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罗共调停中苏关系始末(一)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1964年中苏两党论战期间,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担心中苏关系破裂,进而影响整个共产主义运动,曾居中调停,劝说中苏停止论战。罗马尼亚共产党就是其中之一。1964年3月,罗党派团来华调停,希望中苏停止论战。中罗两党进行了多次会谈。会谈期间,中国共产党为了表示对罗党的尊重,从罗党代表团到达北京当天起,到结束访华的第二天,曾暂停发表公开论战的文章。
  
  罗党当“说客”的背景
  
  1963年7月14日,苏共中央发表告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全面攻击中国共产党。随后,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苏联报刊发表了两千多篇反华文章和材料。对于苏共的攻击,中共进行了反击,并从1963年9月到1964年7月,以人民日报编辑部和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名义,先后发表了九篇文章(“九评”),同苏共展开论战,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中苏论战期间,中苏之间除公开发表论战文章,还通过信函,就一些问题进行争辩,交换意见,甚至提出过停止公开论战。如1963年12月6日,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向杨尚昆和伍修权递交了一封由赫鲁晓夫署名致毛泽东的信。这封信所署的日期是11月29日。苏共中央在来信中,要求停止公开论战,希望改善中苏两国关系,并表示:“苏联报刊已经停止发表论战性的材料。”对苏共中央的这封信,毛泽东鉴于当时中苏论战的实际情况,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提出,考虑到我们对苏共7月14日的公开信还没有答复完,他们发表的两千多篇反华文章还没有开始答复,还有四十几个兄弟党发表的攻击我们的决议、声明,我们也都没有答复。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他们呼吁停止公开论战,我们不忙答复,还是继续写我们的评论。
  1964年2月,苏共召开全会,虽然提出要加强国际团结,但仍然高举反华旗帜。2月15日,全会通过决议,指出:“中国领导人采取了恶化苏中两国关系、破坏苏中两国人民友谊的方针。他们拒绝了苏共中央关于使苏中关系正常化的一切建议,在中国国内加紧反苏宣传,粗暴地干涉苏联的内部事务。”会后,苏共向各国共产党、工人党发出信函,号召开展反对中共的运动。
  2月20日,中共中央致函苏共中央,指出苏共领导一方面装出要团结的样子,叫嚷停止公开论战,一方面又背着中共向各国共产党发出反对中共的信件,策动新的反对中共的运动。复信在批驳苏共领导的两面派手法后,提出:“我们再一次郑重地要求苏共中央把最近给各兄弟党的反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同样交给我们。我们将在研究你们这封信之后,作出我们的答复。”显然,这封信的内容和措词使苏共领导勃然大怒。2月22日,苏共中央对中共中央的信函迅速予以答复。复信语气尖刻,并特别指出中共居然不是“Просить”(请求)而是“Требовать”(要求)他们!甚至说“难道有谁会认真地听从你们的腔调,被吓唬住而立刻跑去执行你们的任何要求吗?”
  1964年2月29日,时隔三个月后,中共中央致函苏共中央,答复苏共中央1963年11月29日的来信。复信中涉及“停止公开论战”、“召开各国党代表会议及其筹备委员会”、“中苏两党会谈”以及“中苏两国关系中的具体问题(如边界、援助、苏联专家、贸易问题)”。中共中央复信中建议中苏两党会谈在1964年10月10日到25日在北京举行;中苏会谈后举行筹备会议,该会议由17国党的代表(13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印尼、日、意、法)组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罗马尼亚党派团来华,同中共代表团举行谈判,试图调停中苏关系,希望中苏之间停止公开论战。
  
  前四次会谈各抒己见
  
  1964年3月1日,罗马尼亚党的代表团离开布加勒斯特,3月2日路经莫斯科到达北京。从3月3日起同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连续会谈。
