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运动奇迹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471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小时跑出563千米,一次性完成10507个俯卧撑,拳击比赛连续打了7小时,64岁高龄在海上不停歇地游出177千米,在水下静态闭气长达近12分钟……人生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非常神奇的人,他们的表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比如有的人智商爆表,也有的人体能潜力令人惊讶,下面就是一些创造了我们想都不敢想的运动奇迹的故事。
  跑男来了
  2005年,一个叫做迪恩·卡纳泽斯的男子完成了逾563千米的长跑。令人难以置信的不是这次跑步的距离超越了560千米,而是他一路上并没有停下来休息。他连续跑了80个小时没有停,忍受了高温、缺乏睡眠、极度疲惫,最终完成了这一壮举。他得消耗超过4万卡路里热量,饮用超过34升水才能在跑步的同时维持身体的正常水分。
  更惊人的是卡纳泽斯跑步背后的故事。30岁生日的晚上,他和朋友们在酒吧喝得酩酊大醉。恍惚间,他开始反思一路走过的30年,他上了大学,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是一帆风顺的生活并没有带给他更多快乐,似乎有太多事情挟持着他的自由,而这并不是他愿意接受的。
  他想到小时候自己最热爱的运动—跑步,奔跑中的自己,曾经那样快乐。跑步带给他的成就感,胜过了其他的一切。他下定决心要重新夺回生活的主动权,过上积极和健康的生活。他想要突破自己,测试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打破那些看起来不可能做到的约束。似乎没有什么比用奔跑来庆贺重获新生更合适的了,于是,他立马与酒吧里的朋友作别,穿着一双并不适合跑步的洞洞鞋,8个小时跑了48千米。这次长跑,他不是做给其他人看的,他是要向自己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真的可以做得到。
  此后,这位跑男的脚步似乎就没有停下过。2005年,他通过80小时的无间断长跑为一个等待心脏移植的婴儿募捐。2006年,他連续50天在美国50个州跑完50个马拉松,跑了2110千米。他获得了世界上最艰难的赛跑—恶水超级马拉松的冠军,同时也是智利大沙漠、中国戈壁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和南极冰原四大荒漠挑战赛总冠军。2006年,他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该年度影响世界的百人之一,人们将他称为“现实生活中的阿甘”(阿甘是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的主人公,以善于奔跑著称)。
  俯卧撑大王
  俯卧撑常被用来作为体力的一个衡量指标。许多人都有过跟朋友比赛俯卧撑的时候。但是有一个人在做俯卧撑方面无人匹敌,不会有人傻到要跟他比赛。这个人叫吉田稔,来自日本。
  1980年,他一次性完成了10507个俯卧撑。在此之前的记录是1965年由查尔斯·林斯特创造的6006个俯卧撑。时至今天,仍没有人能打破吉田稔所创造的记录。
  停不下来的拳击比赛
  拳击这项运动需要拳手具有超强的耐力和力量。大部分拳击比赛都有时长限制。1893年,安迪·鲍恩和杰克·伯克进行了一场不间断战斗、不设时限的拳击比赛,一共持续了7小时19分钟,共110个回合。两位拳手各自在比赛过程中失去了超过4.5千克的体重,然而在这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拳击比赛中,谁也没有战胜对方。
  最后,裁判不得不叫停,判定平局,因为两人谁也不愿放弃,看形势恐怕会一直这样打下去。在比赛中伯克手腕骨折,但是仍然不愿认输,这样下去他会一直打到手部的每一根骨头都骨折。鲍恩头部受了重伤,但是也不愿放弃比赛。两个人就这样长时间地折磨着对方和自己的身体。尽管两个人的身体都难以支持他们比赛,但是两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放弃,一直以坚强的意志力支撑着摇晃的身体继续打斗。
  游出精彩人生
  2013年,一位64岁的女士戴安娜·尼亚德创造了一项纪录。她一次性游了177千米,相当于5个英吉利海峡的长度,而且没有借助防鲨网,危险系数很高。她从古巴游到了美国佛罗里达,总共耗时53小时。
  尼亚德之前也尝试过这条路线,但是中途遭到了一条有毒水母的袭击。此外,她的肩膀也在游泳的过程中受伤。最终,尼亚德第一次尝试失败。
  当她决定再试一次,几乎所有人都告诉她她做不到。但是,对她来说,梦想绝非遥不可及。她不服老,更不愿向别人为她限定的框架低头。她破除面前的一切障碍,完成了别人口中不可能的事。到岸之后,她极度疲惫,却笑盈盈的告诉围观的人群:“追寻梦想,再老也不晚。”
  真正的“河神”
  如果尼亚德的故事还没有让你惊讶的话,不妨了解一下下面这个人的事迹。2014年10月,塞尔维亚自由潜水选手布兰科·彼得洛维奇创造了一项纪录,在水下静态闭气长达11分钟54秒。
  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有静态屏气和氧气辅助闭气两种。静态屏气是不借助任何辅助准备,在水下闭气尽量长的时间。后来的挑战者吸半个小时纯氧后进行水下闭气。毫无疑问,氧气辅助闭气可以让人闭气时间更长,有人可以闭气超过24分钟。但是,相较而言,静态屏气更难有所突破。
  布兰科·彼得洛维奇进行的是静态屏气,在没有辅助的条件下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闭气。一般人5分钟的闭气就会头晕眼花,彼得洛维奇的记录简直是奇迹。
  这只是无数不平凡的凡人中的5个人,但这5个人身上存在一些共性,他们都具有极强的意志力,精神力量非常强大。他们之所以能够完成超越极限的事情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极限。他们勇敢地重新定义了不可能,证明了什么是可能的。
其他文献
