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校园,绿色人生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pojiemim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等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呼声、时尚的代名词。干净无污染的校园有利学校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学校学风的形成,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环保教育;环保意识;绿色
  低碳生活、环保等已成时尚的代名词。中学生作为将来社会的建设者,具备环保意识与环保习惯已是迫切的要求。干净无污染的校园有利学校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学校学风的形成,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环保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1中学生环境意识现状
  目前中学生环境知识和意识较浅薄,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大家庭的群体环境中,周围人群的言行和从众心理对个体的影响很大,如看见地面上痰迹,明知道不应该随地吐痰,但是为了图方便,趁人不注意,就随地吐痰;手里攥着甘蔗,走了一段路也没发现垃圾桶,看到草坪上有垃圾,随手就扔掉了;这样的例子很多,他们知道这样做不对,但由于没有各种约束,他们还是这样做了。
  2中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
  2.1社会的原因
  人是生活在群体社会中,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人的行为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社会上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和在学校所提倡的行为模式所反映出来的是截然不同的。如学校老师提倡集中处理垃圾或不可随地丢仍垃圾;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甚至家长给学生的亲身示范却是随地可扔、随手可扔,并不会受到社会道德的谴责或处罚。
  2.2学校教育的原因
  学校具有传播新生活方式的社会责任,学校的环保教育效果是最直接的手段。而目前大多数的学校环境教育观念和行动滞后于意识,缺乏对学生进行正规系统的环境教育。大多数教师在环保知识、保护环境问题技能方面未接受系统的培训,不善于利用课堂和科学知识来贯穿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3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有人提出过5+2=0,意思就是说,家庭教育是第一教育,如果5天在学校所教育的与2天在家家庭成员所潜移默化的不一样,背道而驰,就会削弱教育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学校接受环保意识教育,而回到家看到的是家长对水、电的浪费,垃圾不分类,乱丢乱倒等现象。
  3针对上述问题有以下几点措施
  3.1思想意识教育
  把教学大纲的科学知识与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问题联系起来,比如以地理、物理、生物等学科的有关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和所见所闻,分析冷热、气候变化、水灾等,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产生原因背后的环境问题。在课堂上巧妙的渗透环保教育内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认识、领悟、体会,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宣传者和参与者。
  我们日常生活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例,如向大海排放污水、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想必我们的学生不可能没见过这些不文明现象,利用这些观点教育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环保道德教育;围绕这些不文明现象开展谈论,在谈论中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善于发现,仔细分析与总结,教育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尽的责任。
  3.2行为态度活动教育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如,以一次‘绿色家园的设想’为主题的班会为例。首先通过校园网站来播放一些片断,映射现代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并提出个人对未来环保工作的设想。最后同学相互发表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知道了垃圾分类,污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组织多种形式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环保实践。如开展上街“除牛皮癣”活动、组织学生海边清除垃圾活动、环保主题的书画比赛、辩论比赛、利用废弃物制作工艺品比赛等。如在世界环境日开展班级‘美丽沙滩’活动,首先拍下沙滩原先的垃圾随处可见的面貌,通过组织学生处理沙滩上的垃圾后,与先前拍下沙滩面貌相对比,让学生发表感言,写活动总结,学生积极主动,踊跃发言,感受深刻,让学生从行动中体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及影响。
  3.3优化学校教师身垂示范作用
  学校构建系统的环保教育队伍,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社会、社区的环保实践和宣传活动。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比如发布通知、情况反馈、与家长交流等,几乎都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这样大大减少了纸张、油墨等用量,日常用纸提倡反正打印使用等。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全校师生环保素养得到了极大提高,让低碳节能、环保实践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3.4在“学期环保评价”活动贯彻环保教育
  “学期环保评价”是一种以一个学期的实践的总评活动,把环保意识、态度和行为纳入学期期末的评价中,如设置一个总目标:意识;知识;态度;能力;又在每个总目标分为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如:
  意识目标—主动了解身边的环保行为,并了解破坏环境带来的影响;知识目标—了解环境问题有关知识;态度目标—不乱扔垃圾,主动积极清除身边的垃圾,分类等;能力目标—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有关的环保的实践和宣传活动等。
  通过了设置不同阶段性环保目标进行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对环保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加强了环保生活的理念。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环保学期评价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总之,在环保教育过程中,有机地将间接、直接知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让学生多参与、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从我做起。而环保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要亲身树立榜样,给学生示范性作用。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成长中学得会、会运用,动员起来,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校园生活环境,拥有一个绿色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李友梅,刘春燕.环境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存志:《在中小学进行环保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9期。
  [3]《中国学校体育》2000年第4期《在体育课中渗透环保教育》
  [4]丁兆雄.环境教育师范先行[J].环境教育,2000,(5):24-26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课堂形成良好的气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突破难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教学效果  数学课的内容有的比较抽象,小学生活泼好动,学起来常会感到枯燥无味,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而无意注意又受兴趣的影响。在数学课堂上直观、形象及色彩鲜明的具体事物和图片,都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这已是不容置疑的结论。本文主要从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法来揭示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规律。  关键词:情境教学 情境创设 乐趣     1.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
非洲原始部落充满了色彩之美,这种浓墨重彩的渲染将当地原始部落的美与力量完美结合,展现得淋漓尽致.rn埃塞俄比亚奥莫河谷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原始部落聚居地之一,这里的部族文
期刊
摘 要:科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幼儿对于这个多彩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促进幼儿产生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从幼儿科学教学的含义、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幼儿需要掌握哪些科学知识以及幼儿科学活动设计的类型进行探究,明确幼儿科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调动幼儿对于科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
例:某班同学照合影时发现队伍两边的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拍到全班同学的完整合影,应将照相机的镜头向______(前/后)调,同时,摄影师应______(靠近/远离) 同学们?此类问题体现出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基本理念,是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也是各种考试考查的重点;但同时它也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中比较难的一类,学生学得恐惧,老师教得头疼。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有效解决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和古今教育理论,着重从道德教育与文化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具多样化,而且依托于大数据有利于人们通过快速对数据进行筛选和甄别来做出科学的判断。在大数据时代给基层统计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
期刊
英语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最重要的公共科目之一,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素质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是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  1.以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永远是兴趣的好导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只有通过实践,让学生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步,因而,提高小学教育的的质量,对于整个人才教育和培养体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希望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小学数学教育的方法,从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 引导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奠定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