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课堂上问题运用的探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上问题运用是学生主动对话文本与生成感思认知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积淀语言知识的重要渠道。突出问题的指向性,注重找问题、谈问题和挖问题等策略指导,定能使得学生在不断聚焦中心要点的基础上获得深刻感知,便于他们形成问题意识,满足其多样化的认知发展需要。
  【关键词】初中英语;问题;交流;策略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原则,也是学生获得深度感知的重要前提。教学实践证明,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使得他们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深入探知的基础上形成更为敏锐的语感。从问题的运用角度出发,多给学生相应的自我深思和主动探索的机会,能使得学生在不断强化整体理解感知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感悟,便于他们能有针对性进行学习探知。运用问题,能使得学生有目标、有要求、有深度的学习探知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丰富认知,促进知识的有效转化。
  一、圈划问题,带疑阅读
  自我发现问题远比依赖教师讲解更有意义。引导学生从自身认知感知的角度出发,多给他们自我圈划问题的机会,能使得他们在不断聚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更多深刻的印象,便于他们灵活发现问题。
  运用笔记圈划,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研读机会,问题自然就会“滚滚而来”,如,在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Know your self的“Reading 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教学中,针对“Jobs and happiness ”的表达主题,可建议学生运用笔记圈划的形式找出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词汇。在学生整体阅读感知的基础上,建议他们就“What did I find from the article?”主动从语篇中圈划出相应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自我理解感知,要求他们从词汇识记、句型运用、语法运用等方面圈划出相应内容。很多同学圈划出了or and so,提出了怎样运用的疑问;有的同学圈划出了“both…and…neither…nor…not only…but also…”提出了表达应该注意哪些?围绕What the characters about Wu Wei’s job?可建议学生运用笔记圈划的形式主动分析其中相应的内容,帮助学生在扣题阅读中深化感知。
  圈划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理解感知不断深化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得更多疑难问题和产生学习思维方法的过程。聚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多给他们自我研读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我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丰富感知,利于他们有针对性学习运用。以圈划问题为导向,注重问题收集,更能使得学生增强阅读理解的好奇心。
  二、预设问题,合力探解
  围绕教学内容重点和学生理解难点设置一定的问题,能使得他们在明确学习目标和丰富认知感悟的基础上产生深刻的语用综合能力。预设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认知感悟不断深化的过程,就是他们问题探究思维灵感不断迸发的过程。
  有针对性预设问题,能使得学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解题方法,如,在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教学中,根据文章表达的“入乡随俗”的主题,可建议学生就How many proverbs do you know about Rome? What should we do for the other places?等问题进行同桌交流和小组讨论,让他们能够有效围绕中心进行深入探知。结合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感知,可引导他们从语篇中摘录出与“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相关的词汇语句,让学生在有的放矢的探知交流中深化感悟。遵从学生的自我理解感知不同,可组织他们围绕各自交流的观点,针对语篇主题、语句表达、互动交流等过程中主动提出相应的意见和观点,帮助他们丰富认知思维情感。
  预设的问题应在体现整体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各自理解感知不同创设不一样的话题。多给学生自由选择和灵活运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我收集整理和互动探知的基礎上形成深刻的印象。多给学生畅言异议的机会,帮助他们在主动表达中相互学习借鉴。
  三、总结问题,集思广益
  发挥问题的涟漪效应,让学生在问题探解中有所启发,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多总结问题,帮助他们在反复揣摩和深入提炼中扩散思维,更能丰富他们的理解感知。总结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理解感知不断拓展延伸的过程。
  总结问题,便于学生在反思中深化语用综合运用能力,如,在九年级上册的Unit 2 Colours的“Reading The power of colours”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针对“What did you get from the article?”“How to read the article?”“Do you know how to use colours correctly?”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要求他们将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知识链接等理解感知过程进行深入总结,帮助他们从相应的问题的破解中找出有效的信息。同时,可要求学生针对自我理解感知学习过程,鼓励他们以小组互评的形式,就“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colours?”等问题主动提出相应的观点,帮助他们在不断聚焦核心要点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发散思维。
  针对学生总结的内容,多给学生相应的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从相关的语言表达运用中找到更多的有价值信息。遵从学生的认知感悟规律,多给他们相应的自我总结反思的机会,帮助他们从相应的总结中发现更多的运用能力,有效激活他们的整体综合运用潜能。
  总之,培养学生英语学习问题意识,能使得他们在主动探知的过程中明确目标,帮助他们发现疑难。带着问题主动融入课堂,能使得学生在不断丰富整体理解感知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深刻认知,并能有效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黎峰.浅析初中英语课堂“问而不答”的问题[J].未来英才,2017(1)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生儿沐浴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以满足新生儿家长的需求.方法 采用开放式及封闭式2种健康教育方法 ,通过出院前对家长的考核,以评价教育效果.结果 2组健康教育结果 有显著差异,开放式健康教育较封闭式健康教育效果好,家长掌握知识全面,满意率高,护患关系和谐.结论 提倡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因人施教。
目的 探讨提高监护室与病区对患者进行交接时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方法.方法 自2005年起,根据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中的"内部接口技术",制定"监护室患者转出护理记录单",规范操作流程和护理工作.结果 监护室与病区在对患者进行交接后的遗留问题减少,交接时间缩短,部门之间合作默契,提高了护理质量,建立"无缝隙护理".结论 规范交接后,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减少环节上的薄弱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了医
【摘 要】在19世纪到20世纪时,英国和美国在很多方面都占据世界领先地位,这使得英语成为了一种国际语言。随着时代地发展,英语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第二语言。计算机的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到20世纪60年代,英语已经成为我国的二类语言。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地普及。正确地学习英语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大量地错误,本文就高中英语课程中学生常出现地一些错误进行分析研究。
【摘 要】初中历史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将思想教育作为重要的目标,想方设法将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历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采取更加新颖的方式,发挥对学生的思想成长引领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想教育;分析研究  离开了思想教育历史教学是片面的,思想教育可以对学生的成长发挥引领作用,这一目标,必须在历史教学中得以贯彻。提高思想教育成效需要在教学技巧和方法上下功夫,特别是要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是经过性接触传染的有明显尿道炎症,但尿道分泌物中检查不出淋球菌,一般由沙眼衣原体、生殖衣原体和解脲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炎.我国自2001年来报告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发病率已超过淋病,居全国监测的8种性传播疾病的首位[1].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有时可与淋球菌性尿道炎同时发生,有的患者同时患有几种性传播疾病,由于局部环境较差,全身治疗难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2003年7月~2004年
【摘 要】探学历史是任务型教学原则在历史课堂上运用的重要特征,体现了互动性和交流性特征。围绕个体自主质疑、小组讨论、留白探学等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对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探讨探学模式运用对丰富学生认知感悟和促进知识技能生成具有重要的牵引价值。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知;协作  历史需要研究,方能真正达到“以史为鉴”的功效。多给学生自由探学的机会,让他们走出依靠背诵记忆,机械式理
【摘 要】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目标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目标词汇需进行适度处理的必要性及目标词汇在阅读教学中的循环和提升所需的前提和依据,从而提出目标词汇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多次循环和提升的观点:读前激发和感知目标词汇,开始目标词汇的初循环;读中理解和体验词汇,进行目标词汇的次循环;读后应用和巩固目标词汇,实现目标词汇的再循环。  【关键词】目标词汇;阅读教学;循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