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B-SBR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实践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_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UASB+SBR工艺处理乳化剂废水为例,对UASB-SBR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探讨。研究乳化剂废水的COD去除效果,为工程项目的设计、调试、运行等工作提供试验依据。采用UASB+SBR工艺处理乳化剂废水,并探讨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试稳定运行71d,在进水COD浓度(最高10924mg/L,最低2880mg/L,平均5751mg/L)波动较大的情况下,UASB的出水COD去除效率维持在70%以上,SBR的出水COD去除率在60%以上,出水能够达标排放。该组合工艺对乳化剂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UASB+SBR法;乳化剂废水;中试;COD浓度
  中图分类号:U6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乳化剂是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它能稳定食品的物理状态,改进食品组织结构,简化和控制食品加工过程,改善食品风味、口感,提高食品质量,延长货架寿命等。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两大类。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的乳化体系的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2类。某乳化剂公司主要通过收购废油脂生产工业油酸和亚油酸,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一定量高浓度有机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如直接排放,将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处理此类废水时,若采用好氧技术,将会存在运行不稳定、处理水量小、出水水质差、COD去除效果差、无法达标排放等问题。笔者在厌氧小试的基础上,研究对该公司现场水质应用厌氧-好氧联合工艺技术的可行性,为设计、调试启动工作提供试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用水为某乳化剂公司提供的工艺废水,主要来源为生产废水、车间及仓库地面冲洗水、洗桶废水等,其主要污染因子为动植物油。生活废水即为该公司员工区的生活污水。2种来源废水水质和水量状况见表1。
  
  1.2污泥接种接种污泥为无锡某污水厂的消化污泥(含水率为95%),接种量为0.75m3
  1.3工艺流程该废水中试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该中试装置处理能力为1m3
  /d,进水在原来的气浮池出水口引了一条管道,通过自流到中间水池。在进水池对该废水进行pH的调节,氮磷和微量元素的投加,以及对废水的加热。然后通过定量泵控制进入厌氧反应器的水量,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厌氧反应器中被去除。厌氧反应器主要通过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甲烷菌等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而减少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厌氧出水进入中沉池,中沉池主要作用是让出水中的污泥静止下来,静止下来的污泥通过污泥泵回流到厌氧反应器中,上清液用定量泵打入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池中。
  1.4工艺设计要点及主要设计参数进水池:总容积0.3m3,设计尺寸为0.65m×0.90m厌氧反应器:总容积2.8m3,有效容积1.5m3,设计尺寸为1.00m×3.60m;中间水池:总容积3.375m3,设计尺寸为1.50m×1.50m×1.50m;SBR池:总容积5.8m3,设计尺寸为2.00m×1.85m。
  1.5检测及分析方法
  废水中的COD含量采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分析频次为1次/d;pH用pH试纸测定,分析频次也为1次/d。
  1.6进水方式该中试试验中,厌氧系统采取逐步增加进水量来提高进水COD负荷[0.95~5.05kgCOD/(m3·d)],进水方式为固定进水流量、增加进水时间和固定进水时间、增加进水流量2种方法,直至进水流量为100L/h,进水时间为10.0h。由于该废水缺少磷,在试验过程中,还需要补充磷和微量元素。SBR采用直接进中沉池出水,同样采取逐步增加进水量的方式来提高COD负荷。进水方式为瞬时进水,进水时间为1.0h。曝气时间为12.0h,沉淀时间为10.0h,排水时间为0.5h,闲置时间为1.5h。
  
  2结果与分析
  2.1厌氧系统的运行
  2.1.1污泥驯化期。在污泥驯化期,由于进水COD浓度没法控制,所以采用控制进水量来培养驯化污泥。在驯化期,水量控制在300L,利用碳酸氢钠调节pH为7.0~7.2,温度控制在(32±2)℃。运行7d,进出水COD及去除率变化情况见图2。
  
  
  从图2可知,该废水进水COD浓度虽然在4000~8000mg/L内变化波动比较大,但是出水COD浓度能够稳定在1000~2000mg/L,说明该厌氧反应器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对于进水COD的波动,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2.1.2提升负荷期。在提升负荷期,当试验在运行了51d后,进水量达到1000L时,进出水COD浓度与去除率的变化情况见图3。由图3可知,进水COD浓度波动比较大,但是出水COD浓度基本上都在2000mg/L以下,去除率基本上能够维持在60%以上,大多能够达到70%~80%。
  
  
  在第12天,由于冲洗餐饮废油的废水直接进入该系统,导致进水COD浓度高达10000mg/L以上,但是在之后控制进水COD浓度后,系统还是能够正常运行。说明该系统对
  突发性情况,同样具有一定缓冲能力。如图4可知,随着有机负荷的提升,负荷稳定在3.5~4.5kgCOD/(m3·d)时,COD去除率依旧能够保持在70%~80%。经过51d负荷提升,使得有机负荷上下波动幅度变小,达到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
  
  
  2.1.3负荷稳定期。为了试验厌氧反应器对该公司废水的耐冲击负荷,维持进水量为1000L一段时间,出水COD浓度与去除率的变化情况见图5。
  由图5可知,进水COD浓度虽然仍有波动,但出水COD浓度能够稳定在2000mg/L以下,去除效率能达到70%以上。系统进水负荷稳定在4.0~5.0kgCOD/(m3·d),进水浓度虽有小幅度的变化,但不影响系统出水的稳定性。
  
