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图书室里怎么有本《红楼梦》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oxian198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什么?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演起了《红楼梦》?
  《红楼梦》适合幼儿园大班孩子吗?幼儿园孩子不应该都在演《小蝌蚪找妈妈》什么的吗?戏剧表演不需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吗?这个班的老师在哪里?有人管管吗?
  这真的发生了!在广州,在烟墩路幼儿园,大三班。
  上周,我偶然在小书吧里发现了一本绘本《红楼梦》。也许是哪个老师带回来的吧,我想。
  这天餐后活动时,我无意中听到“娃娃家”有人在说“黛玉”“平儿”“宝钗”,非常惊讶,留心一看,原来是慧慧、柯柯、梓琦、泳妍在看那本《红楼梦》,还打算扮演那些小姐丫鬟呢。
  原来,那本《红楼梦》是妈妈送给慧慧的礼物,这份礼物让她迷上了《红楼梦》,经常和妈妈一起读《红楼梦》的故事。

选角儿是个技术活


  
  慧慧对照着书后面的人物图谱,给柯柯、泳妍和梓琦介绍黛玉、宝钗、平儿、袭人、贾母、王熙凤。大家听得很认真,不时问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慧慧非常耐心详细地向她们逐一解释:
  “我最喜欢黛玉了,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很可怜,因为她的爸爸和妈妈一早就死了,于是黛玉投靠她的外婆贾母。”
  慧慧一边给小女孩们介绍角色情节,一边分配各自扮演的角色——她们打算扮演“黛玉病死”这一段情节。
  慧慧让柯柯扮演贾母,柯柯不愿意:“贾母太老了。”
  慧慧说:“才不是呢,贾母是《红楼梦》里面最尊贵的贵妇人。”
  就这样,慧慧一边翻看书后面的人物图谱,一边推荐小女孩们饰演合适的角色,比如泳妍演凤姐,柯柯一人分饰鸳鸯和平儿,毕竟,鸳鸯和平儿都是大观园里地位很高的大丫鬟。柯柯答应了,马上跑去端茶给其他女孩儿们。
  慧慧又说:“《红楼梦》里面还有几个男的角色,贾链、贾珍等等,需要找男孩子来演。我们得去找几个男孩子。”
  分配完角色后,慧慧同时提醒大家,要演的这段情节,非常悲伤。

戏剧室里发生了啥


  早餐后就是戏剧室时间,慧慧和小伙伴们正式准备演绎《红楼梦》了。
  
  我提醒孩子们可以把班里适合的游戏材料拿去做道具。她们非常开心,匆匆商量了一下,从娃娃家、音乐区和自己的百宝箱里拿了扇子、项链、耳环、纱巾,迅速做好了准备。
  在戏剧室里,主创班底们邀请铄铄加入,铄铄问:“宝玉是男的还是女的?”慧慧说:“宝玉是男的,他喜欢黛玉。”
  而另一边,有两位小朋友决定交换角色,由梓琦演袭人,柯柯演宝钗,两人交换了披肩。
  接着,慧慧告诉女孩儿们要建一个大观园,需要一些植物,因为大观园里有很多桑树。这时铄铄马上说:“沙区有很多桑叶,我们去采些桑叶吧!”
  
  慧慧抬头看了看操场高大的鸡蛋花树说:“不用了,有大树就可以了,刚好这里有鱼池,书上也是有石头、有鱼池的。”
  接下来,孩子们发现剧场还需要一张床,因为林黛玉生病后是躺在床上的。没有现成的床,大家就搬来一些积木,搭了一张。

我也获得一个角色


  角色分配好,场景道具也准备好后,慧慧宣布:《红楼梦》开始表演了。
  这时,柯柯、泳妍、铄铄和梓琦一脸茫然地问:“我们该怎么演啊?”
  慧慧上前翻了翻书,想了想说:“要不,我们请黄老师做主持人,给我们讲讲里面的故事吧。”
  
