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读写结合,数学教学是讲练结合。今天的新课程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必须把“讲”的时间、“讲”的内容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应注意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使信息能及时得到反馈,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布置作业;课中教学;课后复习;检测考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91-02
在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曾流行这么一句话:“语文教学就是读写结合,数学教学就是讲练结合。”这里的“讲”就只有教师的讲,学生只管去学(练)。“讲”完全被老师占去了,学生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僵硬死板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了。新课程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因此必须把“讲”的时间、“讲”的内容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能成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应注意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使信息能及时得到反馈,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以帮助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课堂上、家庭作业的布置中都应该让学生多讲、大胆讲、主动讲,变过去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讲”的训练,“讲”的训练应在教学中得到加强,可以在小学数学的各种知识教学中及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那到底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讲”的训练呢?
一、在教师布置作业时“讲”
教师布置的预习无论是笔试练习还是操作练习,都可以让学生先大胆地“讲”,对“讲”不懂的地方就用笔作上记号。如我在布置预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让我的学生“讲”:过去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本节新课要讲的内容是哪些?如何建立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通过学生主动“讲”,预习效果非常显著。
二、在课中教学时“讲”
教学过程时,教师要当好导演,要让学生充分讲、大胆讲,教师要多留给学生讲的时间、空间,学生讲得好要及时给予鼓励,即使学生讲得不好教师也千万不能挖苦、讽刺。教师在组织学生讲时,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让学生单独讲、同桌互讲、小组内讲,甚至进行争论。讲的内容一定要切合学生年龄、心理、生活实际、教材以及课标的要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讲数学运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如我在教学小数除以小数的除法时,主要训练学生讲:小数除以小数,根据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先把除数扩大一定的倍数变成整数,再把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再如,在教学计算题“3.5 0.4×6 1.5÷3”时,我就引导学生这样来讲:根据四则运算法则,应该先算乘法0.4×6,再算除法1.5÷3,最后再求3.5、乘积、商三个的和。在教学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或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题时,“讲”的重要性尤其撇得突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即让学生要先讲后练,其效果非常好。
2.讲解题的思路。小学生对解题的思路,光靠练不一定效果好,教师尤其要重视“讲”的过程。如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辆中巴车原有乘客36人,到乙站下车18人,又上来9人,现在车上共有几人?学生把条件和问题搞清楚以后,就应该先让学生充分讲解解题的思路:车上原有乘客36人,到乙站下去18人,应该减去18人,又上来9人,就应该加上9,列成算式是“36-18 9”。通过讲,学生的思路清晰了,解答起来也就顺畅了,而且也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3.讲公式的推导过程。小学数学的公式很多,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也收效甚微;如果让学生讲解亲历(当然也有动手操作)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对公式的来历清楚明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可迎刃而解了。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就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边拼边讲: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来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来三角形的高,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面积的和,也就是其中一个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应该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即S=a×b÷2
通过启发学生讲解这一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在课后复习时“讲”
课后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和巩固,课后复习及时“讲”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和加深。讲的内容包括:今天我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够懂?等等。
四、在检测、考试后“讲”
检测、考试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检测、考试后如果能及时让学生大胆而充分地讲述试题的内容、试题的解的过程以及错误原因,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对学生的错误知识也能起到及时的纠正和补救。
总之,“教书有法,教无定法”。面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怎样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努力找到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讲”会增强学生语言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反馈、补救,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训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和重要手段。这在大力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布置作业;课中教学;课后复习;检测考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91-02
在我们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曾流行这么一句话:“语文教学就是读写结合,数学教学就是讲练结合。”这里的“讲”就只有教师的讲,学生只管去学(练)。“讲”完全被老师占去了,学生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僵硬死板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了。新课程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因此必须把“讲”的时间、“讲”的内容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能成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应注意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使信息能及时得到反馈,错误能及时得到纠正,以帮助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课堂上、家庭作业的布置中都应该让学生多讲、大胆讲、主动讲,变过去教师的“讲”为学生的“讲”的训练,“讲”的训练应在教学中得到加强,可以在小学数学的各种知识教学中及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那到底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讲”的训练呢?
一、在教师布置作业时“讲”
教师布置的预习无论是笔试练习还是操作练习,都可以让学生先大胆地“讲”,对“讲”不懂的地方就用笔作上记号。如我在布置预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让我的学生“讲”:过去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本节新课要讲的内容是哪些?如何建立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通过学生主动“讲”,预习效果非常显著。
二、在课中教学时“讲”
教学过程时,教师要当好导演,要让学生充分讲、大胆讲,教师要多留给学生讲的时间、空间,学生讲得好要及时给予鼓励,即使学生讲得不好教师也千万不能挖苦、讽刺。教师在组织学生讲时,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让学生单独讲、同桌互讲、小组内讲,甚至进行争论。讲的内容一定要切合学生年龄、心理、生活实际、教材以及课标的要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讲数学运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如我在教学小数除以小数的除法时,主要训练学生讲:小数除以小数,根据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先把除数扩大一定的倍数变成整数,再把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再如,在教学计算题“3.5 0.4×6 1.5÷3”时,我就引导学生这样来讲:根据四则运算法则,应该先算乘法0.4×6,再算除法1.5÷3,最后再求3.5、乘积、商三个的和。在教学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或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题时,“讲”的重要性尤其撇得突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即让学生要先讲后练,其效果非常好。
2.讲解题的思路。小学生对解题的思路,光靠练不一定效果好,教师尤其要重视“讲”的过程。如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一辆中巴车原有乘客36人,到乙站下车18人,又上来9人,现在车上共有几人?学生把条件和问题搞清楚以后,就应该先让学生充分讲解解题的思路:车上原有乘客36人,到乙站下去18人,应该减去18人,又上来9人,就应该加上9,列成算式是“36-18 9”。通过讲,学生的思路清晰了,解答起来也就顺畅了,而且也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3.讲公式的推导过程。小学数学的公式很多,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也收效甚微;如果让学生讲解亲历(当然也有动手操作)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对公式的来历清楚明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可迎刃而解了。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就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边拼边讲: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来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来三角形的高,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面积的和,也就是其中一个三角形面积的两倍;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应该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即S=a×b÷2
通过启发学生讲解这一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在课后复习时“讲”
课后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回忆和巩固,课后复习及时“讲”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和加深。讲的内容包括:今天我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够懂?等等。
四、在检测、考试后“讲”
检测、考试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检测、考试后如果能及时让学生大胆而充分地讲述试题的内容、试题的解的过程以及错误原因,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对学生的错误知识也能起到及时的纠正和补救。
总之,“教书有法,教无定法”。面对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怎样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努力找到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讲”会增强学生语言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反馈、补救,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训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和重要手段。这在大力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