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辰纲看中国古代的官场病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给岳父蔡京送生辰贺礼。这件事既平常又不平常。说它平常,因为按照中国的礼俗,岳丈大人庆贺寿辰,女婿敬送礼物,是分内应做的事,合情合理。说它不平常,因为他送的礼物,不是什么寿面寿桃寿星公,而是金珠宝贝十大担。这十大担的金珠宝贝价值十万贯,叫十万贯生辰纲。当时拥有万贯家财已是富翁,一次生日送去了十万贯礼品,可真不少。
   尤可注意的是,去年梁中书为蔡太师的生日已送过十万贯生辰纲,但在半路上被劫,今年照送不误。可以预想得到,倘若今年同样被劫,明年还会再送。
   人们不免要问,梁中书为什么要给蔡丈人送如此厚礼呢?为什么能送如此厚礼呢?答曰:送者是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被送者是当朝权势赫赫的蔡太师。假如《儒林外史》里的范进,有朝一日做了知府,会不会给岳父胡屠户送十万贯生辰纲呢?可以肯定,寿礼一定会送,但不可能是十万贯。除非书呆子范进在官场里学会了梁中书做官的诀窍,胡屠户成了当朝的太师。范进学会做官诀窍易,胡屠户跃居当朝太师难。胡丈人只配吃长条的寿面,没有福气欣赏闪闪发光的金珠宝贝。
   岳丈是太师,为什么女婿就需要送那么贵重的寿礼?不是什么女婿都需要送这样的厚礼。假设蔡京另有个女婿在国子监(大学)当博士、助教,大概就不会送十万贯生辰纲,要送也送不起。只有像梁中书那样当了大名府留守,才感到有这种需要,而且有这种可能。为了弄清此中的奥妙,不妨听听梁中书和他夫人在端阳酒席上的一段对话:
   蔡夫人道:“相公自从出身,今日为一统帅,掌握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从何而来?”
   梁中书道:“世杰自幼读书,颇知经史,人非草木,岂不知泰山之恩,提携之力,感激不尽!”
   蔡夫人道:“丈夫既知我父亲恩德,如何忘了他生辰?”
   梁中书道:“下官如何不记得,泰山是六月十五日生辰,已使人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京师庆寿。一月之前,干人都关领去广。现今九分齐备,数日之间,也待打点停当,差人起程。”
   从这段话看出,梁中书夫妇都深知他们的富贵从何而来,要保住已有的荣华富贵,进而谋取更多的荣华富贵,都离不开蔡太师提携之力。对梁中书来说,蔡京既是老丈人,更是做官的大靠山。俗语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更何况蔡京不是一般的朝官,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师呢!梁中书在蔡京生辰的前一个多月,就尽心尽力地筹备生辰礼物,比军国大事更为重视。这种举动,不只是看在岳父的情分上,更要紧的是看在蔡太师的官位权势上。他趁岳丈生辰之机,送上十万贯金珠宝贝,不只是报答了蔡太师提携之恩,也可说是一种新的投资。它将砌成一条晋升之路,百万千万闪闪发亮的金珠宝贝,正在前头向他招手呢!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梁中书的官场生意经精通得很哩!
