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lan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人类历史依次划分为资本主义前、资本主义和在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的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主要从劳动条件和自然关系的约束方面考察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对资本主义前的一些社会形态进行了科学概括,说明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资本将对传统社会实行全面的改造,资本将突破地方性和民族的狭隘眼界,创造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体系。资本在全世界胜利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解体创造条件,为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准备物质和精神条件。社会主义的生产条件和交往关系都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生成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全面发展、共同劳动和自由个性,是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基本概括。
  [关键词]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前;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 A84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470(2008)06-0070-07
  
  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过程。所以,他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1]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马克思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2]“第三个阶段”,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部系统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著作,有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片断和论述。2008年是这部伟大手稿产生150周年,学习和重温手稿中有关社会主义的思想论述,可以指导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现时代的基本特征。
  
  一、资本主义前的各种形式
  
  马克思认为,一方面,资本主义超越了历史;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必然又会被超越。他说:“我们的方法表明必然包含着历史考察之点,也就是说,表明仅仅作为生产过程的历史形式的资产阶级经济,包含着超越自己的、对早先的历史生产方式加以说明之点。……这种正确的考察同样会得出预示着生产关系的现代形式被扬弃之点,从而预示着未来的先兆,变易的运动。一方面,如果说资产阶级前的阶段表现为仅仅是历史的,即已经被扬弃的前提,那么,现代的生产条件就表现为正在扬弃自身,从而正在为新社会制度创造历史前提的生产条件。”[3]所以,马克思在手稿里特别论述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形式。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前的社会形式的论述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主线,由生产力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马克思认为,无论人类最初的迁移时代还是终于定居下来,像古代东方亚细亚自然形成的氏族和部落都是共同占有和利用土地的第一个前提。“人类素朴天真地把土地看作共同体的财产,而且是在活劳动中生产并再生产自身的共同体的财产。每一个单个的人,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个肢体,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才能把自己看成所有者或占有者。”[4]单个人的财产是无法同共同体的财产分开来的,个人仅仅是公共财产的占有者。共同占有土地成为原始时代或人类社会上的第一种所有制形式。如同罗马、希腊和犹太人那样以城市作为农民即土地所有者的居住地,属于所有制的第二种形式。公社组织的基础,既在于它的成员由劳动的土地所有者即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所组成,也在于农民的独立性是由他们作为公社成员的相互关系来维持的。由家庭组成的公社组织,公社财产即公有地,是和私有财产分开来的。公社成员的身分在这里依旧是占有土地的前提,但作为公社成员,单个的人又是私有者。他把自己的私有财产看作就是土地,同时又看作就是他自己作为公社成员的身份。为了保卫公社财产,同时也为了保卫公社成员自己的耕地,由许多个家庭组成的公社又是一个军事组织。像中世纪的日耳曼那样以劳动的个人即自给自足的公社成员对劳动的自然条件的占有为特征,是所有制的第三种形式。在这一发展形式中,公有地只是个人财产的补充,并且只有当它被当作公共占有物来保卫,以不受敌对部落的侵袭时,它才表现为财产。所以,事实上,每一单个家庭就是一个经济体,它本身单独地构成一个独立的生产中心。
  马克思说:“在所有这些形式中,发展的基础……从一开始就是有局限的,而随着这种局限的消除,基础就崩溃和灭亡了。”[5]马克思以罗马为例,奴隶制的发展、土地占有的集中、交换、货币关系、对殖民地的征服,等等,都在破坏原有的和传统的经济形式。马克思认为,“旧共同体的保存包含着被它当作基础的那些条件的破坏,这种保存会转向对立面”。[6]历史上任何一种经济形式的生产和再生产必然是旧形式的重新生产,同时又是旧形式的破坏。以生产力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各种因素的成长和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动新形式逐渐取代旧形式。例如,因为人口增长引起向外扩张和征服殖民而产生奴隶,而奴隶的出现则改变了共同体的原来的社会结构,出现贵族与平民、奴隶与奴隶主,等等。再比如,因为生产率的提高,新的劳动方式,新的劳动结合,都会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也都会破坏共同体旧有的经济条件。马克思说:“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变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7]
