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插图是教科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帮助教师教学及学生理解课文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利用插图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利用插图学习,可在理解、巩固知识的同时,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但目前初中教科书存在不少问题,如形式单一、功能定位不准确等等,如何在帮助师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改变插图现状,是新课改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主要从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现状、问题及具体对策三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科书 插图 研究
  插图是教科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价值和作用不可低估。与画册或美术书本里的图片不同,教科书里的插图,是在配合教材内容,结合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或文章中心特制的图片,具有非凡的意义,对理解文章和把握知识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现状
  教科书中图片的出现相对改变了文字教材的单一性,增添了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眼球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问题仍普遍存在,插图并没有受到教师及学生的重视,插图的功能及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是教育界须重视并解决的问题。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插图存在的问题
  1.形式单调,内容单一。初中语文教材中插图的显著特点是:彩图集中编排在前言部分;单元背景图片安排在单元提示里;课文插图穿插到文字中。这些插图形式单调,类型较少,其中,直观实物图所占比例较大,图解功能减弱,而抽象插图所占比例较少,这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2.功能定位狭隘。信息量较大的插图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学习工具,如对文章中文字的补充说明,一张图片即可,简单易懂,一目了然。但目前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依附性较强,从而导致了插图功能定位狭隘,出现了僵化、固化现象。
  3.图文分离。插图的最重要功能理应是将文字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或者是补充说明教材的内容,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存在许多插图与文字相偏离,甚至插图与内容不搭边现象。许多插图大多作为装饰,仅仅能吸引学生眼球,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指导功能不强。
  4.插图欠规范。插图编排的位置很有讲究,哪些地方应该安排哪些图片,作用和效果大大不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些插图位置不合理,容易使学生混淆。此外,还存在较多插图无文字标注现象,规范化、一致性问题须引起重视。必要的文字注解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若没有明确的文字标注,将混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插图无意义心理,致使插图的作用和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5.插图开发、运用简单。图片潜在的信息量大,除了具有解说功能之外,还具有育人功能,但是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这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图片只作为一种补分说明的工具。课堂教学中,对教材中的插图运用得不够,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甚至直接忽略图片,插图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三、解决对策
  1.丰富插图形式。单调的插图内容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插图形式的选择上,须讲究丰富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重新定位插图的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新定位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功能,杜绝出现插图功能狭隘化、单一化。对具体文章及文章思想选取最佳的图片作为教材的插图,以求图文达意的效果。插图在对文章进行补充说明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习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图文相统一。插图所蕴含的内容及育人功能应与文章一一对应,相互统一。图文分离不仅让教师在教学中无从下手,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头雾水,失去了探讨插图意义的兴趣。因此,在编排插图时,一定要针对不同文章、不同情感编排与之相对应的插图,做到图文的统一。只有实现图文统一,才能真正发挥插图的功能。
  4.插图的合理安排需强化插图与文字的融合性、一致性。不仅要从图片外在及内涵上作出选择,还要结合课文进行筛选,防止插图选取上的随意性。不合理的插图安排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还很有可能取得相反的效果。此外,插图具体编排位置也值得注意,应在课文中最佳的位置插入最佳的图片,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5.插图的有效利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将插图引入教学,真正把插图当成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引导学生通过插图深入理解文章,通过文章理解插图的内涵。只有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实现图字结合,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真谛,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精神实质,才能学好语文。
  四、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科书插图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插图的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中插图的功能、形式等将继续深入,插图将成为教师教学有用的辅助工具,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形式。但是,目前的教科书插图并没有受到初中教师及学生的重视,插图的功能及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只有改变形式单一、插图功能定位狭隘等现状,使教材中的插图真正成为辅助教学和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才能真正发挥插图的巨大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仍需继续完善。
其他文献
“菜篮子”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与社会和谐稳定。打造“从基地到餐桌”的完整“菜篮子”产业链,在“保障供应”、“食品安全”、“平抑物价
辽宁省唯一当选“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周晓明出席颁奖典礼。10月12日,第二届“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颁奖典礼暨座谈会在北京全国总工会召开,辽宁国宸律师事务所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主体间性哲学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在幼儿教育中引入主体间性理论的必要性,对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幼儿教育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践运用提出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主体间性 分析 建议  在传统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幼儿之间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幼儿是教育的客体。
“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歌声一直萦绕在昆明国贸中心的上空,这是进城务工青年与团省委、省青联领导,以及青年歌唱家在共同高歌。1月23日,团省委、省青联春节慰问进城
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是社会的共识,但是,如果认为成长中的孩子只能把全部精力放在知识学习上,那就有些片面了。现在有些家长还认,学习只是为了拿好分数
目的研究经鼻腔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纳入的对象来源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ICU行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3例。将
纹状体和黑质内多巴胺的缺失不是帕金森氏病的唯一发病基础,脑内NE、5-HT、DA、ACh以及其它生化异常相互复杂作用导致该病的多样化症状,使治疗更为复杂化. The absence of d
努力缩小城乡妇女儿童在文化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的差距喜讯!《《山东省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山东省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啦!“两个规
主题:太阳能产业的机遇、挑战与发展主办单位: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节能协会太阳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太阳能学会产业工作委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学有实用性的知识,以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