   读《水浒传》生辰纲的故事,联想中国古代的官场,可以发现多数患有三种通病:
   一、巴结病。做了官,就拼命巴结上司。阳谷知县并没有岳丈在朝里当太师,同样搜罗了一担财物,特地派武松送到东京。《金瓶梅》里的西门庆屡次给当朝宰相蔡京祝寿,送去大量的金银财宝作为寿礼,除了被认作干儿子,还换得一个掌刑正千户的官。此中的奥妙,《聊斋志异·梦狼》说得最直白,也最透彻。白翁梦见当官的大儿子白甲变成吃人的老虎,手下的官员是吃人的狼群,衙门里的白骨堆积如山。他惊醒过来,特派二儿子前往探视老大。果然看见白甲干着受贿送贿等勾当,便含泪相劝,谁知反遭白甲的嘲讽,说:“弟弟你天天住在乡间简陋的茅屋里,不晓得官场里的诀窍。罢官升官的大权,掌握在上司,不在老百姓。上司喜欢的,就是好官。爱护老百姓,怎么能博得上司的欢心呢?”白甲这个做官秘诀,道出了当时官吏制度的痼疾。要保位,要升官,就必須善于巴结逢迎,行贿上司;上司喜诌、受贿,必然纵容下属;下属得到包庇纵容,贪赃枉法,敲骨吸髓,什么事干不出来;最后的结果,是老百姓化成衙门里一堆堆的白骨。这就是《梦狼》揭示的做官诀窍和昭示的社会逻辑。
   二、搜刮病。下级官吏要巴结上司,不能只凭两片嘴皮一双手的吹吹拍拍,还需要点物质的东西。譬如庆贺生日,不能只在口头上敬祝万寿无疆,还需送大小不等的生辰纲。梁中书一送就是十万贯,这金珠宝贝从何而来?小说里没有披露。作者相信读者诸公心知肚明,不必多费笔墨。梁中书既非开金挖银的矿主,也不是采珠炼宝的术士。不靠贪赃枉法,拼命榨取民脂民膏,难道金珠宝贝会像天上下雨那样倾盆而降吗?清康熙年间,号称“天下第一清官”的张清恪,把《禁止馈送檄》高悬堂上,其文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傥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在真正廉洁奉公的清官眼里,红纸包的不是礼品,而是人民的脂膏血泪。十万贯金珠宝贝,哪一件不是民脂民膏?哪一件不含有百姓的血泪?因此,刘唐得知梁中书发送生辰纲的消息,便来找晁盖,说:“此一套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天理知之,也不为罪!”中国古代官场,向来把升官和发财联系在一起。升了官,增加了俸禄,但毕竟有限,发不了财。要做到升官发财,就必须善于利用手中的权势,学会敲骨吸髓。这样,不义之财滚滚而来,不愁发不了财,遗憾的是,百姓跟着遭了殃。所谓“一家发财万家哭”大概就是从官场提炼出来的成语。
   三、黑心病。做官心不黑,就难以发财,要发大财,就必须像蔡京、梁中书那样做贼官。头上戴的是官帽,身上穿的是官衣,衙门里外做的是贼事;百姓易子而食,视而不见;哀鸿遍野,听而不闻;办案之时,只看黄白多少,不问是非善恶。唐代也有个十万贯的故事,见于张固的《幽闲鼓吹》。不过,这十万贯不是生辰纲,而是贿赂钱。它记叙张延赏承审一件大案,让属员严加追查。第二天清晨,发现桌上有张条子,上面写着:“钱三万贯,乞不问此狱。”张很生气。明天又有张条,写着“钱五万贯”。张更生气。再过一天,条子改写为“十万贯”。张看了转怒为笑,说:“钱至十万,可通神矣。无不可回之事。”从此不再追究这个案件。《聊斋志异·席方平》,记述席方平魂赴阴曹代父申冤,但所遇到的都是贪官酷吏。最后告到阎王殿,谁知阎王也同样贪赃枉法。席方平这才明白官场的黑暗腐败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他一面受着酷刑,一面大声喊叫:“该打!该打!谁叫我没有钱啊!”阎王更加恼怒,喝令带他下去尝尝火床烧烤的滋味。这是当时中国官场的写照。
   中国古代官场的通病能否根治?《水浒传》对梁中书的办法是一劫二杀。但杀了梁中书,又会冒出张中书、李中书,可知杀并非根治之方。除了彻底消灭专制腐败的制度,不可能找到更好的良方。
其他文献
孩子是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郑来福(河南郑州)   2021年2月下《杂文月刊》刊登了闫肖锋老师写的《励志娃》,我同意作者的观点:生娃是你的自我晋级的内容之一。生孩子是你晋级的励志手段,生个“励志娃”催你奋进,逼你成功。   我们把孩子生下来,给了他一条生命。孩子的到来是带着使命来的,他是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有一个女儿,今年21岁,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望
期刊