  马克思从人类劳动条件方面对历史进行考察,人们最初是在自然形成的基础上从事劳动,后来,这个基础被扬弃,原有的基础逐渐转变成为对于不断前进和发展的人群的过于狭隘的基础,经济形式就将发生变化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这些形式解体,而它们的解体本身又是人类生产力的某种发展。”[8]
  
  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仍然以考察劳动的客观条件的关系变化为主线,论述自然形式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必须满足这样两个条件,一方面是自由工人,自由得一无所有,即没有个人财产,只好出卖自己的劳动;劳动者也摆脱了自然的和宗法的依附关系,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劳动,有出卖自己的劳动的自由。另一方面是资本,不是以追求使用价值而是以价值增值为目的。马克思认为,这样的生产条件是以促使各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发生解体的历史过程为前提的。就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来说,第一,是历史上劳动者把土地当作生产的自然条件的那种关系的解体。劳动者已经不是土地的所有者,已经不能自然地以土地为劳动条件来谋生。第二,劳动者是生产工具所有者的那种经济关系的解体。劳动者已经不能像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手工劳动者那样使用自己的简单的劳动工具和依靠自己的技艺谋生。第三,劳动者没有生活资料的储备。劳动者已经不能像历史上土地所有者在生产前就储备了新的一个生产周期的生活消费品,城市中行会师傅也具备了自己和徒弟的生活资料。第四,劳动者的依附关系的解体。劳动者既不是奴隶,也不是农奴,劳动者属于自由人,可以自己决定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在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工人和资本家的交换是建立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双方都得到一个等价物,工人得到的是货币,资本家得到的是对工人的某一种劳动能力的支配权。工人得到的货币是补偿和保持其天天都需要的生命力,这是需要每天都必须以出卖自己的劳动能力才能维持的一种活动。资本家得到工人的劳动力以后,就可以合法地支配工人从事某种生产劳动,而且能够支配其生产出补偿购买工人劳动力的同等价值和这个价值以外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如果维持工人整个工作日的生存,假使只需要半个工作日,那么,资本家在价格中只支付了半个工作日,也就是说,他在交换中对后半个工作日什么也没有支付。使它成为资本家的,不是交换,而是这样一个过程:他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交换就得到了物化的劳动时间及一定量的价值。因此,价值之所以得到增加,只是因为获得或者创造了一个超过等价物的价值。剩余价值绝不会从等价物中产生,因而不会起源于流通,他必须从资本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在资本方面表现为剩余价值的东西,正好在工人方面表现为超过它维持生命的直接需要而形成的剩余劳动。
  在原始的历史形式中,资本起初零散地或者在个别地方出现,与旧的生产方式并存,但逐渐地到处破坏旧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造就大工业,逐渐把全部农村纳入到不再是生产使用价值而是生产交换价值的生产中。资本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是理解资本主义时代历史进步的最为核心的内容。马克思曾经向恩格斯解释说:“资本向地产的转化同时又是历史的转化,因为现代形式的地产是资本对封建地产和其他地产发生影响的产物。同样,地产向雇佣劳动的转化不仅是辩证的转化,而且也是历史的转化,因为现代地产的最后产物就是雇佣劳动的普遍建立,而这种雇佣劳动就是这一堆讨厌的东西的基础。”[9]传统时代地产所有者向租地农场主转化、农民向雇佣劳动者转化,社会最后变成仅有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两个基本阶级。资本在一个国家站稳脚跟后,其无限扩张的本能和冲动必然要求向国外发展。世界贸易是资本的世界市场。资本向国外发展和建立世界市场,同时也把固有的矛盾和危机带到海外和世界市场。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资本的作用。马克思说,资本的伟大文明作用在于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的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而只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甚至科学也同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一样,表现为这个普遍有用性体系的体现者。社会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在这种生产和交换之外表现为自在的更高的东西,表现为比它更合理的东西。因此,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自然界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一切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的目的都是要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资本按照自己的这种趋势,既要克服民族界限和偏见,又要克服把自然神化的现象,克服流传下来的、在一定界限内闭关自守地满足于现有需要和重复生活方式的状况。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的限制。马克思接着说:“决不能因为资本把每一个这样的界限都当作限制,因而在观念上超越它,所以就得出结论说,资本已在实际上克服了它,并且,因为每一个这样的限制都是同资本的使命相矛盾的,所以资本的生产是在矛盾中运动的,这些矛盾不断地被克服,但又不断地产生出来。不仅如此。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限制,这些限制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10]