  罗马尼亚党代表团由当时的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毛雷尔率领,跟他一起来的有波德纳拉希、齐奥塞斯库和政府总理斯托伊卡。在这几个人中间,跟乔治乌-德治最接近、最活跃的是齐奥塞斯库。在整个会谈中,他说话最多,提的问题也最多,而且在会谈开始的时候,态度也相当傲慢。同时,在这之前已有传闻,乔治乌-德治准备选择齐奥塞斯库做他的接班人。
  中共为与罗共会谈,组成了以刘少奇为团长的代表团,成员包括邓小平、彭真、康生、伍修权和吴冷西。
  中罗两党第一次会谈,是3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举行的。会谈一开始,首先由罗马尼亚代表团团长毛雷尔讲话。他在发言中,首先谈到罗马尼亚跟苏共有分歧。他说,苏共要把经互会变成一个超国家的组织,罗马尼亚反对;苏共想由华沙条约国首脑政治协商会议统一各国的对外政策,罗马尼亚也不赞成。他还说,苏联过去干涉罗马尼亚内政的事情太多了,罗马尼亚是逐步认识这个问题的。毛雷尔说,苏联要把各国的对外政策统一起来,这个事情是不能答应的。苏联运核武器到古巴去,事先根本没有跟我们商量,使我们面临一次核大战的危险。我们怎么能赞成统一对外政策呢?他还说,经互会虽然没有变成超国家的组织,但是始终存在着有把各国经济统一到苏联控制之下的问题。毛雷尔讲这番话,是要表示他们跟苏联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毛雷尔接着讲了他们对中苏关系破裂的担心。他说,中苏分歧由小到大,争论由不指名到公开指名。罗马尼亚很担心这会导致分裂,希望双方停止公开论战。他说,他们经过莫斯科的时候,赫鲁晓夫有愿意停止公开论战的意思,但不是那么肯定。因此罗马尼亚党建议中共采取主动,即使暂时的停止也好。
  毛雷尔还说,他是赞成中共2月29日给苏共的信的。他说,这个信里面有很多积极的东西,很多观点,包括停止公开论战的建议,罗马尼亚都是同意的。
  接着,波德纳拉希发言。他着重谈到,希望中国党能够理解罗马尼亚党的地理环境,理解罗马尼亚党现在的这个态度。他说他们也不是完全站在苏联一边,对中国的许多意见也是赞成的,特别是对中国党2月29日信里面的四点建议是赞成的。他讲这番话的意思,是表示他们是不偏不倚的。
  3月4日上午,中罗两党举行第二次会谈,由刘少奇发言,详细讲了我们的观点。
  首先,刘少奇谈了中苏分歧的由来和发展。他说,一开始,我们主张中苏之间有意见分歧只在内部谈。从苏共二十大起,我们就有意见。后来是苏共首先公开指名的,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公开指名攻击阿尔巴尼亚。当时我们不赞成,劝苏共不要这样做,但是他们不听,硬是要蛮干下去。一直发展到苏共中央发表公开信,向他们的全体党员、向全世界公开中苏之间的分歧,指名谴责中国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不得不公开答辩,被迫进行公开论战。
  刘少奇说,公开论战是苏共发起的,要停,首先它要承认错误,不承认错误是不能停的。从苏共中央公开信发表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个党,一共发表了两千多篇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我们对每一篇文章都是要答复的,我们有这个权利。他攻击了我们,我们就有权利答辩,为自己辩护,回答他们的攻击。所以,如果要停,那么这些党,首先是苏共,应该承认他们发动公开论战是错误的,撤销他们的决议,撤销他们的声明,撤销他们的文章,公开向全世界宣布。这样,我们就可以停止公开论战,可以放弃回答的权利,因为他们认错了,我们不必再算旧账了。
  刘少奇接着说,我们对苏共中央的公开信还没有答复完,不能停。不能他说要攻就攻,要停就停。我们不看他的指挥棒。谁要看苏共领导的指挥棒那随他的便。苏共中央最近又开全会,作出决议,要对我们进行“坚决反击”,还给兄弟党发了信,要对我们采取“集体措施”。我们倒要看一看,他的所谓“坚决反击”、所谓“集体措施”究竟是什么。所以现在更不能停。
  刘少奇还说,你们在发言里面讲到公开论战有害,这个观点是对的。但不是我们先批评他们,而是他们先批评我们。可见他们并没有什么困难,而且认为公开论战对他们是有利的。至于说到论战被帝国主义利用,我们也早就说过。我们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劝苏共领导,不能做亲痛仇快的事情,可是赫鲁晓夫就是不听。过去赫鲁晓夫说公开论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唯一正确的办法。我们现在赞成他过去的观点,而不赞成他现在说公开论战有害的观点。我们现在就等着看,我们2月29日给苏共中央的信提出了四项建议,他接受不接受。这是我们第三次提出关于停止公开论战的建议,看他怎么办。所以你们与其来劝我们,不如去劝赫鲁晓夫。
