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福建省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满意度研究

来源 :器官移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fz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福建省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以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福建省在职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满意度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对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总满意度各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分析工作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总满意度为(2.9±0.8)分,总体偏低,其中工作本身提升满意度为(4.7±1.3)分,工作薪酬福利满意度为(2.0±1.4)分,工作沟通满意度为(2.0±1.3)分.工作薪酬福利满意度与工作沟通满意度呈正相关(r=0.653,P<0.05).多重因素在工作满意度上存在差异,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总满意度与性别、工作性质、工作年限、月平均收入、年龄、学历、岗位性质有关.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福建省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工作满意度偏低,建议从政府和医院等不同层面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相关保障政策.
其他文献
目前,缺血性胆道损伤(ITBL)的临床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内镜治疗等方法为主,具有治疗策略单一、治疗方法难度大和医疗费用高的缺点,亟需寻找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及免疫调节作用等特性,已然成为再生医学中组织和器官修复的潜在种子细胞.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MSC移植到ITBL动物模型后,不但可归巢到损伤区域,而且可通过抗凋亡、促血管新生等作用促进损伤胆道组织的修复,这表明MSC移植有望成为治疗ITBL的新策略.本文对MSC的生物学特性、MSC移植治
器官移植受者的生存质量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相比,肺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较差,其涉及的免疫学机制更为复杂,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因此,深入了解同种异体肺移植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免疫学机制对于改善肺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尤为重要.本文从肺脏免疫细胞组成的独特性、肺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特点、肺移植病原体感染的早期预警和鉴别诊断以及肺移植相关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同种异体肺移植涉及免疫学相关的临床诊断和基础研究进展,旨在阐述肺移植的免疫学特点,为临床提高肺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率以及移植物失功的防治水平等提供理论
目的:探讨预防性围术期干预联合胃肠综合训练对膀胱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94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预防性围术期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胃肠综合训练.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FACT?BL)].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
目的:探讨交互分析模式的团体教育在尿毒症晚期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1日~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96例尿毒症晚期血液净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交互分析模式的团体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知觉压力[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SS?14)]、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焦虑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
目的:探讨共情训练配合丈夫参与式叙事干预对产后抑郁症(P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PPD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丈夫参与式叙事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共情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家庭环境[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
目的:探讨站式持续性健康教育对癫痫患儿父母照护体验和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111例癫痫患儿和111名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患儿57例(父母57名)和观察组患儿54例(父母5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多站式持续健康教育,两组均进行持续6个月的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两组父母护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护理6个月后照护体验及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护理6个月后疲劳程度[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
目的 探讨供者来源性感染(DDI)对肾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及其148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肾灌洗液培养结果,将受者分为供肾灌洗液培养阳性组(阳性组,92例)和供肾灌洗液培养阴性组(阴性组,56例),根据受者是否发生DDI,分为DDI组(19例)和未发生DDI组(129例).分析供肾灌洗液培养阳性菌株分布及构成比,总结受者术后感染情况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发生DDI组与未发生DDI组受者围手术期情况,分析DDI受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48例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致敏在过去被认为是肾移植的禁忌证,在过去的30年中,随着脱敏治疗策略和免疫抑制剂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致敏患者跨过了这一障碍.然而,高致敏患者肾移植术后仍面临着较高的超急性排斥反应以及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发生率,制约着高致敏患者肾移植手术的成功及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寻找切实有效的脱敏治疗方案是目前器官移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目前的脱敏治疗策略、用于脱敏治疗的新型制剂以及脱敏治疗的获益与风险进行综述,对目前脱敏治疗的方法以及脱敏治疗未来的方向进行讨论,旨在为跨越免疫屏障、提高高致敏
目的 研究肝移植对胆道闭锁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16例胆道闭锁儿童肝移植术前、术后6个月的粪便样本及肝功能指标等临床数据,1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粪便样本进行DNA提取和宏基因组测序,采用R语言等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分析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物种结构及功能组成的改变情况,检测胆道闭锁儿童肝移植术后肠道菌群恢复的程度,分析肠道菌群与肝功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肝移植术后,胆道闭锁儿童肠道菌群的物种数量增加.胆道闭锁儿童肝移植术前肠道菌群以机会致病菌为主,移植术后机会致病菌丰度下降,产短链脂肪酸菌丰
高质量的供器官对于移植成功至关重要,但随着肾衰竭患者的增多,标准供者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移植需求,边缘供肾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这也对现有供肾保存方法提出了挑战.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影响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对移植物的长期存活产生有害影响.现有研究发现,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BOC)能够减轻肾移植过程中的IRI,有效改善供肾保存质量,延长供肾保存时间.本文综述了HBOC在肾移植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改善供肾保存方法、提高供肾质量、改善受者预后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