  马克思科学评价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马克思说:“资本的伟大的历史方面就是创造这种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存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而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即一方面,需要发展到这种程度,以至超过必要劳动的剩余劳动本身成了从个人需要本身产生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普遍的勤劳,由于世世代代所经历的资本的严格纪律,发展成为新的一代的普遍财产,最后,这种普遍的勤劳,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及其唯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地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要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对待自己的越来越丰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11]
  
  三、社会主义是历史的产物
  
  在马克思的时代,各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多如牛毛。这些社会主义都会拿出许多改良社会的方案,描绘未来社会的蓝图。但是,从不设想未来是马克思恩格斯从黑格尔那里接受并共同遵守的一份宝贵遗产。黑格尔说:“哲学是探究理性东西的,正因为如此,它是了解现在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的,而不是提供某种彼岸的东西,神才知道彼岸的东西在哪里,或者可以说(其实我们都能说出),这种彼岸的东西就是在片面的空虚的推论那种错误里面。”[12]为了与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者,也不把自己的理论称之为社会主义。
  但是,马克思一生的斗争和追求,可以说就是为了工人阶级和全人类的未来。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对未来的认识问题上,不是预料和推测,而是通过对现实的科学批判。1843年,刚刚投入革命斗争和科学研究的马克思就说:“……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3]马克思逝世后,1894年,意大利社会党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要求为其准备创办的《新纪元》杂志找一段题词,用简短的字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基本思想。恩格斯回答说:“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马克思是当代唯一能够和伟大的佛罗伦萨人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者。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14]恩格斯摘抄的这段话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马克思没有专门论述过替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的细节。马克思为了不引起误会,在其著作中涉及到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样的概念时,即使像《共产党宣言》那样经过反复推敲的严肃著作,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极为模糊的语言以表述其逻辑关系。个别情况下,马克思会使用“联合体”或“共同体”[16]。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经用过“自由人联合体”[17]。19世纪80年代以后,欧洲的工人运动越来越多地把自己争取政权的斗争称之为社会主义运动,才把马克思的有关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统称之为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把人类历史和发展概括为资本主义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依次出现的三个阶段,并用“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8]来概括社会主义。手稿中有大量这方面的论述,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全面发展的个人、共同劳动和自由个性,则是理解社会主义的几个关键词。下面介绍比较集中阐述的一些段落。由于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许多相关的论述都属于文献史上第一次出现,有的甚至于是马克思唯一的一次论述,笔者尽可能使用马克思的语言。另外,文稿属于手稿性质,主要是记录作者的思想过程,难免凌乱和重复。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历史的产物。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当这一经济关系还没有产生和没有达到一定的阶段的情况下,是不会有社会主义的。马克思说,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内部,产生出一些交往关系和生产关系,它们同时又是炸毁这个社会的地雷。有大量对立的社会统一形式,这些形式的对立性质决不是通过平静的形态变化就能炸毁的。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发现隐蔽地存在着无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那么一切炸毁的尝试都是唐•吉珂德的荒唐行为。[19]社会主义需要资本本身在其历史发展中所造成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点以后,“社会的生产发展同它的现存的生产关系之间日益增长的不适应,通过尖锐的矛盾、危机、痉挛表现出来。用暴力消灭资本……这是忠告资本退位并让位于更高级的社会生产状态的最令人信服的形式。这里包含的,不仅是科学力量的增长,而且是科学力量已经表现为固定资本的尺度,是科学力量得以实现和控制整个生产的范围和广度”[20]。
  马克思在手稿中批判蒲鲁东要资本、不要资本家,幻想保留交换制度却消灭货币的荒谬性时指出,“在共同占有和共同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个人”“不是任意的事情,它以物质和精神条件发展为前提”。[21]马克思接着说:“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已建立在全面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22]
