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eading和Task是初中牛津英语教材每个单元中的两个重要板块,分别占了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的“读”和“写”两块。英语课程标准对“读”的定义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并将文字符号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对“写”的定义是运用书面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对Reading和Task的教学引入结构分析模式有重大的意义。对Reading进行结构分析不光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帮助,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重要意义。对Task进行篇章结构分析有助于理清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结合书本示例和平时教学心得,对Reading进行结构分析通常有分段法和图表法;对Task进行结构分析通常有分段说明法和制作流程图法。
一、Reading中的结构分析
(一)意义:
1.帮助理解和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理解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对一篇Reading文章首先要做到理解: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描述或阐述了什么?通过阅读我们了解或学到了什么?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整体上去理解并把握,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记忆。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对学生记忆文章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由于对文章的脉络已经清楚,背诵时仅相当于往勾勒好形状的画里填色,大大降低了难度。有时,文章长,记忆量大,学生还可以根据结构分析按照不同段落分段识记。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阅读理解题是中考的重要题型之一,所占分值高,考查范围广,重点考查考生对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如果把Reading文章比作精读,那么阅读理解的文章无疑就是泛读。考生在泛读时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简言之,就是了解文章说了些什么。当然,阅读的题目千变万化,如考查对一些细节信息的捕捉,对文章的主旨或某段落的主题的把握,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含义的能力,或让读者猜测文章出处等。而无论哪种考题,如果学生能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相当于梳理一遍文章的脉络,答起题来自然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二)方法
1.分段法
分段是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最常用也最方便的做法,不同体裁的文章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模式,比如记叙文,一定是围绕WH(who,when, where, what,which,why, how)展开故事的。议论文的关键是论点,论证和结论,往往分三段或四段展开,一定有主题句。说明文则会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展开,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理顺序等。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所特有的结构模式,分段时无疑会思路清楚,受益良多。
一般而言,分段是老师帮助下进行的。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老师可以做
一些设计,比如把分好的段落和各自的段意错开,让学生做连线。有时碰到结构模式特别清楚的文章,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行分段。
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分段容易总结段意难,为了让学生不对分段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采取方法为学生降低难度,在总结段意时,可用疑问句代替陈述句,或只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效果很不错。
2.图表法
图表法也是Reading教学中帮助进行结构分析的常用方法。通常教师给出图表的基本框架,让学生进行部分或全部填空。图表实际上就是文章脉络的呈现,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及要旨一目了然。学生不仅容易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逐步形成自我分析、概括的能力,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Task中的结构分析
(一)意义
1.帮助理请思路,有助写作
写作前作者心中要有一个整体思路,对作文的结构要有一个规划,清晰的写作逻辑结构能更好地帮助作者理清思路,下笔时自然分段,让读者更容易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一般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呈循环式,因此汉语写作阐述主题时,不是直接切入,而是绕着主题外围转。西方人的思维呈直线式,因此阐述观点时喜欢开门见山,把自己谈论的观点先提出来,然后一步步论证。学生受汉语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英语写作时,篇章结构松散,容易离题,句子结构汉语思维痕迹明显。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始终紧扣提纲,每段落主题突出,不要旁逸斜出,说些与主题无关的话。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题型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不同的体裁需要学生运用适当的篇章结构,将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清晰、明了、准确、逻辑合理地表达出来。层次分明,逻辑合理的篇章结构会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并准确理解题目所规定的信息;而叙述顺序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的篇章则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混乱的文章结构,即使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使用了漂亮的词汇和句型,也不会让读者准确领悟作者的意图。因此篇章结构的布局是对作文点评和打分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师应渗透篇章结构布局的思想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形成作文布局清楚合理的习惯,在书面表达题型中为自己争取高分。
(二)方法
1.分段说明法
所谓分段说明法就是在写作前构思自己的作文将分几段,每段说些什么。这个方法简单而实用,是最受欢迎的写作结构分析法。教材上有很多好的示范,现举例如下:
7B U5 Task Writing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Recommendation Letter
Introduction
.The first paragraph tells the receiver what the letter is about.
Main body
.The main body of the letter talks about different points in this order.
Paragraph 2: ability of your classmate
Paragraph 3: personality of your classmate
Paragraph 4: what your classmate did
Conclusion
.The last paragraph states what you want from the receiver.