  3月5日下午,中罗两党举行第三次会谈。在这次会谈中,罗方主要是齐奥塞斯库发言。他的发言分两个部分,首先讲了希望中国党能够理解罗马尼亚党。他说:苏共一贯以领导自居,对罗马尼亚指手画脚;罗马尼亚党谁可以当领导、谁不可以当领导,都要苏共点头;过去罗马尼亚驻有苏联军队,我们多次提出没有必要驻扎苏军,他们一直拖延,后来才撤走;罗苏联合企业其实完全是苏联管的,罗马尼亚建议撤销,赫鲁晓夫说,你们不愿意要这个企业,你们就把它卖给人吧,蛮不讲理;苏共多次说我们是民族主义,现在又讲民族主权论已经过时。齐奥塞斯库说,我们坚决顶住赫鲁晓夫的国家主权过时论,内部争论很激烈,只是没有公开化。我们反对把经互会搞成超国家机构。齐奥塞斯库表示他完全赞成中国党关于兄弟党关系准则的意见。
  接着,齐奥塞斯库提出中苏应停止公开论战的建议。他说他希望中国党能够体谅罗马尼亚,真正理解罗马尼亚的建议,紧急停止公开论战。齐奥塞斯库说,他同意少奇同志说的在一个党的代表大会上或在中央委员会上批评另外一个党是不对的。苏共二十二大批评阿尔巴尼亚是不允许的。他说他参加了民主德国党的代表大会,对当时会上对中共代表发言采取那种很不正常态度他也很不高兴。但是他没有说他在这次会上讲了什么。齐奥塞斯库还说,他不同意苏共去年11月29日的信,也不同意7月14日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他说,苏共今年2月12日给兄弟党的信也不好。这封信表示要坚决反击中共,要对中共采取集体措施,加速了论战的进程。这意味着要分裂。所以罗马尼亚党中央在2月14日给苏共打电话,要求他们不要发表给兄弟党的信,但是苏共方面表示,可以不发表,条件是中共停止公开论战。所以我们就要求到中国来,把我们的意见说明白,希望中苏停止公开论战,特别希望中共能在这方面采取主动。
  齐奥塞斯库讲完以后,毛雷尔也表示,感谢少奇同志介绍中苏分歧的由来和经过,认为少奇同志介绍的情况很详细,观点很清楚,对他们认识上有帮助。由于齐奥塞斯库讲了很长时间,刘少奇提议休会,并表示我代表团将在下次会谈时发表意见。
  3月5日中罗两党第三次会谈之后,当天傍晚,毛泽东同中央其他负责同志一起,到北京钓鱼台18号楼(金日成住地),同金日成会谈。刘少奇等在中罗第三次会谈结束后也来参加会谈。
  这次谈话,主要是金日成介绍他昨天(3月4日)到罗马尼亚代表团那里去谈话的情况。金日成说,看来他们同赫鲁晓夫是有矛盾的,但是他们思想上还没有准备好,害怕分裂。他们同赫鲁晓夫的矛盾不是属于理论原则问题,而是由于赫鲁晓夫干涉他们的内政,对他们施加压力,这些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所引起的。金日成说,从昨天谈话的情况看,他们比1960年有进步,不过现在他们是以调解人的身份出面的,他们对中苏两党的争论表示想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
  毛泽东说,罗马尼亚党现在和过去相比是有些不同。他们同赫鲁晓夫有矛盾,但在思想上也有许多共同点。他们的地理位置没有东方国家好,这对他们不利。他们的贸易40%要靠苏联,这种情况对罗马尼亚是有影响的,这是根本问题。
  刘少奇在会谈时谈了下午同罗马尼亚党代表团会谈的情况,说齐奥塞斯库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谈了三个钟头。他们讲来讲去是要求停止公开论战,要求在10月中苏两党会谈开始之前就停止,最好是中苏两党,加上他们,三家发表一个停止公开论战的呼吁书。齐奥塞斯库认为最好是中国党首先发表。刘少奇说,我答复他们说,苏共中央二月全会决议还没有发表,他们给兄弟党的那封信还没有发表,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的“坚决反击”、“集体措施”究竟是什么,这个时候要我们停止公开论战是办不到的。邓小平说,今天算是开始正式交锋。齐奥塞斯库的讲话里有不少刺,说我们发表文章公开指赫鲁晓夫的名字是干涉人家的内政。而且在休息的时候,他还说赫鲁晓夫的错误是可以改正的,应该多做赫鲁晓夫的工作。
  在毛泽东宴请金日成的宴会中,刘少奇分析说,罗马尼亚党代表团是赫鲁晓夫派来的,罗党自己也有这个需要,齐奥塞斯库年少气盛,不胜任调解人的角色,不如毛雷尔老练。刘少奇和邓小平都认为下次会谈时要针锋相对,但又委婉说理,回答齐奥塞斯库的发言。毛泽东赞成这样做,并且指出,齐的发言代表了罗党的真正意图,讲得很直率,这也好,捅破了窗户纸,便于我们回答。