  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交往的普遍性和世界市场,都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资本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力或一般财富从趋势和可能性来看的普遍发展、交往的普遍性,从而世界市场都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的基础。马克思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但是,要达到这点,首先必须使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成为生产条件,使一定的生产条件不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23]
  马克思批判建立在价值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时指出,包括资本前在内的那些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社会一个共同的局限是,资本决不能全部被使用,总要有一部分资本固定起来,丧失价值,不生产。马克思说:“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这些限制,还在大得多的程度上,是以前的那些已经以交换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所固有的。但是这些限制并不是生产本身的规律。一旦交换价值不再成为物质生产的限制,而物质生产的限制取决于物质生产对于个人的完整发展的关系,那么,这全部历史及其痉挛和痛苦也就终止了。”[24]
  与资本的生产不同的是,共同劳动一开始就是共同体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生产是以单个人的独立生产为出发点的,是建立在以商品交换、交换价值、货币和市场等等为媒介的基础上,劳动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为一般劳动。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共同性生产是基础和前提,单个人的劳动必须一开始就不是特殊劳动,而是一般劳动或社会劳动,也就是说,必须一开始就构成一般生产的环节。马克思说:“因此,不管他所创造的或协助创造的产品的特殊形式如何,他用自己的劳动所购买的不是一定的特殊产品,而是共同生产中的一定份额。因此,它不需要去交换特殊产品。他的产品不是交换价值。……在这里,交换价值的交换中必然产生的分工不再存在了,代之而建立起来的是某种以单个人参与共同消费为结果的劳动组织。”[25]
  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进步也为社会主义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条件。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表现为社会劳动量,劳动成为社会财富的尺度。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和增加剩余劳动,就成为资本的一种自觉和强制性的动力。科学巨大发展造成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一旦直接形式的劳动不再是财富的巨大源泉,劳动时间也不再是财富的尺度,因而交换价值也不再是使用价值的尺度。“于是,资本就违背自己的意志,成了为社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创造条件的工具,使整个社会的劳动时间缩减到不断下降的最低限度,从而为全体社会成员本身的发展腾出时间。”[26]“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27]
  
  四、结束语
  
  第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学的形成和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完成。手稿中有不少关于未来社会的语句和段落,但是,没有一条是马克思特意论述未来社会的。这些论述,都是批判资本主义的某个方面而得出的结论或观点,都是为剖析资本主义或者为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的理论观点服务的。
  第二,马克思一直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特征持有十分谨慎的态度。与剖析资本主义生产不同的是,马克思从未对这个问题给予过专门的研究。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有关论述并不是系统的、逻辑的和连贯的。而且,马克思讲述这些论点的目的主要地还不是为了传达有关“自由人的联合体”或社会主义的信息和认识,而是为了更透彻地理解和分析资本的特征与本质。所以,即使把马克思的一些观点当作是对社会主义的某些特征的规定,其中仍然缺乏前提和环节方面的许多条件。所以,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应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世界观的高度概括上来把握。
  第三,马克思以考察劳动的客观条件和劳动关系为主要依据,把人类历史发展划分为相互衔接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从原始人类以自然占有土地等自然条件和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氏族或部落开始,发展到像日耳曼那样以家庭和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共同体,都属于人类利用和适应自然条件为特征的历史。劳动条件和劳动关系不可逆转的发展,从第一历史阶段的社会内部生长出以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关系为特征的社会阶段,这就是第二阶段即资本主义阶段。与人类最初完全依赖于自然所不同的是,这个阶段中以物(经过人的劳动创造的)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马克思把我们今天称之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阶段统统称之为第三阶段。
