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拖拉机』图像与新农村建设构想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琦在1956年创作的中国画《农民和拖拉机》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描述了农民参观拖拉机的场景.rn“一个穿工装背带裤的男子平举双手站在画面偏左位置,正专注地和坐在红色拖拉机上的老汉说话,老汉旁边站着戴帽子的儿童,围观群众则成半闭合曲线环绕在拖拉机周围.画面上包括23个人物,占据画面中心的实际上只有工人、老汉和拖拉机,而拖拉机作为一种\'纽带\'在工农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因为它,工人和老汉之间才得以有眼神以及肢体、语言的交流.”经考证,李琦在1949年至1956年一共画了三个版本的《拖拉机》,可见他对这一主题的看重.
其他文献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51岁的王羲之约请谢安、孙绰等朋友及子弟辈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祓禊”盛会,除了传统的洗濯仪式,还按照当时的流行风尚,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羲之为这次活动所做的序文,称为《兰亭序》.
期刊
上海图书馆现藏二十八册叶恭绰旧藏友朋书札.其中有十通为高奇峰、张坤仪致叶恭绰的通信,八通出自高奇峰,二通出自张坤仪.从其内容中可以窥见高、张、叶三人之间的交往,各自的角色以及当时高奇峰出版画集、参与展览等史事.因作释文及按语考订各札时间、内容,并依时间先后次序编排如下.
期刊
陈巨来先生别署安持,是近现代著名的篆刻大家.篆刻本来是一个很小众的艺术门类,但是会用到陈巨来先生所篆印章的,多为知名书画家和收藏家,如张大千、吴湖帆、袁寒云、叶恭绰、冯超然、张伯驹、江寒汀、谢稚柳、钱镜塘等.当然还有不少军政要人和公立机构,如博物馆和图书馆.可以这么说,他身前是一位在小众精英范围内有巨大影响力的印坛巨擘.他身后,《安持人物琐忆》经陆灏先生在《万象》杂志逐篇刊发.他以白描的手法,将民国时期上海文坛、书画篆刻界名家的掌故,如说书般娓娓道来,一时洛阳纸贵.我也常常到书摊上,差不多买齐了每一本新出
期刊
在纸张出现以前,石刻凭其取材的便易、介质的坚固,成为汉字的重要传播媒介.古人常常将带有纪念意味的文字书写、雕刻在石头上,用以传播功绩、宏论、故实、史实,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其中的一部分更被古代书家奉为书法经典.三国六朝以前这些石刻多不书写书者的姓名.隋唐以后,书者名号常得到标署,而镌刻者一般并不被特别指出.因内容的需要和朝代的更迭,石刻又有着不同的形制和类别,如碑、碣、摩崖、造像题记、儒家石经、佛教刻经、墓志、经幢等.这些分类的边界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其中的“摩崖”, 又作“摩厓”
期刊
一、题写名胜的“浯溪模式”rn浯溪位于湖南永州,是湘江的支流.唐代广德至大历年间,元结(719—772)宦游湖湘,多次经过浯溪与湘江交汇之处,“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浯溪铭》).“浯溪”一名即元结为“旌吾独有”而起——“浯”者,“吾”也.出于同样的目的,他还将附近的怪石和自己在此营建的居所分别命名为“峿台”和“ 庼”.元结“雅好山水,闻有胜绝,未尝不枉路登览而铭赞之”(颜真卿《元次山碑》),当他与浯溪相遇,便先后写了《浯溪铭》《峿台铭》《 庼铭》等数篇铭文,刊之于石,以志林泉之胜、游赏之乐、隐逸之思.尽
期刊
樱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水果,水嫩多汁,十分可口.樱桃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琥珀,果实富含糖、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由于色泽动人,形状可爱,很是入画,常有画家作之于笔端,如清代画家恽寿平、现代画家齐白石.画法或以没骨,或以写意,或以纯色,或色墨并用,非常得樱桃之神采.
期刊
蜂,《说文》作“蠭”,主要指蜜蜂和花蜂.rn东方蜜蜂原产于中国,工蜂体长10至13毫米,体黑色,足及腹部背板前为红黄色,后色暗.西方蜜蜂为引入种,已遍布我国,工蜂体长12至14毫米,体色变化大,深灰褐色至黄或黄褐色.
期刊
陈洪绶(一五九八—一六五二) ,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甲申(一六四四)后,云门寺出家为僧,法号悔迟、悔僧.善绘事,工人物、花鸟、山水,风格雄奇.与崔子忠齐名,并称『南陈北崔』.rn《停舟对话图》,绢本设色,纵一二〇厘米,横九六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九八三年由李初梨(一九〇〇—一九九四)捐赠.
期刊
垂虹桥始建于1048年,素以“江南第一长桥”而闻名,受到过不少古代文人的歌咏赞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垂虹桥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东门外,长百丈宽数尺,伴着斑驳青苔,显然已经鲜有人问津,谁曾想此处正是宋代三吴绝景的最佳观景台.
期刊
方介堪先生曾为西泠印社副社长,是近百年来最优秀的篆刻家、篆刻学者之一.许多当时的篆刻名家,治印是第一流的,但若论印学,尤其是古印之学而不仅仅是创作实践之刻印学,却未必有太明确的时代贡献可举;而致力于印学论述乃有专门著作者,却于实际治印的水准也许不过中上而已,并未有登峰造极、雄视天下的卓越艺术造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