  
  2.1.4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4.1污泥流失。在升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的调试过程中,曾出现过污泥流失和污泥上浮的现象,而且流失量比较大,试验通过污泥泵进行污泥回流。污泥流失是UASB
  启动期比较正常的现象,因为在启动期间,污泥存在一个淘汰和自我适应、自我选择的过程。特别是试验使用的是消化污泥,加长了这个过程的时间,如果采用颗粒污泥可明显缩短这个过程。此外,温度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然而由于污泥回流导致UASB的温度很难控制,决定了污泥流失。
  针对污泥流失问题,需要进行污泥回流,在前期污泥流失量较大,每天进行3次污泥回流。每天污泥回流时间分别为早、中、晚3次。随着试验的进行,污泥流失量越来越少。试验证明,在试验进行到60d左右时,可以进行2d/次的回流,而不需要每天进行回流。
  2.1.4.2温度控制。该中试研究主要运行时间为9~12月,整个系统加热主要通过加热进水池的温度,由于外界温度很低,虽做了有效的保温措施,但仍有热量流失。导致中间水池的温度为39℃左右,到厌氧反应器中的温度只有(32±2)℃。但最关键的是污泥回流导致的温度急剧下降,由于外界温度较低,所需回流的污泥暴露在外界,每次回流都会导致温度的大幅度降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有温度。
  2.2好氧系统的运行SBR池污泥的驯化采用间歇式闷曝方式,在闷曝3d后,开始進厌氧的出水,并投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在调试进行14d左右,SBR池内出现大量絮状污泥,
  代谢能力强,SBR开始进水,进出水情况见图6。
  
  
  由图6可知,虽然SBR进水COD浓度在800~2500mg/L波动,但出水COD浓度仍能够维持在500mg/L以下,完全能够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还可以看到,COD去除率虽逐步减低,但仍能够达到60%以上的去除率。其主要原因是随着试验的进行,时间进入12月份,气温逐步降低,影响到好氧污泥的活性导致去除率的降低。
  3结论与讨论
  从中试71d中可以看出,虽然该废水进水COD浓度波动较大,但一直维持在4000~8000mg/L,而且通过厌氧处理后,出水浓度能够维持在1000~2000mg/L,去除效果维持在70%以上。厌氧出水再通过SBR好氧处理后,出水能够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该系统处理乳化剂废水,在负荷达到5kgCOD/(m3·d)左右时,去除效果能够达到70%以上,并且具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也具备了抗负荷冲击的能力。乳化剂废水属于难降解废水,虽然经过厌氧处理后COD得到明显地去除,但由于好氧阶段的曝气系统的原因,离完全达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参考文献
  [1]R·E斯皮思.工业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M].李亚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56.
  [2]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俞金海,贾立敏,张勇.UASB-BAF工艺处理油脂废水[J].给水排水,2006(3):58-60.
  [4]贺延龄.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5]张希衡.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要】碾压混凝土技术是利用土石坝施工工艺,以振动碾压实干硬性混凝土的一种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有高度机械化、缩短工期、简化施工程序、节省投资等传统的混凝土大坝柱状浇筑法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水利水电工程首选大坝之一。自1974年开始研究碾压混凝土大坝以来,碾压式混泥土大坝的技术已取得了巨大进步。现今,在气候条件不同的许多国家中,都在使用碾压混泥土技术修建大坝。正在建造的碾压混凝土大坝比其他类型的坝多
摘要:文章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相比较,结构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
【摘要】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对工程造价具有显著的影响,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的实现。确切的说,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有利于业主或投资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承受范围,在项目早期更准确的把握投资决策,从而更好地进行风险防范和管理。根据研究表明,工程造价模拟式有效的风险分析方法,为进行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提供了技术上和方法上的支持。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风险管理动态管理经济合理  中图分类号:T
【摘要】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从舒适性方面看是一种较好的供暖形式, 它从室内温度场的分布、舒适度、室内美观、分户计量等各方面都较传统的供暖形式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但是要使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发挥其优点, 避免其缺点, 使人们更快更广泛地接受这种新型的供暖方式, 还需同行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辐射地板采暖暖通空调应用   中图分类号:TB6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在情境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采取了两项措施来推进课程改革:一是进行教师的技能培训与测试,转变教师的职业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水平;二是对该门课程进行开发,建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摘要:工程项目是企业的主体,又是企业的基本经济细胞。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决策、计划、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各方面、各环节工作素质的综合反映,而不是单纯靠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应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精心工作,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即通过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
【摘要】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 要加强施工管理,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做到安全生产, 节能减耗, 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也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安全质量  中图分类号:TU991.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给排水工程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一些给排水施工中的流程处理不细致,常常给居民带来麻烦,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应本着“
【摘要】水库建设对生态影响的本质或终极结果是对生态资产的影响, 包括对自然资产的影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本文对水库建设的生态影响及生态资产价值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以便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建设; 生态系统; 生态资产;影响评价; 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TV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水库建设对生态资产的影响  水库是在原河流上拦河筑坝并淹没了流域内部
摘要:供热管网系统合理选择了变频回水加压泵是实现其高效节能的切实可行手段;以工程为实例,简单介绍了如何解决不同采暖系统的水力失调问题。  关键词:不同采暖系统加压泵水力失调  中图分类号:TU8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Heating network system chooses the backwater pressure pump with frequenc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自动化水平也在逐步提升,机械自动化技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到机械生产制造过程中。极大推动了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机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