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历史选择与重大制度安排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旗帜道路问题上发挥着“压舱石”和“定盘星”的重要作用。意识形态是为政治、政党服务的思想话语体系,主流意识形态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各种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意识形态与政治及国家利益紧密相连,意识形态的斗争总是为政治及国家利益服务;意识形态的内核是主导价值观,在现实中体现为话语权和软实力。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
  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与意识形态相连更加显性化。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号召力相结合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决定性的因素, 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更是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实施政治图谋,各种渗透方式越来越明目张胆、越来越显性化。
  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时期,既是社会矛盾多发凸显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攻坚期,城镇建设、占用土地、城市改造、房屋拆迁等,使得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相互交织,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多发、高发态势。这些问题,加大了思想教育的难度,加大了意识形态领域控制的难度。
  新兴传播手段对受众、舆论影响更加全面化。随着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互联网处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最前沿、舆论交锋的最前沿、媒体竞争的最前沿,已经成为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成为广大网民信息生成、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获取的重要平台,但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因其“发言门槛低”“人人都是麦克风”等特征,各种思想和言论难免鱼龙混杂,消极的、不正当的言论泛滥;与此同时,西方意识形态也通过互联网大肆渗透,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维、心理和价值观念,使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工作更趋严峻复杂。
  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社会转型阶段,利益主体多元化形成了一张大网,而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正是这张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化多元化挑战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安全。国际交流开放,网络技术发达,一方面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也瓦解着一些人的思想,尤其是年轻人。一段时期,中国学子热衷到国外留学,他们受到西方教育文化影响,摒弃自己的祖国最后选择留在国外,这些现象无疑不体现出西方文化对我国国民的深刻影响,而这也恰恰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入的突破口。
  新媒体传播挑战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力。新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报纸,它具有超强的传播速度和辐射范围,以及多元化、互动性、个性化等特色,这对于军工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利用好将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建设,而如果没有利用好将形成反之效果。
  新时期社会价值观念对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对中国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向善的价值引导更加明确,对腐败行为的容忍度降低,这些都是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同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产生的影响与危害也不可低估,这使得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任务更加艰巨与紧迫。
  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系统规划。意识形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潜移默化影响中所形成的。但许多军工企业往往因缺少具体的价值观载体和价值观网络将其强化和巩固,导致企业意识形态始终停留在精神层面, 同时因为企业意识形态建设局限性较强, 导致无法将其他工作带动起来深入下去。
  缺乏对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正确思想认同。军工企业在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常常存有“务虚”的观点,除了专职的党务工作者,相当一部分人员认为企业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意识形态属于“务虚”,只要满足上级单位的检查,做好表面工作就可以了。
  缺乏对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体系化建设。当前,部分军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管理不健全等制度层面的问题,各行其是、各自为政,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没有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没有形成制度“完整链”和“闭合链”,因此难以形成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合力。
  缺乏对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下,一些企业和人员仍按照传统思维思路和方式方法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内容形式不接地气,大家不愿听、不想听,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必须加强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持续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研究。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注重价值观养成,打造过硬传播队伍,确保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多元文化,树立“坚持主流、尊重多元”理念,持续夯实与新时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坚持以强国强军为使命追求卓越军工企业发展,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激发对军工事业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国家军事实力;形成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辩证的思维关系,促進军工企业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过程。
  把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贯穿于军工企业党建工作始终。拓展军工企业党建工作载体,以小论点、小议题为引子,开展先进典型事例的影响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做到学思贯相通;发挥军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到边学边思边成长;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并重。
  通过加强军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独具军工企业特色的价值观,依托传统军工文化资源,努力挖掘文化的内涵,突出企业文化特色,进而为军工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念指导和动力支撑;以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愿景、企业使命,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以企业整体目标促进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将抽象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充分发挥文化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中的作用;履行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把履行社会责任的观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在法律的框架内和伦理道德的要求下,开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军工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与时俱进。要培养军工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模式创新方面,要通过党组织书记上党课等形式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手段创新方面,要充分利用手机的便携性、即时性优势,探索开发手机思政视频课程、手机远程教学等高端产品,在互联网上开拓意识形态工作新天地。
其他文献
京人社事业发〔2020〕17号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市属各部、委、办、局、总公司、高等院校人事(干部)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及
京人社人才发〔2020〕24号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为进一步做好本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以下简称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方便群众和单位办事,结合
京人社事业发[2020]27号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市属各部、委、办、局、总公司、高等院校人事(干部)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我
京人社就发〔2020〕19号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国办发〔2020〕27号)精神,拓宽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军工企业只有在文化反思、认知、自信中坚持扬弃、守正和创新,建设和培育具有中国特色、军工特征、企业特点的高品质文化,才能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文化动力。  维度一:在文化反思中“扬弃”  我国军工企业文化建设大致经历了自发萌芽、学习探索、深化延伸、迭代升级的发展沿革,在“扬弃”中发展,并呈现出不同时段的文化特征。  自发萌芽阶段(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
京人社事业发〔2020〕30号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市属各部、委、办、局、总公司、高等院校人事(干部)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市委办
2020年第9号现将《北京市保险机构代收代缴机动车车船税管理办法》予以发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关于发布<北京市保
先进典型宣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经验宣传、思想引领、榜样示范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选树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是企业加强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是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有效方式。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规划总院”)以“人才是金,贡献为重”作为企业人才理念,探索发
企业文化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文化主导。企业文化之以人为本是从物本向人本的管理方式的转变,不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同义语。文化管理并不否认制度物质等要素的作用,只是主导要素由物转为人,反对制度物质至上论,强调激发员工的文化主体意识,尊重员工的文化主体性,建立全员高度认同的价值理念体系,引导员工的职业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有机体。  以文化人,打开文化资源开发的通道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