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总理不仅自己酷爱读书,还在各种场合提倡、鼓励他人多读书。他在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说:“我曾经提倡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我又提倡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其实前者讲的是学习,后者讲的是实践。”
温总理的“三活”读书是与旧时人们所说的“三死”读书相对的。这“三活”读书强调读书要和实践结合起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真谛,在于不读死书,学习知识,掌握技术,不仅要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还要学会动脑和动手。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不仅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还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实践证明,读书、思考、实践是获取知识的不二法宝。
我们要真正理解这“三活”读书法的要义,就要对每个“活”透彻分析、深入研究,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对我们的读书、学习、生活才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我们先说“读书活”。温总理这里的“活”是指从书中获得立身处世的本领,并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温总理认为: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使人温暖。从书中获得知识,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浩如烟海的书籍不计其数,一个人不可能做到详读每一本书。各种各样的书籍既有值得读的,也有不值得读的,“如果选择一本不好的书,就等于浪费了读一本好书的时间(温家宝总理)。”此外,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不同,个性的需求不同,这也决定了读书要有选择性。多读那些增长见识的经典书籍,多读那些指引方向的理论书籍,多读那些催人奋进的励志书籍,人的思想就会得到升华,情感就会得到陶冶,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我们再看“活读书”。温总理这里的“活”字强调的是读书要面对现实,应对挑战,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温总理认为: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要学技术;不仅要学会动脑,而且要学会动手;不仅要懂得道理,而且要学会生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注重求解、求深、求精。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书读得不可谓不多,学问不可谓不深,但实际工作却能力平平,人们戏称这样的人为“书呆子”。其实,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贵在把书读活,重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切不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应坚持提纲挈领,掌握书籍蕴含的思想;边读边思,汲取书籍当中的精华,带着问题,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这样读书,才能实现智慧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这也正所谓钱钟书老先生曾提出的超越“眼读”和“心读”的“神读”。
最后我们说“读活书”。这是“三活”读书的最高层次,也可以说是终极目的。古人云:“一语不能践,万卷徒虚空。”孔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去指导实践。读活书的本意也在于此。书读得再多,知识掌握得再丰富,如果不应用于指导实践,读再多的书也没用。读书应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读书推动工作实践,通过工作实践深化读书效果。长此以往,坚持不懈,以用促学,学用相长,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当今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极化的复杂世界里,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型产业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里,读书不但可以温暖人心、增强信心、寄托希望,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培养创新精神。
温总理的“三活”读书是与旧时人们所说的“三死”读书相对的。这“三活”读书强调读书要和实践结合起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真谛,在于不读死书,学习知识,掌握技术,不仅要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还要学会动脑和动手。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不仅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还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实践证明,读书、思考、实践是获取知识的不二法宝。
我们要真正理解这“三活”读书法的要义,就要对每个“活”透彻分析、深入研究,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对我们的读书、学习、生活才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我们先说“读书活”。温总理这里的“活”是指从书中获得立身处世的本领,并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温总理认为: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使人温暖。从书中获得知识,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浩如烟海的书籍不计其数,一个人不可能做到详读每一本书。各种各样的书籍既有值得读的,也有不值得读的,“如果选择一本不好的书,就等于浪费了读一本好书的时间(温家宝总理)。”此外,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不同,个性的需求不同,这也决定了读书要有选择性。多读那些增长见识的经典书籍,多读那些指引方向的理论书籍,多读那些催人奋进的励志书籍,人的思想就会得到升华,情感就会得到陶冶,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我们再看“活读书”。温总理这里的“活”字强调的是读书要面对现实,应对挑战,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温总理认为: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要学技术;不仅要学会动脑,而且要学会动手;不仅要懂得道理,而且要学会生存;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注重求解、求深、求精。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书读得不可谓不多,学问不可谓不深,但实际工作却能力平平,人们戏称这样的人为“书呆子”。其实,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贵在把书读活,重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切不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应坚持提纲挈领,掌握书籍蕴含的思想;边读边思,汲取书籍当中的精华,带着问题,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这样读书,才能实现智慧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这也正所谓钱钟书老先生曾提出的超越“眼读”和“心读”的“神读”。
最后我们说“读活书”。这是“三活”读书的最高层次,也可以说是终极目的。古人云:“一语不能践,万卷徒虚空。”孔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去指导实践。读活书的本意也在于此。书读得再多,知识掌握得再丰富,如果不应用于指导实践,读再多的书也没用。读书应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读书推动工作实践,通过工作实践深化读书效果。长此以往,坚持不懈,以用促学,学用相长,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当今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极化的复杂世界里,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型产业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里,读书不但可以温暖人心、增强信心、寄托希望,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握知识、增强本领,培养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