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四家之陆探微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fe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

  中国绘画史记载画家始于魏晋南北朝。以东晋顾恺之为首,后有南朝刘宋陆探微,萧梁张僧繇,隋朝展子虔,并称唐前四家。在此之前中国绘画均没有明确记载过某位具体的画家,画家的绘画史发端于此。
  陆探微,南朝刘宋吴县人(今苏州),生卒年不详,是宋明帝时期的宫廷画家,中国最早被称为画圣的画家。据载陆氏是以书法而人绘画的始作俑者,他以东汉张芝的草体书法为本。把书法的用笔技法运用到绘画中。可惜现今已难觅陆探微的绘画真迹,只是在众多的绘画著作中不断的提及陆氏的绘画风格。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载“陆公参灵酌妙,動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马。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檩檩若对神明。”南朝萧齐谢赫所著《古画品录》中对陆极为推崇,日“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重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第一品共有五人,列陆氏为首位。《历代名画记》中记载陆探微的绘画名作七十余幅,不仅是数量众多,而且题材广泛。从圣贤图卷到飞禽走兽,自佛像人物到山水花卉,无所不包无一不精。因陆探微用笔脱胎于书法,笔势连绵不断,号曰“一笔画”。后人把他和顾恺之并称“顾陆”,为“密体”,以区别于张僧繇、吴道子之“疏体’。
  目前还没有一幅可以断定为陆探微的绘画作品留存至今,所以我们今天对陆探微绘画风格的了解都来自于后人著述的记载。所幸陆氏绘画对后世影响巨大,使能有幸目睹其绘画真迹者都无不敬服,并怀以景仰之情著书立说用文字加以描述,使我们可以想见陆氏绘画风格之大略以及基本特征。在现存世作品中,传与陆探微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江苏南京丹阳南朝萧齐墓葬镶拼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画分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为一幅,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为一幅。人物间以松槐垂柳相隔,席地而坐的贤士神情气质各自不同,但都有形象清瘦、细腰削肩、宽衣博带的特征。并且行笔流利,线条绵密有力,与陆氏以书法入绘画的画风十分相符。另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归去来兮图》传为陆探微所作。
其他文献
一  在中国社会中,家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中国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家庭是被看作一个典范的。根据这样一个典范,才建立了整个国家的政权体系。皇帝是父亲,臣民是他的子女。国家的强大、繁荣和稳定直接取决于每个家庭的情况,家庭被看作是一个小的“国家”,反过来,国家也被比作一个大的家庭,因此,家庭被认为是社会的核心。  祖先崇拜和“孝”的思想促使了宗族关系的兴起。家庭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之上。在这种情况
期刊
大漆 十二生肖之未羊  兔子不理解肉有什么好吃。作为素食主义者,它比那些一心向佛的慈悲者有更执拗的坚韧,蹦跳向前,守身如玉。其实这不值得歌颂,天下最伟大的美味难道不是从土里一茬茬生生不息的植物?一根草也是一条命吧?所以它自觉罪孽在身,总是不安地两眼环顾,轻嚼慢咽,蹑手蹑脚,生怕惊扰了草们埋伏地底下的万千根须。  胆小已令它成为众人笑料,那些目无章法的莽夫总是拿它当梯子垫高自己,它菊花一紧,既不敢回
