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会召集权纠纷的司法介入研究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公司治理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保护股东利益,是推动司法改变不干预公司事务的立场,介入公司内部纠纷的动因,同时,也构成司法介入的正当性基础。司法对公司内部事务的介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长期的公司治理的实践,才逐步确立了司法介入公司治理原则。随着公司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价值不断彰显,司法介入表现出审慎扩张的姿态。公司治理纠纷源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表现为公司参与各方利益失衡或者公司运行僵局。公司治理问题是基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的状态下股东利益保护的问题提出的。股东会契合了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的需要,即为股东实现股东权益,行使共益权搭建平台,又避免了股东对公司日常经营过度干预,使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有了比较合理的预期。作为公司权力机关的股东会出现僵局,无法召开或是不能形成有效决议,必将影响到公司及股东利益。我国采用了法定主义立法模式,根据《公司法》第四十条、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董事会(执行董事)、监事会(监事)和少数股东享有股东会召集权,并确定了各自行使权利的顺位,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关系。通过对我国股东会召集权制度的评述以及司法救济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股东会召集权纠纷司法救济缺陷在于没有非诉讼程序的司法的事前介入,以对公司运作进行积极的司法支持。所以,需要建立事前司法介入机制,赋予法院依申请对股东会召集、决议程序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权利,亦即司法召集股东会制度和司法暂缓股东会召集制度。具体而言有三点:一是借鉴《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的规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召集期限,以及少数股东召集备案制,便于实践操作。二是赋予法院股东会召集权,即法院依申请司法召集股东会,作为股东会召集权体系的兜底条款。三是完善《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赋予法院事前介入权力,即应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以司法决定的形式及时中止股东会的召集。
其他文献
在象山县石浦镇东南处约270海里的海面上,有一群美丽的岛屿,叫渔山列岛。
目的:探讨对接受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90例患者作为
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浙江省档案局推进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生动典范。浙江开展的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得到了国家档案局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也受到
在“现代化”、“全球化”和“社会均质化”的影响下,中国的民居建筑正处于损毁、灭绝的边缘。为挽救传承着地域传统文化的民居建筑,以基于传统且对接未来为设计理念,把江南水乡
游泳是人在水环境中进行的一项特殊的运动,位居“高危性体育项目”排行之首,其开展和推广过程本身具有非常大的危险性,若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出现溺水等事故。游泳场馆在为人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