设计比较让人不适应,但在我真正熟悉它之后,许多修复工作都是在联合的进程中完成的。一般来说,我更趋向于在一轨上使用RTAS或TDM插件来设置参数,再把设置复制到相对应的音频插件中,然后关掉RTAS或TDM插件,这样不需要来检测DSP的可用资源而让工作更加"便携"。Soap Pro可以把所有这几步噪声处理在一个插件内完成,这对于复制设置来说,就更加省事了。
  话说回来,我却没有在Soap Pro中发现有助于调节插件的图形显示,可能设计公司觉得这会无谓地消耗DSP资源,没多大用处。我觉得Gate(门)控制部分确实大打折扣,在音频修复中使用门控制就好比杀鸡用了把宰牛刀一样。我还是比较喜欢它在宽带噪声修复中对每个频段都提供阀值和衰减控制的功能,还有那个"解锁"功能。
  
  Waves Restoration Bundle
  
  我自己就有Waves的产品,它们给我的印象总是很好。它们是最容易上手的。然而和其他两套对比,Waves的出品时间是比较长了,而它们算是“新手”了。我希望Waves出第二代音频修复插件包的时候,能够更注重算法的开发,比如象Sony这样优秀的音频修复处理算法。
  
  Sony Oxford Restoration Tools
  
  这是一套非常优秀的插件包,价格也极具竞争力。尽管这个插件包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可是它的控制参数命名是混乱的,我必须参照手册很久才能明白那都表示什么。为什么Sony的这套会得这么高的"易用度"得分呢?其实是它的预设参数往往都是非常好的起点,尤其是Debuzz插件中的自动调谐功能确实强大的惊人。另外,对于宽带噪声衰减插件,它们也实现了自动化模式,而这个模式并不总是可能将"清除噪声"部分独立地去学习,尽管我发现在有噪声轮廓的情况下,它处理出来的效果更好。
  
  我还发现Sony这套插件中的"noise only(只有噪声)"选项不错,它可以帮助其他插件包来检测我们的降噪处理到底做了什么。然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聆听只有噪声的输出也会让我们变得比较盲目。经验告诉大家,我们主要还是通过听整体的输出来得到最好的效果,偶尔地检测只有噪声的输出,可以确保降噪处理不会过了头。
其他文献
顾军 讷河二中音乐专业课教师 2000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师范学院音乐教育系 在校期间接触电脑音乐 并对其产生的浓厚的兴趣 毕业后通过网络自学电脑作曲 2005年创建自己的网站 网址http://www.yyyy9999.com 与此同时 创办了讷河市第一家录音棚。    爱好电脑音乐的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将对著名的录音软件Samlitude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介绍,望能与诸位电脑音乐
期刊
Ableton公司出品的LIVE5,在一旦用过的话,你会发现设计者们超强的理念在这里被极大的展现,操作起来一切如行云流水般畅意。不论你是制作人还是乐手,也不论你是专业级或入门级,在这里一切都为你考虑了,哪怕你只剩一台电脑,只要有想法,你也完全可以创作出专业的作品。正如启动时软件界面所示,LIVE5不愧为windows和Mac机上的一套完整的音乐解决方案。  在《现代乐手》中曾经有一篇《吉他手的好朋
期刊
被众多媒体追捧的最棒的韩流明星之一的安七炫终于回来了,2年6个月的等待,KANGTA的第3张专辑《persona》终于问市,似乎也预言一股热潮即将蔓延。随着专集的问市媒体牵引着众多的目光注视着新专集带来的各种微妙的影响。  由于现在的华语乐坛还处于群雄四起,战乱纷争的阶段,局势已经远不比前几年那样明朗,众多的音乐风格,还有手持各种“风格”的歌手繁忙奔走于各地大大小小的宣传活动,让人感觉更像个自由市
期刊
从PSP Master Q看均衡的使用    PSP audioware是由PSP Audio公司出品的使用于后期缩混、母带处理的音频效果器,其中包括:PSP MasterComp、PSP Neon、PSP 608 MultiDelay、PSP MasterQ、StereoPack 1.8、Lexicon PSP 42、PSP EasyVerb、PSP 84 、PSP VintageMeter、P
期刊
原作:Paul White  编译:www.hddigital.cn /欧阳轩辕    第一部分    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门这种设备会在音频信号电平达到用户设定阀值之下的时候,对信号进行静音。最普通的用法就是用来降噪,在信号电平非常低的情况下,用来禁止阀值之下的噪声信号通过。而对于阀值之上的音频信号,门就是敞开的。然而,一般来说不是问题,因为较低电平的噪声会被音频信号所掩盖。  对于门效果来说,
期刊
作者介绍  李运伟:河南省驻马店市艺术职业中专专业音乐教师,曾多次到北京与名家进行音乐制作理论和实践交流,一九九四年开始从事电脑音乐制作和电脑音乐教学,教过的学生有很多考入高等艺术院校,在授课之余创作了大量的电脑音乐作品。    在上期“音乐常识”版块的“学习电脑音乐要掌握的一些基本乐理知识”文章中我们说了一些关于音乐中音的一些基本知识,今天我们继续聊一些和音乐中音有关系的几个问题。
期刊
音乐历程  10岁开始学习钢琴  1990——1994年开始组建乐队,创作歌曲,学习编曲技术,潜心创作。  1995 年加盟“红星”,12月发行首张专集《念来去》  1997年为老舍作品电视连续剧《二马》创作制作音乐。  1998年为电视剧《千秋家国梦》创作制作音乐,并与田震合唱主题曲《千秋家国梦》  同年10月发行个人第二张专集《天色将晚》。  1999年为中国首部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创作制
期刊
编写 www.musicdiy.com / ahti    让你制作的音乐变得更生动,在某些时候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制作一首纯粹的MIDI音乐),但并不是做不到。如果需要,我们可以通过录音来解决某些乐器的演奏,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或者每首音乐都必须用录音来解决,所以掌握一定的方法来解决音乐的人性化是必要的,它可以让我们为MIDI音乐增加一些鲜亮的色彩。下面根据我这几年里制作音乐的一点点体会总结
期刊
这个老牌的奥地利厂商,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在2005年国际乐器评测产品中AKG绝对是个赢家,他们的C414B-XLII成了录音话筒的最佳(第二名是Neumann M149);并且现场演出使用的AWS 4000系列也评为同类中的最佳!说了半天,言归正传,我们来说一下这个录音话筒C414B-XLII.  AKG C414系列产品一共有四种:  1. C414B-XLII;   2.
期刊
说起我的大学时代,那可真是一个美好得让人难以忘怀的时间段。在那段美好时光中,不必说碧绿的草坪;光滑的楼梯栏杆;高大的白杨树;就连我的主课老师批改我的和声作业时的责怪声都是那样的和谐悦耳。再加上那行进在绿树红花之间甬道上的、穿着素雅、气度非凡的教师们以及气质不俗、衣着各异,如三五成群结伴花间的蝴蝶一样的、美丽的少女,不时地发出阵阵像百灵鸟一样的银铃般的笑声,咋!简直是让人感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幸福美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