  我开心地接受了邀请,拿起书本,声情并茂地给孩子们念故事——孩子们准备演的这一幕叫做《贾宝玉误娶薛宝钗》,就像慧慧之前说的一样,是一段悲伤的剧情,讲的是王熙凤和贾母哄骗宝玉,让他以为自己和黛玉结婚,实际新娘却是宝钗。这场婚礼,无意中被黛玉知道了,黛玉悲愤交加,卧病不起,就在宝玉和宝钗结婚的当晚,黛玉焚烧了诗稿和香帕,最后悲惨地死去。
  哪怕是这样简略介绍,我也不得不承认,对孩子们来说,故事里的人物角色太复杂了。铄铄、柯柯她们一边听,一边拼命地想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提了许多问题。熟悉《红楼梦》的慧慧细细解答,有时候我也帮忙介绍一下。直到女孩儿们对自己的角色终于有了一点了解,帷幕才又再次拉开。
  大家决定从宝玉和宝钗结婚的情景开始演,可没有新娘子的紅盖头啊,怎么办呢?梓琦灵机一动,把柯柯的披肩反过来,当成了盖头。
  结婚仪式准备开始时,女孩儿们忽然又发现,没有结婚的床了。慧慧提议:“那干脆把林黛玉的床也当成结婚的床好了。”
  这边厢,宝玉宝钗的婚礼开始了;那边厢,慧慧扮演的黛玉躺在了床上,双眼紧闭,一动不动,看上去病怏怏的模样……就这样,慧慧一直认真地躺着,直到柯柯她们把婚礼演完了,不知道接下去怎么演,大家喊她起来问时,慧慧才睁开眼睛,从床上起来。

笔下大观园


  女孩儿们演得兢兢业业,意犹未尽,一直到活动时间即将结束,大家还不舍得告别舞台,强烈要求再延长十分钟。因为马上要进行美术课准备,我不得不喊停,告诉大家说:“咱们可以成立一个《红楼梦》剧团,邀请更多的小伙伴加入,一起讲《红楼梦》的故事,欣赏影视作品和剧照,还可以按剧情需要改造‘娃娃家’把它变成你们的红楼舞台。不过,现在咱们要去上美术课啦!”   
  没想到,就在接下来的美术课上,孩子们用画笔,再一次演绎了《红楼梦》的故事。

采访小戏骨


  慧慧和小伙伴演绎《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后,引来了一些老师的质疑:
  