期刊
我们中国的旧小说,是给“爱情”设置服务区限的,适用于特殊地带里的特殊族群青楼工作者与老客户,蛇狐与书痴,仙女与傻小子,这一类故事风姿多种,异想天开,尽管多数不着边际,却有歌有泣,凄美绵长。良家女子不被允许谈论爱情,结婚前,大户人家的女孩子是被软禁的,住绣楼,做淑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而“绣楼偷蘸”也是旧文人笔下的热点。婚后的女子核心内容是贤惠忍让,大夫人劝老公纳小是妇德,是美谈。妻妒妾这样的故
期刊
我喜欢的你是寂静的  近来微染小恙。喉咙无法发声,吾友佟佟给我励志,说:“你要知道。在所有的残疾里,哑女是最性感的一种。”我表示愿闻其详,她手一挥:“因为哑女什么都不缺,就是不会说话而已!”我觉得她的潜台词应该是:语言是一种对性感有弊无利的东西。  仔细琢磨,甚有道理。吾乡也有这样的说法,民间传说,哑女都长得漂亮。统计学上并没有数据说明,但是采样却有不少。某个远房亲戚耳朵失聪。有人辗转地介绍一个哑
期刊
张鹰  她是妈妈的姑母,因为名字里有一个“兰”字,别人都叫她“兰姑”。什么兰,或者兰什么……我总是对过去年代里女孩子的名字满怀兴趣,兰芝、兰花、兰馨……或者,若兰、如兰、幽兰、铃兰……妈妈摇头,都不是!在兰姑还待字闺中的年代,女孩子的名字是不能随便叫的,尤其大户人家的小姐。……一切都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无从查考。令人欣慰的是,她毕竟还留下了一个“兰”字,和她这个人一起,留在了妈妈的记忆和我的文字中
期刊
一  成都周边的区县小镇,在我看来最具民国范儿的,是安仁。对于外地人来说,四川小镇里名气最大可能也是安仁,他们说,安仁?刘文彩!在小学的时候我知道:成都周边有一个大邑县,大邑县有个安仁镇,安仁镇在以前住了一个“恶霸地主”刘文彩,他有一个庄园,里面全是黑黢黢的房子,贫苦的农民在这里被压迫被剥削,如果稍有反抗,就会被关进更加黑黢黢的水牢里……  早年,刘氏庄园被作为阶级教育基地,基本上所有成都的小学生
期刊
当我像个幽灵瑟瑟发抖地出现在大雪狂舞、酷冷无比的方店村的时候,我就开始与大人较劲,像跟随我的小狗黑虎一样在倒霉的天气里艰难爬行,心里却告诫自己这是征服大自然的快活的挑战。那是1973年。我十岁。一切是从冬天开始的。其最大的好处是倘若冬天能熬得过去,其他季节就不在话下了,好比倒着吃甘蔗——先苦后甜。  每天天不亮,我穿着表姐做的蓝色棉制服,上衣口袋里别着表哥送的永远不出水的钢笔,斜挎着姑姑用碎布头缝
期刊
刘梅花风吹不动铃儿草  常常在山野里晃荡。心总是在草木江湖,收不回来。唯有在草木间,我觉得自己才舒展起来,枝叶披拂,不必缩手缩脚。大多数的日子里,只心心念念惦记着一山一野的草木。见过的,没见过的。  天名精。  但凡成精的草药,想来总有些本事吧。可是,天名精的别名很难听啊。蛤蟆蓝。豕首。蛤蟆就够难看的了,又来个豕——长吻,大腹,四蹄,短尾。有的地方干脆叫它母猪芥。还有叫地菘、鹤虱的。奇怪,一味野草
期刊
几乎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熙攘拥挤的人群中,站立更高的位置,享有更好的人生,于是从胎教到幼教,从晨曦泛白到孤月高悬,个个皆急得头上快要长出犄角,忙得遗鞋掉帽。拽着孩子后缩的小手疲惫地疾行,从这家补习班的门里出来,又赶往那家辅导班,不容片刻地迟疑与歇息。长此以往,他们很累,孩子更累。  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摧残,以根深叶茂的名义拔苗助长——这是很多家长正在干的蠢事,但遗憾的是,他们所做
期刊
度过一年的寒冬,等待春天的降临。跟随时序,所有人都竖起耳朵,等待那一声春雷的响起。  对于我而言,寒冬后是春困,是一年的开始。我的房间在几栋平楼的中间,春天最常有的状态就是将近中午醒来,歪在被窝里,闭着眼睛,一片混沌朦胧中,听着厨房传来的锅铲声、砧板声。辗转赖床后,才不甘不愿地起身,懒懒散散地坐在饭桌前,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咦,妈妈前几天刚烫的头髮,被一条粗皮筋任意地绑了起来,已经完全看不出卷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