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谫论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5—0207—02
  改革开放以后,基于文化也是生产力的认识,一个全新的产业架构被逐渐搭建起来,通观各地文化产业的勃兴,不难发现地域文化资源是其重要依托。由此,展开对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研究,不仅是文化理论命题,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
  一、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类项
  依据存在形态,地域文化资源可以分为三类。一为物化的地域文化资源,包括文化遗址、文化建筑、文化名城、文化名镇和文化产品,既可感知又能触摸,具有物质性。二是非物化的地域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习俗和启智、健身、饮食、玩赏、礼仪、娱乐等方面的文化技艺,主要靠行为和语言显现,具有意识性。三是地域文化的人力资源,专指物化和非物化文化资源的创造者,其代表即是寄寓大智慧的传说人物和文化名人,诸如远古人祖、姓氏始祖、先秦诸子、良臣名将、行业宗师、文坛高士、宗教大德。当然,并非所有的地域文化资源都应当或必须产业化。作此判断,理由有三:
  首先,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美育选择。教育家蔡元培曾说,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遍的。①具体到若干文化类项,一旦所蕴涵的美育价值与当代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背驰,或者同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脱轨,就失去了自由、进步和普遍的意义,就不必要去盲目地进行产业化努力。其次,文化的传承与流播有多条渠道,而自娱自乐或自娱他乐则是许多地方约定俗成的传统。对于这类传统,如若不加分析地一概予以产业化,势必违背民意。再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地域文化资源中的相当一部分,是即将进入或者已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因而,地域文化资源的开掘,也必然要相应区分是用于公共服务还是市场服务。由此而论,需要进行产业化策划和运作的,主要是适合市场服务且有广阔前景的那些地域文化资源。
  二、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鉴于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对于振兴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以及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状,有必要对迟延这一进程的各类瓶颈加以解析。
  1.社会认知的掣肘
  毛泽东早就指出:“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的缘故。”②在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面前,同样存在社会认知的差异。据文化文物部门披露,对文化资源的建设性破坏几乎各地都有。更有一些地方,盗掘古墓成风,走私文物猖獗。虽然许多案例都得到妥善处置,但后果却很难补全。教训告诉我们,对于地域文化资源,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开发必须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之上。离开行政、法律、舆论和经济等强力手段,就难以消减浅薄乃至歪曲的社会认知。
  2.文化传承的断裂
  中国文化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整体性特征。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侮、“中体西学”的改良,加之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动乱,致使绵延数千年的传承链几乎断裂。具体来说,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主要由文化样式的更替所导致的断裂。譬如锣卷戏,清末曾奉被为百戏之祖。清末民初,社会跌宕新剧种兴起,锣卷戏便衰落下来。延之当今,仅存于少数县份,且无专业院团演唱。二是主要由文化土壤的变化所产生的断裂。许多地域文化资源的累积,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使这些资源面临被移栽或者枯萎的两难境地。三是由于文化人才的断代所造成的断裂。说到底,任何文化都是因社会需要而存在。当某种文化因社会需求锐减,传承者势必也随之锐减。
  3.市场环境的制约
  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需要关注三类市场情况。一是需求已经变化,商品亟待更新。即如朱仙镇木版年画,虽有过历史辉煌,但毕竟已从普众消费变为小众消费,唯有推陈出新,才能重现市场盛况。二是社会关注尚未聚焦,产业难以做强。“九五”期间,豫西南边陲的淅川依托丹江水库,推出高峡平湖、南水北调等旅游品牌,但效果不好,主要是与未获市场高度关注有关。三是主业购销两旺,辅业配套不力。
  4.管理架构的失衡
  文化资源的多头管理,容易造成无谓争执和重复建设,某些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事企不分,在公益中掺入非公益的成分,某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市场恍惚,狭隘的单位利益也在影响着地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为此,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规范对文化资源开发的审批程序,切割公益性文化单位的经营项目,落实经营性文化单位的企业化管理。同时,着力解决文化队伍的先天缺漏,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和高端营销人才。
  5.文化研究的滞后
  列宁说过:“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③凡是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迅速的地方,无一不借助文化研究的先导。近20年,禹州钧瓷就是在充分的瓷文化和瓷市场的综合研究之后,实行观赏瓷、实用瓷、把玩瓷并举的产品结构调整,促使国内外“钧瓷热”的持续升温。④与之并存的,是另有一些地域文化资源的研究尚待深入。任何文化资源都是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社会发展水平的反映,若要客观评估其开发前景,除了考证源流,还需环顾左右进行比较研究。
  三、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地域文化资源蕴涵特定的价值,其产业化发展,就是要在特定的价值中发掘特定的使用价值,使之成为市场所需的特定商品。只有选准路径,地域文化资源才能实现市场的良性运行和赢利。
  1.供给与需求的对接
  一般而言,凡赋予产业化使命的地域文化资源,产出的都是超越基本民生的文化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不是供给决定需求,而是需求决定供给。只有尊重需求,才能有效供给、创造消费。于是,有三项认知必须明晰。其一,无论何时何地,文化需求都有普众与奢侈之分,而普众总是大于奢侈。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产出,必须考量普通消费者的价格承受,切忌人为拔高“门槛”。其二,特定时段的特定文化需求总有一个极限,这就要求同类地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必须合理布局,有所节制。其三,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文化产品也日趋丰富。地域文化资源衍生的文化商品,必须规避与公共文化产品的重叠。
