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学习方式的养成问题的反思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_d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至少有七种,其中,与课堂教学关系密切的是“逻辑——数理智能”和“空间智能”,对这些智能的开发,关系到课堂教与学的有效和高效,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在数学课堂上,就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而言,我认为有几点不容忽视.一、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自学,而忽视教师的讲解;二、不能片面强调探究活动,而忽视双基的落实;三、不能片面强调合作交流,而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学习方式;养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至少有七种,其中,与课堂教学关系密切的是“逻辑——数理智能”和“空间智能”,对这些智能的开发,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提高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在数学课堂上,就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而言,我认为有几点不容忽视.
  一、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自学,而忽视教师的讲解
  自学就是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它的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即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调控,学习结果自我反馈,它是建立在“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的基础之上的.自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培养,自学不是一种无目的的自由学习.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片面强调自学,在课堂上出现“不敢讲”、不从实际出发的无原则“少讲”的现象,整个课堂基本上就是学生看书.模仿练习,教师讲得很少,写得很少,自以为这就是在实施新课改.
  自学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范畴,但新课程并没有要求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让学生自学,也不是要求学生没有目标、没有程序地泛泛看书,更没有要求教师不讲或不分青红皂白地少讲.自学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比较简单、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但为了防止学生自学流于形式,抓不住关键,自学没有目的性,教师必须有计划地选择部分内容,设计分层递进式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自学,才能取得自学的效果.对于教学的难点、疑点、易混易错点,教师必须讲解,仅靠学生自学就达不到目的.例如,学习《相反数》这一节时,什么是相反数、辨认两个相反数,可以让学生自学,但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和运用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就需要教师讲解.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自主探索”的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自学即为接受式探究学习.
  二、不能片面强调探究活动,而忽视双基的落实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它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参与探究知识的活动.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许多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某些知识的教学由过去的传授知识变为探究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情感,提高了学习质量.但有些教师片面强调探究活动,不管是否必要,一节课安排十几个探究活动,接二连三地组织相互讨论,看起来学生都在主动地学习、探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仔细观察一下便会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在探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少数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大多数学生在说笑、看热闹,活动完成以后.还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有些问题一看就懂,一点就明,但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兜了很大个圈子,设计了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观察、猜想,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学习,但并没有要求无论什么知识点的学习都得是探究学习,更没有要求淡化双基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一些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有一定思维含量,有一定层次性,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探究活动,并能通过这一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取新知,形成能力.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这一节时.就可以设计一个发现平方差公式的探究活动,教师先出示四个计算题:(1 2x)(1 - 2x),(2a 3)(2a - 3),(100 1)(100 - 1),(x - 6)(x 3) ,请学生们用多项式乘法进行计算,通过计算,让学生观察、比较计算结果,发现平方差公式.但在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时,就不需要设计探究活动,只需对照公式反复训练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又落实了双基.
  三、不能片面强调合作交流,而忽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旁观者,更不应该是局外人,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合作交流,不论是否必要,每堂课都让学生合作交流好多次,从外表上看似乎很有实效,如果认真观察和了解一下活动情况,就会发现有学生不能认真参与合作交流,甚至做与合作交流无关的事.有些学生逐渐养成了依赖他人,不愿独立思考的坏习惯,交流时只做一个听者,而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得不偿失.还有些教师,上课前没有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上课时随机让学生合作学习,没有针对性,有些交流讨论的内容层次浅,没有交流讨论的价值.如果长期采取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又不利于学生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勤于钻研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新课程理念倡导合作学习,但并没有要求学生在课堂随意合作,随意交流,更没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答案式地交流,教师在教室里随便转转这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一些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并且要提前划分好合作小组,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一旦教师提出任务,每名学生都能迅速地进入思考之中,先有自己的努力.然后再进行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例如,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内容,解难题时,列方程的过程可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设的未知数不同,找的等量关系不同,列的方程也不一样,学生可通过合作交流,掌握多种思考方法;而解方程的过程就不需要再合作交流.
  教师在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学会解法,然后再通过梯级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能提供偏、怪和过难的方程让学生去解,更不能提供过于复杂的应用题让学生去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课堂教与学方式实践过程中,需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不搞片面性和形式主义,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与学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真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舱外活动(EVA)系统可分为3部分:1)航天员装备系统,包括舱外航天服(EVA航天服)、安全系绳和机动装置;2)空间支持系统,包括气闸、约束装置、EVA工具、在轨训练设施、遥控自动操作装置,以及
类型识别是编译器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语义分析中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JE4VB(Java Editon for VB)系统开发为背景,介绍将VB代码移植成Java代码的高级编译器中
现在学生的大多数作业都是围绕应试而设计的,与孩子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距离,这让刚踏入小学门槛的低段孩子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无趣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文章介绍了模糊聚类分析在石油勘探决策中的应用,选用了烃源岩9个评价参数,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烃源岩进行分类评价,并对评价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对评价结果与实际地质情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是Motorola公司提出的一个同步串行外设接口,用于CPU与各种外围器件进行全双工、同步串行通讯.文章以ATMEL的FLASH系列flash存储卡为例
"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数学学习中的"合理抢跑".课前的预习工作,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目的,培养学生对预习的兴趣,还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教会学生一些科学的预习方法
2009年3月3日,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名为“D30”的凝胶状物质。正常情况下这种凝胶又轻又软,但在遇到来袭的子弹时会急剧变硬,能将弹片的冲
基于二维平稳离散小波变换(SDWT)研究了一种改进阈值消噪方法:给出了一种新的跨尺度阈值计算方法;使用将软、硬阈值估计的细节系数进行加权平均的细节系数估计方法;通过补充
随着新课标全面推行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渐渐冲破传统应试教育的藩篱深入到人们的心里,教师的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学生动手实
据塔斯社2009年12月15日报道,俄罗斯总理普京12月15日称,GLONASS导航卫星系统将于2010年提供全球覆盖。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指出,2009年,俄罗斯50%以上的飞机、车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