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ble_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已经为这个时代打上了深深烙印,它已经深入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全社会都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走进了教育走进了课堂,成为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门新兴的学科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低效率的,低收益的,教学实践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所以,笔者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的认真研究,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目标,提出几条个人经验。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理念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44-01
  教育兴、则国兴,信息技术走进中学课堂并且越来越被重视是时代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是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特别是非中考之必考学科,那么信息技术这么课程的低位以及教学实践中被重视的程度,便可想而知。所以,对这么课程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研究相对来说就不够广泛也不够深入,最终的结果体现在课程目标规范合理却无法达成,课程按部就班展开但却缺乏效率。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了信息课堂低效的成因以及解决方法。
  1 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理解教学目标
  教育部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设定总大纲,提出整体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甚至不同教师对教学大纲的认知程度,对教学目标的了解程度都是不同的。又因为信息技术课程低位无法和语数外等中考统考学科相比较,所以,信息技术课堂的展开往往千差万别。因此,要想提高有效性,首先就要提高授课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只有深入理解教学大纲和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把握好教材,把握好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点和难点,有效设置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2 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授课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所以,它的缺点在于它的新,可以说这门学科相对与语数外等传统学科来说,缺乏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也缺少足够的教学研究,因此,这门学科并没有多少经验可秉承。正是因为这门学科的“新”,所以,这门学科很容易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理念的束缚,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发展空间更广阔,创新思维更加灵活。因此,勤于钻研,善于创新思维,敢于开拓新的教学模式、领域是这门课程教研和实践高效展开的有利因素。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认真学习教材,在教学大纲的领导下,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把教材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会贯通,做到神在而不在乎其形。所以,把握好教材这个“神”,就更能灵活运用授课模式这个“形”。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出了理论知识外有很多实践技能,这就为这么课程授课模式的灵活性提供了有利支撑。授课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学生活动中,还可以在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娱乐生活中。教材内容可以讲授、可以演示、可以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创新、也可以通过项目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书、甚至还可以通过良好的游戏题材选材,完成教学。
  3 认清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教育的位置
  任何事物都有主次,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信息技术课程必然无法取代语数外成为主要学科。所以,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精力必将向语数外等学科倾斜而忽视信息技术这么课程。但这种主次定位并就成了教师抱怨,教学难以展开,课堂效率低下,教学目标无法完成的借口。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既然是中学教育的一部分,那么它就有发展空间,它就应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设定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在于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手动实践,这么课程相比于其他课程教学内容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形式更加灵活。所以,认清这门学科的位置,更有利于专业教师对课程的专注以及对课程的教研。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手动实践渗透理论知识,尽可能的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多通过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学完成教学内容。也需要与其他学科整合,相互渗透,通过其他学科对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更广泛的把信息技术教学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身边,成为他们真正的技能和工具。
  4 课程评价体系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课程评价体系是一门学科的落脚点也是出发点。所以,有怎样的课程评价体系,就有怎样的课程开展实施。例如,语数外学科与中考成绩的对应关系。合理的设置课程评价体系,是初中信息技术这么课程发展的风向标。
  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强调了这么学科的工具性,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而且课程评价体系应该全面的评价教学内容,这包括基本的知识技能,也包括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同样灵活多样,不能如其他学科一样,一纸试卷就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成绩。
  5 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走进学校教育,是时代驱使,也是教育进步的反应。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这么课程开展起来会遇到很多困难。具体到各地区、各学校都会遇到教学资源缺乏、师资资源缺乏、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课时不够,评价体系单一,教学设计单一等诸多问题。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有它优势,这门课程的传统理念束缚较小,教学内容丰富,课堂灵活多样。因此,专业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理解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灵活开展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效果,达成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波.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0.
  [2] 张民柱.初中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的策略[J].师道,2010(6):35.
  [3] 沈阳.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课堂初探[J].新一代,2010.
其他文献
本文以解决具体计算机安全问题为目的,全面介绍了计算机安全领域的实用技术,了解计算机安全技术体系,掌握维护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常用技术和手段,解决实际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重点
"入世"一年来,我国纺织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据统计, 2002年整个纺织业在出口额和实现利润总额上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显然,"入世"对中国纺织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显现,纺织
铅酸电池在工业、军事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由普克特方程可知,铅酸电池的容量容易受放电电流的影响,当放电电流较小时,电池的容量较大,而当放电电流较大时,电池
本文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现状,提出了一种适合高职院校的“技优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并将其付诸实践.该制度的实施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弥补了
报告312例气管切开术,对其病因学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近年来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纯抢救喉阻塞,发展到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的抢救治疗之中。因此,不仅
在迈向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任何企业单是依靠某一项或某项职能战略,最多只能获取暂时的优势,唯有培育核心能力才是企业保持持续优势的有效途径。纺织企业究竟如何培育核心能力,是一
分娩二期剖宫产术171例临床分析东北电业中心医院(110015)徐克强,徐波,刘芝我院自1987年11月至1996年3月共行剖宫产术2431例,其中分娩二期行剖宫产者171例,占剖宫产总数的7.03%,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
将步长因子μ与误差信号e(n)和测量噪声方差σ^2n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引入自适应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变步长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算法。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步长因子更易于设计
多通道录制系统为节目制作提供新的选择,丰富了节目录制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多通道录制的系统组成、综艺节目的多通道录制和多机位剪辑制作,以及多通道录制系统在4K节目中的
卫生职业学校是培养白衣天使的摇篁,对卫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人体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等人体结构学知识时需要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学好立体几何,对日后专业课的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