  《红楼梦》怎么可以给小朋友看?
  是不是应该指导小朋友什么年龄看什么书?
  回想当时,我并没有考虑过《红楼梦》是否适宜学龄前的儿童阅读,这可能跟我当下的关注点有关:孩子们对读故事和演故事的兴趣持续不断,我感觉到她们更多的是对故事所处的年代和女性形象感兴趣,希望通过扮演的方式,来表达对那个年代人、事、物的好奇心,满足探究兴趣,在我的理解里,这是她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但同时,这些质疑的声音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觉得很有必要去倾听一下孩子们和家长的想法——
  羽欣老师:你为什么喜欢《红楼梦》?
  慧慧:“我觉得里面的女孩子都很漂亮。”
  梓琦:“我很喜欢那些衣服,那些人跟现在是不同的,样子不一样的。”
  泳妍:“因为好好玩,和她们一起可以演出,可以演没有演过的人。服装都是大家一起做的,我觉得特别开心。”
  柯柯:“我喜欢她们的衣服,那个水袖好漂亮。”
  羽欣老师:最喜欢谁?
  慧慧:“我最喜欢黛玉和宝钗,黛玉更喜欢些。黛玉很特别,她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的地位比她高,她长得漂亮,会写诗,但很穷,又没有爸爸妈妈了,而且经常生病,显得其他人更幸福,但因为这样,所以我更喜欢黛玉。”
  羽欣老师:想继续听这个故事吗?
  梓琦:“想,妈妈准备给我买书。”
  泳妍:“妈妈已经买了一本书给我,不过跟慧慧的那本的样子不同。”
  羽欣老师:宝釵结婚那个故事,黛玉死了,会不会觉得很悲惨的?
  柯柯:“可是结婚揭红布那个情节很搞笑。”
  我还想知道接下来孩子们有什么计划,孩子们告诉我说,她们想表演给大家看;慧慧的愿望是长大当演员;其他女孩们想读故事,很想知道讲什么,但现在不认识字;还希望我给她们读,这样大家比较记得住。
  与慧慧妈妈的对话
  最熟悉《红楼梦》故事的,就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慧慧了。慧慧妈妈是一位重点高中的化学老师,在慧慧四岁时就给她买了《红楼梦》,对于学龄前儿童阅读《红楼梦》,慧慧妈妈是怎么想的呢?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慧慧妈妈告诉我说,她觉得中国的四大名著越早接触越好,这是中国文化非常辉煌的部分,《红楼梦》情节生动紧凑,引人入胜,也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好书,而阅读对孩子来说会受益终身。而对于作品中关于风月的描写和孩子不能理解的情节,她的想法是:孩子喜欢《红楼梦》更多的是来自于美感的冲击,喜欢人与人之间有温情的情节。并不是整个故事孩子都喜欢,慧慧会喜欢其中一些故事情节,也有不喜欢的,比如尤二姐、尤三姐。而关于宝黛的爱情,慧慧妈妈会用自然的语气告诉她,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就像爸爸妈妈那样相亲相爱,等慧慧长大了,也会像妈妈和爸爸那样,有一个男孩子喜欢慧慧,和她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慧慧妈妈还说,慧慧也读完了《西游记》,但她不喜欢,说总是打打杀杀的。可见即使是经典,也不见得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后记:
  很多人认为《红楼梦》是风月小说,不适合儿童阅读。但我想,其实儿童读红楼,还没有上升到读文学经典的崇高境界,他们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古代故事来了解,就那么简单。
  《红楼梦》在慧慧和她的小伙伴们的眼中是美的,特别的,她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她们不要现成的、漂亮的项链首饰和服装,偏偏要花好多时间来自己做,柯柯的水袖剪裁得参差不齐,却自我感觉特别棒,整天当宝贝似地披着它,觉得自己是天下最美的。对孩子们来说,做首饰、做服饰的过程就是她们感受、理解、表达和创造美的过程,她们享受过程、乐在其中,这是多么美好和愉快的体验。
  其实,在烟墩路幼儿园,孩子们对《红楼梦》的兴趣一直在持续。接下来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敬请期待“大三班里的《红楼梦》”下集。
其他文献
方方刚长牙时,妈妈不敢给她吃硬的东西,怕她的牙齿长歪,经常把食物打成糊状,结果方方长大后吃东西总是囫囵吞枣,没咬几口就吞进肚子里,很不喜欢吃稍微硬一点的食物,而且牙齿老是出问题,经常要带去看牙医。  这些年,像方方一样被牙病困扰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家长也抱怨孩子牙齿长不好。口腔专家指出:咀嚼功能退化是导致孩子牙齿长不齐、不美观的主要原因。  常吃软易挑食偏食  在宝宝6个月之前,由于牙齿未长齐,胃