在写作提纲中使用分段说明法,几乎是所有学生的第一选择,其优点不言而喻。
2.流程图
所谓流程图就是以图表的形式来呈现作文的篇章结构,虽然看起来较前面所谈的分段说明法稍微麻烦些,但胜在更能展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几乎可以纤毫毕现地体现作文的脉络结构,,因此也是非常流行的作文提纲使用方法。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Reading和Task中进行结构分析的内在联系。两者的意义有相通之处,都是为了展示文章的篇章结构,两者针对考试的不同题型都有协助意义。而两者的常用方法:Reading的分段和Task的分段说明法,Reading的图表和Task的流程图,其实也是相通的。这充分说明,不管是作为输入形式的Reading还是作为输出形式的Task,对于英语的文章,进行篇章结构的分析有必要且有方法。
一、Reading中的结构分析
(一)意义:
1.帮助理解和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理解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对一篇Reading文章首先要做到理解: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描述或阐述了什么?通过阅读我们了解或学到了什么?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整体上去理解并把握,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记忆。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对学生记忆文章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由于对文章的脉络已经清楚,背诵时仅相当于往勾勒好形状的画里填色,大大降低了难度。有时,文章长,记忆量大,学生还可以根据结构分析按照不同段落分段识记。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阅读理解题是中考的重要题型之一,所占分值高,考查范围广,重点考查考生对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如果把Reading文章比作精读,那么阅读理解的文章无疑就是泛读。考生在泛读时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简言之,就是了解文章说了些什么。当然,阅读的题目千变万化,如考查对一些细节信息的捕捉,对文章的主旨或某段落的主题的把握,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含义的能力,或让读者猜测文章出处等。而无论哪种考题,如果学生能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相当于梳理一遍文章的脉络,答起题来自然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二)方法
1.分段法
分段是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最常用也最方便的做法,不同体裁的文章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模式,比如记叙文,一定是围绕WH(who,when, where, what,which,why, how)展开故事的。议论文的关键是论点,论证和结论,往往分三段或四段展开,一定有主题句。说明文则会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展开,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理顺序等。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所特有的结构模式,分段时无疑会思路清楚,受益良多。
一般而言,分段是老师帮助下进行的。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老师可以做
一些设计,比如把分好的段落和各自的段意错开,让学生做连线。有时碰到结构模式特别清楚的文章,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自行分段。
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分段容易总结段意难,为了让学生不对分段产生畏难情绪,教师要采取方法为学生降低难度,在总结段意时,可用疑问句代替陈述句,或只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效果很不错。
2.图表法
图表法也是Reading教学中帮助进行结构分析的常用方法。通常教师给出图表的基本框架,让学生进行部分或全部填空。图表实际上就是文章脉络的呈现,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及要旨一目了然。学生不仅容易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逐步形成自我分析、概括的能力,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Task中的结构分析
(一)意义
1.帮助理请思路,有助写作
写作前作者心中要有一个整体思路,对作文的结构要有一个规划,清晰的写作逻辑结构能更好地帮助作者理清思路,下笔时自然分段,让读者更容易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一般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呈循环式,因此汉语写作阐述主题时,不是直接切入,而是绕着主题外围转。西方人的思维呈直线式,因此阐述观点时喜欢开门见山,把自己谈论的观点先提出来,然后一步步论证。学生受汉语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英语写作时,篇章结构松散,容易离题,句子结构汉语思维痕迹明显。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始终紧扣提纲,每段落主题突出,不要旁逸斜出,说些与主题无关的话。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题型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不同的体裁需要学生运用适当的篇章结构,将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清晰、明了、准确、逻辑合理地表达出来。层次分明,逻辑合理的篇章结构会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并准确理解题目所规定的信息;而叙述顺序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的篇章则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混乱的文章结构,即使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使用了漂亮的词汇和句型,也不会让读者准确领悟作者的意图。因此篇章结构的布局是对作文点评和打分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师应渗透篇章结构布局的思想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形成作文布局清楚合理的习惯,在书面表达题型中为自己争取高分。
(二)方法
1.分段说明法
所谓分段说明法就是在写作前构思自己的作文将分几段,每段说些什么。这个方法简单而实用,是最受欢迎的写作结构分析法。教材上有很多好的示范,现举例如下:
7B U5 Task Writing a recommendation letter
Recommendation Letter
Introduction
.The first paragraph tells the receiver what the letter is about.
Main body
.The main body of the letter talks about different points in this order.
Paragraph 2: ability of your classmate
Paragraph 3: personality of your classmate
Paragraph 4: what your classmate did
Conclusion
.The last paragraph states what you want from the receiver.
在写作提纲中使用分段说明法,几乎是所有学生的第一选择,其优点不言而喻。
2.流程图
所谓流程图就是以图表的形式来呈现作文的篇章结构,虽然看起来较前面所谈的分段说明法稍微麻烦些,但胜在更能展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几乎可以纤毫毕现地体现作文的脉络结构,,因此也是非常流行的作文提纲使用方法。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Reading和Task中进行结构分析的内在联系。两者的意义有相通之处,都是为了展示文章的篇章结构,两者针对考试的不同题型都有协助意义。而两者的常用方法:Reading的分段和Task的分段说明法,Reading的图表和Task的流程图,其实也是相通的。这充分说明,不管是作为输入形式的Reading还是作为输出形式的Task,对于英语的文章,进行篇章结构的分析有必要且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