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对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的指导意义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对早期直肠癌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的指导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院区普通外科收治的80例采用EUS检查进行术前分期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将EUS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进行一致性比较,分析术前EUS分期的准确性,并根据术前分期对早期直肠癌(Tis或T1N0M0)且病变位于肛门20 cm内的患者行TEM治疗。

结果

EUS评估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68.8%(55/80),评估T1、T2、T3及T4期准确率分别为91.3%(73/80)、83.8%(67/80)、77.5%(62/80)和85.0%(68/80);与术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0.562)。EUS评估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52.7%(39/74),对N0、N1及N2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4.9%(48/74)、55.4%(41/74)和85.1%(63/74),与术后病理N分期一致性差(Kappa=0.235)。对EUS评估为T1N0的6例患者顺利施行了TEM,平均手术时间99(65~123)min,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2~3 d出院;术后1月复查肠镜,均愈合良好,中位随访14.8(11~19)月,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结论

EUS对直肠癌术T分期准确性较高,对早期直肠癌TEM治疗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伊马替尼是胃肠间质瘤(GIST)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复发或转移性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对于局限性GIST,术前伊马替尼治疗能缩小肿瘤体积,提高R0切除率,保留器官功能;对于复发转移性GIST,虽然目前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依据推荐进行伊马替尼联合残余灶切除手术,但经过多学科充分讨论评估后,在伊马替尼疗效最大化且未发生疾病进展前进行手术,无疑对减轻肿瘤负荷、减少继发耐药之可能以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十分有益。本
期刊
目的评价经过新辅助治疗后是否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2005—2014年间接受新辅助治疗的227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估经术前直肠腔内超声(EUS)、磁共振成像(MRI)及术后大体病理观察原发病灶直肠黏膜的完整性3种方法判断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的准确性。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5例(19.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束带折叠术在原发性肥胖症治疗中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胃束带折叠术的10例原发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1年的随访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74~116(93.0±13.4)min,术中出血量为10~30(15.5±4.7)ml,在普通外科住院时间为3~5(4.1±0.7)d,
目的总结应用Soave技术行经直肠鞘内拖出巨结肠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03年2月至2010年2月间行巨结肠根治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8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予钡灌肠造影及肛肠测压进行诊断,其中233例(81.5%)在新生儿期即明确诊断。所有患儿一经确诊即开始清洁灌肠及扩肛治疗。手术均采用Soave技术行经直肠鞘内拖出巨结肠根治术,其中单纯经
目的初步探讨经肛门微创手术(TAMIS)治疗直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10月间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中心采用TAMIS治疗的7例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组7例患者中1例肿瘤距肛缘11 cm者切开肠壁时发现进入腹腔,立即中转经腹前切除手术,其余6例均顺利完成TAMIS。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6~9(平均数7)d。完成T
经过近30余年的发展,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EM)促进了直肠肿瘤治疗手段的演变,TEM已使经肛门外科手术无论从技术还是结果上都产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一技术是目前已知唯一的一套单孔内镜外科系统,利用人体的自然开口通过腔内途径直达目标器官进行操作。TEM不仅具有经肛门途径较少的创伤,而且由于加强了术野的可视化而能做到更加精确的切除,因此具有较低的局部复发率。目前,TEM已成为直肠大腺瘤的标准治疗模式,
目的探讨回盲部保留长度对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解放军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采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治疗的81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回盲部保留10~15 cm(10~15 cm组),41例回盲部保留2~3 cm(2~3 cm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
目的探讨免辅助切口自制套管器在腹腔镜辅助降结肠癌根治术中经肛门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17日至8月27日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应用自制蔡氏套管器(专利号:201420203735X)行免辅助切口经肛门取出标本的全腹腔镜降结肠癌根治术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290~336 min;术中出血量为20~80 ml,
目的介绍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迷走神经保留联合空肠间置术治疗早期胃上部癌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2014年6—11月间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胃肠肿瘤外科开展的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迷走神经保留联合空肠间置术治疗3例早期近端胃癌手术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例患者手术时间(315±58)min,术中失血量(133±57)ml,3例患者均实现了肿瘤的R0切除,术后病理分期与术前影像分期一致。围手术期未见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