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工作分析评估对职业康复职工复工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职业康复期间进行现场工作分析对职业康复职工复工率的影响,以讨论该评估项目对职业康复的实际指导意义。方法:样本均为具备复工条件,即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有就业意愿、雇主有明确的安置工作意愿的职业康复职工。对139例样本进行现场评估,与202例没有进行现场评估的样本在1周、1月、3月复工特点进行研究,出院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就业跟踪。结果:非现场评估组中职业变量对不同时间复工率有显著性影响,行政人员在三个时间段的复工率分别是90%、90%、90%,文员/办事员在1个月及3个月的复工率分别是70%、70%,设备操作人员的复工率分别是30.7%、43%、50%。现场评估组出院后1周、1月、3月的复工率分别是63.3%、73.2%、73.4%;非现场评估组出院后1周、1月、3月的复工率分别是40.6%、52.5%、58.4%,两组别样本在1周、1月、3月复工率的χ2检验结果分别是:P<0.01、P<0.01、P>0.01。结论:现场评估样本中,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受损部位不明显影响职工在不同时间段复工率;非现场评估样本中,职业是影响不同时间复工率的变量,行政管理及文职类工作者在1月、3月复工率均最高,生产制造业一线员工在三个时间段的复工率最低;现场评估可以减少因职业差异对不同时间段复工率的影响。两组数据整体样本在不同时间段复工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现场评估组在1周、1月、3月三个时间节点上的复工率均高于非现场评估组。经过现场评估的职业康复职工1周内复工率远高于未经现场评估人员,表明现场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及工伤职工有效缩短复工延误时间。
其他文献
在“现代化”、“全球化”和“社会均质化”的影响下,中国的民居建筑正处于损毁、灭绝的边缘。为挽救传承着地域传统文化的民居建筑,以基于传统且对接未来为设计理念,把江南水乡
游泳是人在水环境中进行的一项特殊的运动,位居“高危性体育项目”排行之首,其开展和推广过程本身具有非常大的危险性,若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出现溺水等事故。游泳场馆在为人们提供
作为公司治理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保护股东利益,是推动司法改变不干预公司事务的立场,介入公司内部纠纷的动因,同时,也构成司法介入的正当性基础。司法对公司内部事务的介
采用机械、电动混合式负载模拟系统模拟惯性、摩擦负载。以ISIGHT为优化平台,集成UG和ABAQUS,构建并实现了惯性飞轮体积最小的优化流程。在此基础上,根据非连续参数分组,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