  3月6日下午,中罗两党代表团举行第四次会谈。这次会谈先由波德纳拉希解释罗马尼亚党对南斯拉夫的态度。他说,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同苏联对南斯拉夫的态度有关,这是因为赫鲁晓夫要控制巴尔干,罗马尼亚要联合南斯拉夫反对苏联的大国主义。刘少奇也针对波德纳拉希在发言中提到的斯大林问题,着重说明,我们对斯大林是有评价的,他有错误,但是功大于过。我们同赫鲁晓夫的分歧根本不同于我们跟斯大林的分歧。赫鲁晓夫是修正主义者,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和他的分歧是路线性的分歧,主要的问题是他不反美而反华。斯大林是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革命家,当然他有过错误,但还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斯大林对中国革命出过一些坏主意,曾经不许我们进行反对国民党进攻的自卫战争。但是,后来在我们胜利以后,他承认了错误,作了自我批评。斯大林根本不同于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是不能作自我批评的。他曾经说过他们一作自我批评就要垮台,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作自我批评。要赫鲁晓夫改正错误很困难,甚至可以说是做不到的。刘少奇这样讲,既回答了波德纳拉希说斯大林犯了大错,也回答了齐奥塞斯库说赫鲁晓夫可以改正。他们的这些话虽然不是在正式会谈中讲的,而是在休息喝咖啡的时候讲的,但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因为这个缘故,刘少奇对上次会谈中齐奥塞斯库发言的意见,没有来得及在这次会谈上讲。
  
  第五次会谈焦点在停止公开论战上
  
  3月7日下午,中罗两党举行第五次会谈。因为上一次会谈时牵涉到许多实质问题,这次会谈一开始,罗马尼亚代表团就表示,他们的代表团出发之前,罗党中央授权他们只谈停止公开论战问题,不谈分歧的实质。关于上次会谈涉及的许多问题,中国党的一些看法,罗党是同意的,有一些看法还值得考虑。毛雷尔提出,这些问题不是一两次会谈就可以讨论完,也得不出结论,而且这些也不是我们代表团的任务。我们代表团希望集中讨论紧急停止公开论战的问题。但接下来发言的斯托伊卡却又提出了经互会问题。他说,经互会是苏联一个国家操纵的,把其他国家都作为原料基地,只是某一些发达国家,主要是苏联,也包括捷克和民主德国,他们可以搞工业化,而我们这些不那么发达的国家,像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至匈牙利,还包括阿尔巴尼亚和波兰在内,只能作为一个原料基地。我们坚决反对赫鲁晓夫这样的方针。他还表示希望中国能够参加经互会。
  刘少奇表示,我们2月29日给苏共中央的复信中就提到经互会问题,我们认为经互会应当改组,这是我们参加的一个条件,不知道你们赞成不赞成这个条件?齐奥塞斯库说他完全赞成,并说经互会不应该由一个国家来主宰。邓小平说,我们信里只是提出经互会的章程要重新修改,并没有提出申请加入。这要在有关各国商量重新修改章程以后,我们再考虑是不是参加和用什么形式参加。
  随后,双方的讨论正式转到停止公开论战问题上。刘少奇以非常郑重的态度发言。他说,据我们看,赫鲁晓夫现在需要公开论战,他希望用这个公开论战来转移国内干部和群众对他的不满。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他在11月底给我们的信中根本不谈中苏两党会谈,为什么只隔了三个月,他就召开中央全会,作出决议要对中国党进行“坚决反击”,同时又写信给各兄弟党,表示要对中国党采取“集体措施”?如果他是希望停止公开论战的话,就不应该采取这些步骤。由此看来,公开论战要停下来比较困难,即使我们想停,赫鲁晓夫也并不想停。
  刘少奇说,你们希望我们对你们的建议作答复。我们的答复是这样的:我们要求苏共中央公布二月全会决议,要求苏共中央把2月间致兄弟党的信给我们看,要求他们拿出所谓“坚决反击”,要求他们赶快对中国党采取“集体措施”。请你们转告赫鲁晓夫,他采取这些措施以后,我们就知道他究竟有没有诚意停止公开论战。这是我们党中央对你们要求中苏停止公开论战,要求整个国际共产主义停止公开论战,而且要求中国率先停止公开论战的建议的答复。刘少奇还说,去年7月14日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发表之后,有四十多个党攻击我们,现在我们只回答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其他的攻击我们还没有回答。在这样的时候,凭什么要我们停止公开论战,凭什么剥夺我们回答这些反华文章的权利?