  2.传统与时尚的衔合
  地域文化资源大多是传统文化的积淀,与现代观念存有距离。因此,产业化发展不能局限于发掘传统,应着力于提炼时尚。20世纪30年代,就有专家指出:“屈原的《离骚》、杜甫的《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其所以能够有永久的价值,就是他们抓住了时代的精神。”⑤确实,传统并非一定陈旧,而是常常蕴涵时尚。在广西,产业化运作的绣球、画扇、三皮画以及“漓江刘三姐歌墟”、“花山壮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都植根于传统文化资源,却又显现时尚亮色。郑州歌舞剧院的《风中少林》也是一个范例。编创者从传统的“少林禅武”中采撷时尚元素,武术“舞”得娇艳、舞蹈“武”得红火,成为中原艺术的靓丽名片。
  3.稀缺与共赏的融和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曾说,“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如今,物以稀为贵依然。20世纪末,各地博物馆陈列相仿,长年一成不变。河南内乡独辟蹊径,将古代官署辟为县衙博物馆,艺术化诠释衙中名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当代警示。1999年,游客5万,收入20.6万元,2008年游客达65万,收入813万元。⑥受此启发,南阳府衙和叶县县衙也整修开放。由于已非稀缺,游客就少了许多。2008年,分别为1.5万和8万人,收入也分别为47万元和135.5万元。⑦精明的文化企业常常在原有的稀缺尚未共赏之前,就开始探寻新的稀缺元素。
  4.集约与规模的统一
  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统一,是许多省份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共选之路。2002年,江苏组建跨部门的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授予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资格。其后,成立网吧连锁、影业、媒体、文化体育、投资管理五个子公司,实行“大策划”运作。此举消除了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环节上的地区壁垒和行业分割,也避免了低端发展和重复建设。2008年,江苏的文化产业营业赢余居全国首位,达18.1亿元。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必须力戒对地域文化资源的粗放型无序开发,尤其是谨防在开发中走调变味。否则,不仅是对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异化,也将受到社会舆论和公众的强烈谴责。
  注释
  ①《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全集》第3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57—64页。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5页。③《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1页。④《中国陶瓷文化之乡河南禹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⑤贺绿汀:《音乐艺术的时代性》,《音乐周刊》1934年第12期。⑥《河南省文化产业统计资料》(1999),河南省文化厅编印,第274页。⑦《河南省文化产业统计资料》(2008),河南省文化厅编印,第426、424、430、432页。⑧《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第192页。
  责任编辑:何参
其他文献
教育即教化培育,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因为教育的特征是育人,育人的关键是“心灵感化”,以情感人,以事例
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的主战场,是企业经济目标向物质成果转化的场所.加强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现场管理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场容、安全、防护、临时用电、机
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全国“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漳州师范学院逸夫楼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由漳州师范学院主办、中文系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到会参加研讨。会议开幕式由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国内知名的先秦文学研究专家汤漳平教授主持。与会专家们围绕“出土文献能否改写文学史和学术史”、“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1号线罗湖火车站至侨城东,4号线少年宫至皇岗口岸,1、4号线西北联络线,辅助线及出入段线,合计40.67km.为满足城市地下铁路工程建设的需求,从加拿大E.O.Paton
摘 要: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小学音乐活动中合唱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从小学生兴趣培养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践探索,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总结提炼小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合唱兴趣;想象欣赏;兴趣培养  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是一种通过淹没个体而突出集体,发挥声音共性作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有机组合的和谐整体。合唱教学在
摘 要: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因此广大小学教师在开展小学教育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分析了我国小学教育的特点后,结合相关数学教学经验,探讨了有关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从而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本人通过历年来对建筑工地几百台塔机的检测,发现塔机使用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安全与生产力的关系无论在任何国家、何种制度,要想发展生产力,首先必须做好安全工作,安全得不到保障,生产力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施工中常遇到建筑物尤其是安装部分立面变化及体型复杂,而且施工场地狭小,需要大型塔式起重机承担,安全就是整个过程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