一位男子被村民用镰刀砍死,但所有村民的镰刀都一样。法官让他们把自己的镰刀都放在地上,不久便观察到有一把吸引了苍蝇,它的主人—也就是罪犯,立即坦白了。  这是电视剧《洗冤录》里宋慈“晒镰刀”的故事。对于肉眼不可见的罪证,古人已具有了很高的断案智慧,那么结合前沿科技,那些肉眼不可见的蛛丝马迹又如何帮助我们抓到罪犯?  指纹新解揪出更多细节  我们都知道指纹在案件侦查中往往是关键的证据,但是有些嫌疑人却
期刊
随着我国航空业的发展,对制造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却长期依赖国外公司的供应。形成这种“心病”的一大原因是发动机涡扇中的单晶叶片难以制得,对材料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很高。不过,一种超级金属—铼的发现让“病情”出现了转机,随着铼镍合金单晶叶片制备工艺的发展,这种“心病”有了“新药医”。  “铼”之不易  1872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预言,根据元素周期律,自然界中还存在一种尚
期刊
1995-2010年间,皮克斯是地球上世纪之交最伟大的动画电影制造商。它的辉煌如日中天,其他动画制片商无法企及。  皮克斯创新一流  皮克斯动画室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了电脑创作动画电影的时代,当时其他公司仍是靠手工繪画创作(如动画巨头迪士尼)。80年代,皮克斯动画室被乔布斯(那时已离开苹果公司)收购,正式成为独立的动画制片公司。然后连续创作了几部动画短片,皮克斯因此名声大振,1995年上
期刊
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  20世纪30年代,为打破旧金山发展遇到的壁垒,美国人打算建立一座桥梁,横跨金门海峡。金门海峡深度超过了91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632米长,由于直接与太平洋相对,海峡常年受到强大潮流的冲击,水速保持在每小时15千米以上。它还距离1906年的旧金山地震震中很近。在海峡上建造桥梁,谈何容易!  尽管困难重重,旧金山的市民还是决心把它建起来。1933年,结构工程师约瑟夫·施特劳斯提交
期刊
亚麻短袖衫在夏天带来了清凉,轻盈的羽绒服圆润温暖,柔软的莫代尔睡衣帮助人们一夜好眠,优质的运动服平滑而富有弹性……服装店的衣架上,不同款式、面料和品牌的衣服琳琅满目,总有一件能带给人们愉悦的舒适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错的“贴身伴侣”。不过,在人们享受穿衣感觉的时候,科学家却思考着另外的问题:穿衣的舒适感源自何处、受何驱动?以及,弄清楚这些是否能帮助人们挑选到适合自己的衣服呢?  触觉演奏的交响乐  
期刊
2017年8月,在新加坡海域,美国海军一艘驱逐舰与另一艘大型油轮相撞。军舰被撞出一个大洞,险些沉没,还造成10名海军士兵失踪(部分人员遗体已找到)。无独有偶,仅仅在此之前两個月,日本海域也有一艘美国军舰与另一艘巨大的集装箱货轮相撞,造成7名海军士兵死亡。  毫无疑问,美国军舰装配着各种高科技产品,除先进武器外,还有雷达、导航系统,GPS定位跟踪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和无线电通信系统。在如此“严密武装”
期刊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胖墩了,还经常抵制不住食物的诱惑,那么也许这不能怪你意志薄弱,而要怪你的基因,是它们使你沦为吃货。  6年前科学家鉴别出一个跟肥胖症有关的FTO基因,如今我们大致知道它是如何塑造吃货们的:它一方面阻止人在饭后产生正常的饱感,另一方面还使高热量的食物更加诱人。  在人群中,FTO基因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为区别起见,科学家把一个“版本”叫“A”,另一个叫“T”。我们知道,每个基因在D
期刊
现在,虚拟现实(VR)眼镜成为一种时尚,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观体验。游戏、影视等娱乐产业很看好它。然而作为新科技,虚拟现实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它还是一种医疗工具,现在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实践,比如治疗病人,训练医师。  缓解痛苦  虚拟现实可以缓解病人的疼痛。目前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表明,当病人沉浸在虚拟现实中时,大脑里与疼痛感知相关的组织—大脑的体感皮层和脑岛就会遭到抑制,活动程度减弱。甚至在某些情
期刊
晚上吃太好可能会得糖尿病,深夜加班可能会致癌,心脏病常常在凌晨发作,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事故大都发生在凌晨……这一切都是生物钟在捣鬼。因此,诺贝尔生理学奖给我们的健康启示就是—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又颁布了,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因为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奖。如果你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那么可以通俗的说,这三位科学家其实是研究“时钟”的,只不过他们
期刊
如果你想改掉一项恶习,但一直不能成功,那么你会不断尝试,并采取一些方法辅助吗?  据报道,美国一位女孩决心戒掉睡前在床上玩手机的坏毛病,将一只特别的智能手环戴在手腕上。设制好各项参数,这只手环就会发出电流,以电击来“惩罚”主人,如果她玩手机的话。这手环名叫“巴甫洛夫”电击手环,喻意借助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的条件反射原理,通过电击惩罚使人改掉坏习惯。  奖励与惩罚效果不一样  条件反射原理不只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