  邓小平说,英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到中国来的时候,我劝他们不要参加公开论战,但他们不同意。他们回去后作出反华的决议。你们党过去也是赞成公开论战的,现在又要求停,那么,对过去怎么交代呢?首先发起公开论战的是苏共二十二大,如果要停,首先是赫鲁晓夫要有个交代,要宣布二十二大攻击阿尔巴尼亚和不指名地攻击中国党是错了。你们认为赫鲁晓夫能这样认错吗?如果他真的能认错,我们就可以停止公开论战。
  彭真说,你们没有提那些反华的党怎么样了结这笔账,反而要求我们先停,这太不公平了!
  我党代表团的几位领导人这么连珠炮式的质问,把问题提得这样尖锐,当时会场的气氛非常紧张。这时候罗马尼亚党代表团的四个主要负责人你看我、我看你。刘少奇看到这种情况,就有意识地缓和一下气氛。他说,不管停止公开论战还是不停止公开论战,不管什么样情况,我们中国党对罗马尼亚党还是友好的,我们两国、两党之间还可以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友好关系。你们来得好,经过这次会谈,你们介绍了一些情况,我们也介绍了一些情况,彼此更加理解了。
  毛雷尔比较老练,等刘少奇一讲完,他马上说,我们这样坦率交换意见,有助于加强两党的互相理解,加强两党的友谊。但是,齐奥塞斯库还是不死心。他说,我们并没有要求你们单方面停止公开论战,我们先向苏联提出来,这次也向你们提出来,希望你们先停止公开论战,然后造成达成协议的气氛。
  彭真说,你们一来就要我们先停止公开论战。我们为了礼貌,为了友谊,在同你们会谈期间,确实停止了发表论战的文章。至于两党会谈结束,你们代表团走了之后怎么样,是停还是不停,我们党没有做过任何许诺。齐奥塞斯库说,你们延长目前这个停火好不好?彭真答复说,我们现在暂停是为着你们,是对你们表示最高的礼貌。
  彭真讲后,毛雷尔说,我们罗马尼亚党对中国共产党表示敬意,我们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党的接待,同我们进行真正同志式的、坦率的会谈,使我们彼此更加了解。从我们方面来讲,没有什么需要再进一步讨论的了。
  刘少奇说,既然没有什么需要再加讨论,毛主席还准备会见你们代表团,是不是我们暂时休会,明天(3月8日)也休息,你们看怎么样?罗马尼亚同志也表示同意。这次会谈到此告一段落。(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清人黄道泰所著《不自弃亭集》,目前海内外藏家已极稀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所藏该集,其诗文内容包括衣食住行、民俗民风、山川景色、花鸟禽鱼、思乡离愁、亲朋赠答、仕途经
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分析了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商品结构现状,结果表明:我国较哈国技术密集型产品处于竞争优势,以技术密集型为主导,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和自
随着音乐节奏,最后一步稳稳踏过天安门前西华表,徐淑兰绷紧的内心稍稍松了一口气,“眼泪都快下来了,做梦一样,我是地道的农民出身,从来没想过能作为代表走过天安门,以这样的
期刊
本文以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保卫专业群为例,通过构建“校政企行”安保职教联盟的实际过程,分层建模,突出机制体制建设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形成较为完整的职教联盟的概念与内涵、
编者提按:大陆法系的特征决定了作为法律创制者的法学家比法官更有机会留名青史,尽管当代两大法系的趋同已经是越来越明显的事实.为什么?斯奇巴尼教授从大陆法系法制中法律和
正确认识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的成效与问题  自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十多年来
从新中国35周年大庆开始,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参加庆祝活动.每次参与的方式不同,感受也有所不同,相同的是心底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为我自己,更为我们的国家.rn35年前,我还是一个20
期刊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rn12时07分,《宣誓号角》乐曲奏响,民主法治方阵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rn此时此刻,方
期刊
2014年,是灵乡铁矿生存发展极为困难、变革求生极为关键的一年。面对空前的严峻形势,灵乡铁矿党委以“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为契机,把服务融入经营中心、融入改革实践、融
乡镇工会在工会组织体系中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作用十分重要.石狮市作为福建省最早步入改革开放的县级市,是泉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石狮市总工会紧跟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