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人才“特区”奋力建设世界级药用植物园

来源 :人事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r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广西药用植物园围绕建设世界级药用植物园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园”战略,发挥自治区级中药材良种繁育人才小高地优势,建成“西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区内外同行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一、发挥领军学者的感召力,通过学术带头人引才聚才
  一是请领军学者“做媒”,带来更多领军学者。2005年,我园以国家药用植物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柔性引进肖培根院士担任名誉主任。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药园柔性先后引进4位领军学者组成的“院士顾问组”,进而促成自治区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订了“共建广西药用植物园协议”。
  二是让领军学者“牵头”,聚集创新创业团队。立足于于药园的资源优势,让领军学者带领和推荐更多的助手或学生前来药园研究,先后有9名博士、30多名硕士通过这种方式在药园落户。
  三是为领军学者“搭台”,邀约海外优秀智力。大力支持领军学者出面组织、承担重大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近年来,我园先后承办了第九届国际统药物学大会、2009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等,为吸引海外智力打开大门。
  二、提高科研项目的承载力,通过实施项目引才聚才
  一是发挥物种丰富的优势,让人才投入药用动植物保护科研项目。我们坚持濒危药用植物品种保护和选育作为重点,先后争取到“罗汉果优良品种选育研究”、“蛤蚧优良品种选育研究”等多项地道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研究项目,吸引了一批博士前来从事保育、良种繁育和生态研究工作。
  二是抢占标准研究制高点,让人才投入药材标准化科研项目。我园把中药材标准研究作为推动中药行业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开发了大批药材标准化科研项目,吸引和集聚了一批科研人才。积极争取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中药材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本园。
  三是抓住推动产业发展的切入点,让人才投入新药研发项目。坚持从广西实际出发,把壮药作为新药研发的重要领域,借助院士团队的智力支持,先后争取到5个新药研发项目,通过项目招标吸引了一批创新团队前来合作。
  三、强化创业平台的竞争力,通过事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引才聚才
  一是打造研究平台,用良好科研条件吸引人才。大力投入,建成了西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院士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南方药物研究与检测中心等一批设施精良、人才众多、实力雄厚的国家、自治区级研究平台,为科研人员开展中药材研究打下基础。
  二是构筑资源平台,以独有资源优势吸引人才。目前,我园保存了近5000种药用植物、1500份药用植物种子、药用植物数码图片2万多份,不少物种和数据是全国乃至全球独一无二的,对人才有强大吸引力。
  三是创建成果转化基地,以丰厚回报吸引人才。我园建立了完整的产业研发链条,在桂北、桂西、桂东南创建了广豆根、罗汉果等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2万多亩和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2千多亩,既方便转化科研成果,又让科研人员分享收益。
  四、扩大合作交流的软实力,通过多渠道的合作交流引才聚才
  一方面,每年选送大批人才攻读学位、进修深造、参加学术交流,让他们为药园引进人才穿针引线。另一方面,与英、美、澳等多国植物园签定共建协议,与东盟国家共建药用植物园和中药材标准化基地,促进资源共享、人员培养。此外,还先后十余次举办国际性学术大会、高水平学术峰会,逐步把一个边疆植物园,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打造成优秀人才争先向往的“人才特区”。
其他文献
松开爸爸的牵手,  暂别妈妈的臂弯,  从最初的哭泣  到每天的雀跃,  我们来到您的面前,  投入您温暖的怀抱  您就是我们最美最真的蓝色宫殿,  我,就是每一个幼稚的小小孩。从此,  梦开始在校长妈妈荡漾的微笑里,  梦开始在梦源荷满风帆的小船里,  梦开始在“理想大课堂”好听的故事里,  梦开始在“快乐大课间”有趣的游戏里。  不要问我: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我是懵懂的孩子,我是渴望长大的
期刊
2003年时,广西的人才市场还处在发展的初步阶段,不少地方有市无场或是租用场地办市场,开展的业务较少。自2003年以来,广西全区人才市场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桂战略,立足本地实际,服务经济发展,逐步开展人才招聘、人才推荐、人事代理、人才培训、人才测评、人才网站等市场化的人才服务业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人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和质量持续得到改善
期刊
高层次人才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军人物,也是实施人才强桂战略的重要支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审时度势,立足高远,狠抓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适应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精尖人才。目前,我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作出了贡献。  让我们回首近年来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走过的风雨历程吧
期刊
技能人才是一支人数众多,广泛分布在社会各领域的人才队伍,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在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广西加快建设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的技能人才队伍,通过高端引领,带动高、中、初级技能人才梯次发展,更好地适应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需要。  一、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明显改善。围绕广西经济建设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办法,
期刊
在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中,十大“重大政策”提出了未来10年人才工作的宏观举措。其中,有两大政策直接涉及了人才流动: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  在人才规划纲要的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等方面,也多处提到要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形成充满活力的流动机制,让人才结构
期刊
近年来,柳州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突出抓好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作。截至2009年底,全市企业专技人才总量近8万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立与现代工业名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开发格局  企业专技人才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顶梁柱和主力军。历届市委、政府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以人才的优先开发,带动现代工业名城的率先发展。  一是人才政策优先创新
期刊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北海市坚持把“产业兴市、人才强市”作为发展的根本大计,以高层次人才引领产业高起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科学分析形势,全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思维  在推进北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作出了人才发展“四个优先”的决策部署:位置优先,把人才发展摆在最突出
期刊
编者按:2010年9月19-20日,全区人才工作会议在南宁隆重召开。会上,南宁市、柳州市、北海市、玉林市、自治区财政厅、柳工股份公司、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民族大学等8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本期予以选登,供读者学习交流。    近年来,南宁市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开发工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大力拓宽引才渠道,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注入
期刊
人才是兴业之基,发展之本。近年来,玉林市积极实施“引博入玉”工程,大力完善“引、用、留”三合一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市已集聚博士73人,柔性引进博士360多人。  一、坚持聚才为先,拓宽渠道把各类博士吸引过来干事创业  一是坚持高点定位,联姻高校引才。先后与清华、浙大等13所高校建立了长效合作关系,吸引大批博士前来开展社会实践,提供智力服务。  二是利用地
期刊
近年来,我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实施“十百千”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工程,首开地方会计人才专项培养先河,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维护市场秩序保驾护航,取得明显成效。  一、服务发展大局,创造性地实施“十百千” 拔尖会计人才培养工程  2006年我们调研发现,全区会计人员26万人,本科以上学历不到8%,执业注册会计师只有1100余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管理型会计人才远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