给萱宝买书或借书时,我都会尽量挑各种不同风格的书籍,感人的、励志的、有趣的、科普的、温馨的……不同的书能让她找到不同的乐趣。  不过,我发现,那些她看的时候乐得嘎嘎笑、看完还要反复翻和主动跟我一直提起的那类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厘头。  无厘头只是我的说法。其实在国外,它有专门的文学体裁名:nonsense(无意思之意思)。这类书大多是从儿童视角看世界,内容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往往让孩子爱不释手
在小学生涯开始不久,小璐就提出了要自己上下学的要求——我立刻就否决了,理由是老师不让,学校也不同意。可惜星星之火不会轻易熄灭,时不时,小璐就会窜出两句暗示,但我只能在心里说,宝贝儿抱歉,妈妈真的还没做好准备。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男人就是比女人有胆识。趁我上班不在家,璐爸给了女儿一次独自行动的机会:那天他俩去银行,由于人多需要排队,于是璐爸让小璐自己先回了家,途中需要穿越一条马路。璐爸也不是心血来
最大的宝宝  妈妈说,我是地球上最大的宝宝,刚生下来就比一只成年大象还要重。而且,我的生长速度也可能是动物世界中最快的,因为我每天要吃掉约4000万只磷虾。声音像飞机发动机  妈妈说,我们还是这个星球上声音最响的动物,比喷气式发动机的音量还要高。人们甚至可以在1600公里以外的地方聽到我的叹息声。血管粗到可以游泳  你知道我的血管有多粗吗?粗到可以让你们这些小朋友在里面游泳。心脏大如汽车  你知道
“我们来看一看。” 这句话,最近在我们家出现的频率很高。  那么,究竟看什么呢?  行视——边走边看  我们换了一条散步的路线,沿途都是新风景。经过一户人家门口,我问桐桐:“桐桐,看一看,这家花园和我们家的有什么不同啊?”桐桐开始认真地观察:“栏杆不一样,门不一样,这家还有楼梯!我好喜欢。”我回头一看,原来这家从院子里建了个楼梯到二楼的平台。别说,我刚才还没留意到呢。  再走一段,来到两户中间,我
看到别人陪孩子做了很多游戲,感觉自己对孩子有亏欠,因此一有时间陪伴,你就会把游戏安排得很多、很满。但是——  如果你设计的游戏,孩子不参与,你就会感到失望;  或者孩子参与了,却不遵照你的规则,你也会有受挫感,希望孩子能按照“正确”的玩法去玩。  你有这感受并不奇怪:由于“亏欠焦虑”而进行的陪玩,难免会用力过猛。  到底成人在“陪玩”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这里涉及两个概念:“成人带领的游戏(adu
黃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进入初夏,雨水变多,平时安安静静躲在池塘暗处的青蛙们,也纷纷来到水边,扯起喉咙,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唱歌大赛。有些怕自己唱不过别人,还会偷偷使出绝招——拼命鼓气,把口角两边的外声囊鼓成一对又圆又大的泡泡,歌声有了泡泡共鸣,自然更加雄伟洪亮。  它们是雄蛙还是雌蛙呢?这一刻不停的蛙鸣是为了什么?  叫得最大声的,都是雄蛙。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要让雌蛙们听到呀!  因为经
楠楠一家为新出生的小侄子欢聚一堂庆祝,楠楠目睹了成年人拥簇在婴儿床周围欣赏这位新成员的情景。回家后的当天晚上,楠楠的年龄好像变小了,开始像咿呀学语的婴儿一样说话:“宝宝要吃饼饼。”“喝水水。”连动作也像刚学走路的宝宝,一边吮着大拇指,一边拽着妈妈的衣角,跌跌撞撞地在妈妈后面跟来跟去。  楠楠的情况属于“行为倒退”。在成长过程中,许多宝宝都会出现语言和行为不符合年龄的倒退现象。  行为倒退是儿童生长
小螳螂,穿绿衣,两把大刀真锋利;  见到害虫就出手,身手敏捷属第一。1.小朋友先站好,准备变身小螳螂。  双腿分开,身体站直,做好准备——2.先变两把大刀出来。  将两手的食指和中指伸出来,微微弯曲,其他三个指头握拢。3.试试我的左大刀,试试我的右大刀。  手指动作保持不变,左臂弯曲抬高的同时,右臂就弯曲降低,两者交替进行。  正午的太阳,炙热地烤着大地。草丛里,螳螂上半身直立着,胸前一对威武的大
游樂场规定,身高1.1米以下的儿童,要大人陪同才能进场。  假如穿紫色衣服的小女孩正好1.1米,你看剩下的小朋友,谁需要大人陪,谁可以自己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