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blinze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我国有关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本文分析了我国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现状后,重点阐述了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08-01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逐步落实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越发注重其科学文化素养的培育。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实用性学科,被渗透在国民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发散性思维模式和创新型思维模式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我国教育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成为各校开展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本文以数学思维的概念和意义为写作切入点,在分析影响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的因素后,重点就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渗透策略展开探究。
  一、简析数学思维
  (一)数学思维概念。数学学习思维是一种以数学概念为前提,通过观察数学各理论之间的关系与规律来推理出数学各要素之间关联的数学思考模式。数学思维因其具有创造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发散性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
  (二)数学思维应用意义。对于数学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认为这是强制性的、必须要去学习的,其学习行为缺少积极主动性,此外教材中给定的知识点通常具有总结性的特点,缺少探究的过程与步骤,这类总结性知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被动接受的,很少去主动的进行探究。而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模式和逆向化思维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对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1]。
  二、影响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的因素
  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维应用存在的問题,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首先,现阶段的小学生其心理上和生理上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好奇心较重难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上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不够透彻,难已形成自己的数学学习思维;其次,虽然小学数学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这方面,还缺少教学经验,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和理论指导,间接的影响了小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培养。
  三、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渗透策略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学思维模式。常用的数学思维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法、整体代换法、化整归零法等,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根据所遇不同题型,合理的将其运用到数学课堂解题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比如,教师在将讲解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常规的教课方法是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教授给学生让其在课堂上自行演练。但是这样的模式只是单纯的将计算技巧传授给学生,没有对学生的逆行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进行锻炼,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可以创新其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先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给学生,随后让学生将2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进行探究,最后学生根据探究可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这样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对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模式进行有效开发。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数学思维进行引导。小学数学课堂中会经常应用到整体代换的数学思维来进行解题,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引导,以此来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应用题的时候可以用整体代换的数学解题思维:家里一共买了4个苹果和5个桃子,一共花了6.4元,1个桃子的价格和2个苹果的价格是相同的,问苹果和桃子各多少钱?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桃子与苹果用同样的价格进行替换,根据替换的结果就可以得了苹果的价格和桃子的价格。整体代换数学思维的应用,可以促进小学生数学发散性思维模式的培养[2]。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只有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把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好,才能够为今后数学思维的广泛应用提供保证。小学阶段的教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讲解乘法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层次宽领域的教学方法帮助其加深理解,像计算3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3依次叠加得出计算结果,然后将学生将加法转换为乘法,得出乘法计算的技巧,这样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的教学方法,简单明了方便理解,在探究乘法运算规律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可以突破以往传统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教学现状,有效地促进数学思维的应用。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上抽象的知识点与例题转化为生动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画演示来理解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与此同时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将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有效的结合,进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让小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强化数学学习思维。
  四、结语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和教学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贯彻落实新课改政策要求,也是培养全方位一体化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范兴宇.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7(9):64.
  [2]邹梅.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体现[J].考试周刊,2017(89):12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近几年来,许多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开始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具体的做法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们在小组里分工合作,团结协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积极主动,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配合使本来枯燥无味的高中英语课堂,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兴趣盎然,以此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乐于参与到高中英语课堂上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训练;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62-02  农村小学大多数低年级学生上课好动,坐不住、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或者想入非非,老走神。作业粗心,马虎,差错多,做事有始无终,拖沓等。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
【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期间,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精神得以复苏,引起许多媒体和社会单位的关注,而其中最富有代表意义的则莫过于工匠精神。如若想要令我國谋求更加长远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带动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结果,就必须选择同步进行饱含工匠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此,高职院校理当以身作则,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开辟出更加科学人性化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使得不同专业学生都能够具备可靠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64-02  对于苦读的高三学子来说,物理应该算是一块难啃的大巨头,很多同学因为某个点没有转出来白白浪费了很多分,于是觉得既然不懂的知识点太多,变得心灰意冷,其实,如能从小细节开始慢慢去了解,你会觉得很多事情也不过如此,在此我就以复合场为例吧。  复合场应该算大多数高三理科生的噩梦吧,几乎是永远的压轴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评价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更好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校推行的“6+2”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评”的环节即是在近年来“6+2”课堂模式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日渐完善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积极性;评价原则;“6+2”模式  【中图分类号】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也逐渐在提高。多元化的实验内容也相应带动化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化学教师和实验设施均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科学合理指导学生学习化学实验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化学实验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巧借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