  第四,马克思特别地强调和多次论述了第二阶段的资本主义为第三阶段创造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在资本主义内部生长着否定它的因素,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现实条件。这些因素和条件不是别的,是资本内部生长出来的先进生产力、全面的交往关系、经济组织和社会机构,以及自由发展的个人和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条件如具有现代意识的观念和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等等。尽管按照资本的本性是狭隘的,但它具有不同于以往一切生产方式和生产阶段所具有的力求全面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在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的自由的、毫无阻碍的、不断进步的和全面的发展本身就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前提。这种趋势既是资本所具有的,又是与资本的本性对立和相矛盾的,因而把资本推向较高的层次并最终导致其解体。由于新阶段的社会因素生长于资本内部,所以,这一解体过程和解体条件也是自然发生的。用马克思的话说,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也用“地雷”、“炸毁”、“暴力”等词汇,却又说“这是忠告资本退位并让位”的“最令人信服的形式”。
  第五,马克思通过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形成了“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28]的研究顺序。这是研究的理论逻辑,也是资本发展的历史逻辑。资本在一个国家的形成和取得胜利仅仅是资本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本来就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之中。资本用自身的历史证明了它的崇高。资本一直在生产和交换的范围方面追求一个更高的境界,以实现其固有的普遍性和全面性。资本的伟大文明已经超越了人类以前所表现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要求克服民族界限和民族偏见,建立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马克思认为,资本冲破国家的界碑,扩展到全世界,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同时也把资本固有的矛盾和危机也扩展到全世界。那时,才是资本的总危机和资本的解体,才是工人阶级的胜利。资本在其早期阶段,最先在欧洲一些国家产生的同时就开始了寻找世界市场的历史。但是,资本主义创造世界市场的过程不仅在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的时期没有结束,在马克思的时代没有结束,直到今天依然没有结束。目前,资本的世界市场体系还没有形成,全球化的趋势仍在行进的状态中。
  第六,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基础上的人类历史的第三阶段即社会主义,不仅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全面交往的社会关系为前提,而且是以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在第三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个人全面发展、共同的社会生产和自由个性是其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无产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都是在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由资本关系发育和形成的,“隐蔽地存在”并不断地成长着的。当所有这些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一切炸毁的尝试都是唐•吉珂德的荒唐行为”。100年前的俄罗斯和50年前东欧国家,都还属于以小农为主的农业国家,不用说绝大多数国民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联系,就是国内资本主义市场也尚未形成。所以,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国家的剧变,远不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理论的失败,那充其量不过是一次社会主义实验的失败。但是,即使如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苏东国家在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时期内培育和生长了许多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物质与精神条件。
  第七,马克思揭示的社会主义和有关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的理论是从人类大历史的视角提出来的。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时,人类已经有了几十万年的历史,仅有据可考的文明史也有数万年。马克思把这样长的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而马克思在世时历史也仅处于第二个阶段。所以,这样的历史时期不是以20、30年为单位计量的,甚至于也不以100、200年为单位进行计量,这是一个大时代的概念。我们还处在资本改造旧世界的时代。这是一个资本继续成长和社会主义因素发生的时代,是一个社会主义成分迅速成长和资本主义为自己的解体培育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时代。
  历史正在实践马克思的理论。
  
  参考文献:
  [1]关于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J].马列著作编译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
  [2]马丁•尼古拉斯.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看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黑格尔的关系[J].马列主义研究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
  [3]A•科甘.〈资本论〉的初稿——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的出版(摘译)[J].马列主义研究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2).
  [4]王锡君.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珍贵文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简介[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79(117).