春节见到老同学尤君,明人很惊讶:“你,你是怎么回事?”不止明人,阿贝也被惊着了,一时无语。   尤君得意地笑。他的脸色红润,头发油光可鉴,一丝不乱;原本略显臃肿的身坯,也突然显得挺拔颀长了。“难道是去过韩国了?”阿贝终于憋出了这么一句,怪不得明人和他大惊小怪,因鼠年小年夜碰到,尤君还是190多斤,说身为公司总监,事太多,压力山大,没有时间锻炼,自然发胖。   怎能料到,整整一年,几个人没见面,
期刊
暈方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居住的这座小城,临江而建,城里的几条主要干道,走向非东西即南北。在小城生活久了,我头脑中竟留下先入为主的概念:所有城市的道路,都是非东西即南北的。我读大学的那座中等城市,面朝长江,直到大学毕业,我都未能完全弄清那座城市道路的东西南北。   也曾努力地解决自己“晕方向”的问题。在熟悉的环境下,我明白了方向,但换了一个地方,我仍会犯晕。出门我只能说往左往右,不能说
期刊
日前,天津一位女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说:“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学生,家长都是当官的,要不就是家里条件特別好的,事业单位的。”她厉声质问被批评的学生:“你爸爸一个月挣多少钱呀?!别怪我瞧不起你!你妈妈一月挣多少钱?XXX(同学)妈妈一年挣的钱,比你妈妈五十年挣的都多!你们的素质能一样吗?反思一下你们的家长,有多少素质?!”   该教师的这段音频被发到网上,不少网友认为她不配为人师表。   这正是:  
期刊
怀一画了个光着脊梁的我,正好和《庄子》书里的那个“解衣般礴裸”的画儿匠凑成一对。   光着脊梁就能画出好画来?未必。若说碰对了能吓唬外行倒是有的,宋元君就给吓唬住了,说:“可矣,是真画者也。”可我光着脊梁画出的画,试猜人们怎么说,有的说:“是小孩子画的。”有的说:“是喝酒喝多了画的。”一工艺美术学校的老校长对我说:“你画的画儿,不会画画的画不了,会画画的也画不了。”他说出来的比我画出来的还好。  
期刊
本文的高帽子,不是過去给土豪劣绅、“五类份子”和“臭老九”戴在头上游斗示众的帽子。那种帽子谁都望而生畏,唯恐被戴上摘不下来。也不是厨师头上的白色高帽,那个帽子的高低表明了厨师的级别和厨艺的高低。   这里的高帽子最先见于《北史·能安生传》:北齐的宗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齐道晖自产自销高帽如同人爱穿衣打扮美容一样,无非想拔高一点自身的形
期刊
前不久,我穿着一双新鞋子出差,结果右脚被磨出一个大泡,奇疼难耐。回家后拿到修鞋店,修鞋师傅端详一番,说,没别的办法,只能撑撑。   我疑惑地看着他,真不知还有撑鞋这个行业。只见他进到内间,不一会儿出来了,手中拿着一只木质的鞋子形状的工具,这个工具后面用一根撑木悬空,前方是结实的实木。师傅有点费力地把它塞进我的鞋,然后漫不经心地扔到一边,告诉我:半个月过来拿吧。   半个月后,“撑”后的鞋子果然
期刊
“先称体重再点菜”不是节约好主意   湖南一家餐厅推出“称体重点餐”奇招,很多网友认为此举是搞噱头蹭热度。8月15日,这家“称体重点餐”的餐厅通过官方微博发出致歉声明。记者对此独家采访该餐饮品牌总裁谭艳,她回应称活动初衷是为制止餐饮浪费,也并非强制要求称体重。(《潇湘晨报》2020年8月15日)   即便一切如该餐饮店所称,此举是为引导食客适量点餐,杜绝浪费,同时还为食客免费提供打包盒,让大家自觉
期刊
我是一个爱笑的人。这里说的笑,不是甜美的微笑,不是轻蔑的冷笑,更不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会心一笑”,而是那种简单粗暴、豪放张扬的大笑。想要让我笑出声来,往往十分简单。小时候,只要给我一本《读者》或是《故事会》,我就能独自捧著杂志,对着其中“幽默与笑话”那几页笑上半天。   长大之后,虽然让人发愁的事比过去多了不少,但往好处看,能为我提供笑料的东西也多了许多——微博上“沙雕网友”写的段子,抖音上搞笑
期刊
语言是有重量的。或重或轻,不一而足。有成语为证:一言九鼎,一言千钧,金玉良言,语重心长,人微言轻等。   当然,语言是声波震动传播的结果,看不见摸不着,放在秤上是绝对秤不出来的。但实实在在的,不同的人每天说的话有明显分量差别。一般来说,权力大的人说话有分量,因为他有能力落实;重诺守信的人说话有分量,一诺千金,言出行随。而那些废话、空话、大话、套话,都是没有重量的,說和不说差不多。   最重的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