  [5]梁中堂.马克思主义和现时代[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6]刘永佶,梁中堂.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内在和客观规律的要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5).
  
  注释:
  [1][17]马克思.资本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12、11.
  [2][3][4][5][6][7][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上):104,458,472,485,494,494,497.
  [9]马克思.致恩格斯(1858年4月2日)[A].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31.
  [10][11][18][19][25][26][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上):393,287,104,106,119,221,218-219.
  [1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0.
  [13]马克思.“德法年鉴”的书信[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416.
  [14]恩格斯.致朱泽培•卡内帕[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9):189.
  [1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273.
  [16]联合体、共同体,是马克思时代被广泛运用的两个词汇。马克思就常用它们泛称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或公社.
  [20][21][22][23][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6).(下):268-269,105,109,36,127.
  [2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81.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耿超锋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全新命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对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期刊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观。本文从价值论的角度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民幸福,指出应更新观念,实现科学发展与人民幸福安康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A84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470(2007)06-0076-04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发展观,是
期刊
[摘要] 任何优秀的行政架构设计,首先应顺应于社会经济主体关系的走势,这是不依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否则必然引起两者的矛盾和冲突。市场经济的横向社会关系走势,客观地要求行政架构必须从集权模式向分权模式转型。在中国,用分权并行模式代替现有的集权单行模式的行政构架设计,符合本土实际,具备可行基础,而且还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意义。  [关键词] 集权行政模式;分权行政模式;行政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社区建设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落实的有效途径,社会公平正义落实不落实又是社区建设成效如何的试金石。社会建设必然包含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实质是把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型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中,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和落实公平正义,是社区建设、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性所在。  [关键词] 公平正义;社区建设;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 C912.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应当注意的问题  黄楠森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绝不仅是对一些哲学范畴的取舍和范畴顺序的安排,如果没有新颖的科学内容,仅仅在形式上做文章是无济于事的。新颖的科学内容要从以下一些方面去探寻。首先是从对时代的研究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至今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
期刊
普世价值应该承认    资中筠在《中国经营报》上撰文指出,体制的改革涉及到法治和民主,进而又涉及到对民主怎么看的问题。现在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既然是民主就应该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既有平等又保证各种权利。所以只要看到民主国家一出问题就有人说:看,民主有什么好?好像民主应该是十全十美的。其实民主只是迄今为止比较不坏的制度,从核心来讲就是两个关键:一个是限权,就是对公权的限制。任何人、任何团体只要
期刊
[摘要] 中国崛起可以分为七个阶段:启动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民主政治、多元文化振兴、中华一体化、参与领导世界文明。这七步之中能否领导民主,将是21世纪对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考验。  [关键词] 中国崛起;领导民主;战略阶段  [中图分类号] D6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470(2008)06-0043-03    领导中国实现崛起,就必须弄清楚崛起需要经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之迅猛,社会生活嬗变之急遽,出乎意料并为世人所钦羡。毋庸讳言,超常的剧变在带来巨大财富和众多机遇的同时,自然也会带来若干难以避免的不“科学”的甚至是“不和谐”的发展,诸如人们时下热议的贫富悬殊、城乡差距拉大、生态恶化、制度腐败等等。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给予经济高速增长、对外依存度超过60%的中国经济的抑制与挫伤,自是不言而喻。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
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十年来的收获与发展    李德顺在2008年第8期《理论视野》上撰文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30年来的发展有两个基本估计:第一个基本估计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我们的哲学实际上已经基本走出了过去的哲学体系模式,一个具有时代高度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正在酝酿和形成。第二个基本估计是形成和发展具有时代高度和中国特色的马克
期刊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讲述了民生问题。可谓顺民心、得民意,成为令全国亿万人民振奋的一大亮点。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的宗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上至中央、下至基层的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遵从的价值理性。体现这一理念、实现这一理念,就要抓住发展不放,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因为共产党人所做的一切,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从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