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三针配合新医正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靳三针配合新医正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针推科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新医正骨疗法,观察组采用靳三针配合新医正骨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痛、下肢麻木、步态、直腿抬高试验、运动异常等得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配合新医正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症状,恢复腰椎的解剖位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靳三针;新医正骨疗法;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6.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1-0074-0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及腰部活动障碍,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西医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手术又有一定风险,可能会破坏腰椎稳定性而加重病情[1]。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针灸、推拿均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采用靳三针配合新医正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针推科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1.7±4.3)岁,病程1个月-10 a;对照组50例,男59例,女41例,年齡28-73岁,平均年龄(41.1±4.5)岁,病程1个月-8 a;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经X线或CT检查确诊;排除影像学示巨大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有明显神经受损者;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严重程度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1)靳三针。取穴肾俞、大肠俞、委中、坐骨点、委中、昆仑;下肢后侧放射痛麻者加殷门、承扶、承山;下肢外侧放射痛者加风市、阳陵泉。针刺得气后留针20-30 min,1次/d,2周为1个疗程。(2)新医正骨疗法。患者端坐冯氏正骨椅,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臀部固定正坐。医者坐于患者后方,以棘突向右偏歪为例,医者先用双手拇指触诊查清偏歪的棘突,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掌部压于患者左肩部,助手面对患者左前站立,右手压住患者左侧大腿根部,左手搭在患者左肩配合医者向右顺推。医者左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的右侧,然后右手牵拉患者左肩部使身体前屈20-30°左右,继续向右侧弯大于45°,在最大弯位医者右上肢使患者躯体向后内侧旋转,同时左手拇指顺向左上顶棘突,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声响,可触到指下椎体轻微错动。最后双手拇指从上至下将脊上韧带理顺,检查偏歪棘突是否已拨正,上下棘突是否已等宽。隔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JOA腰腿痛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临床控制: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无腰痛及肢体麻木,腰部活动正常,直腿抬高实验可达正常的85%以上,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有轻微腰痛及肢体麻木,腰部活动基本正常,直腿抬高实验可达正常的75%左右,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腰痛及肢体麻木有所减轻,腰部可部分活动,直腿抬高实验可达正常的50%,部分恢复工作;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仍有明显腰痛、肢体麻木,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实验阳性,无法工作[2]。
  1.4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包括腰痛、下肢麻木、步态、直腿抬高试验、运动异常等,每项1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症状越严重。
  1.5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2.2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腰痛”、“痹症”等范畴,多由风寒湿邪闭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3]。“靳三针疗法”系有已故著名针灸学家靳瑞教授创立,采用腰三针和坐骨针结合,符合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的特点,能够镇痉止痛、舒经通络,临床取穴简便灵活、起效快、安全性好、患者耐受好。新医正骨疗法采用中医推拿正骨手法,将突出髓核还纳,纤维环裂隙闭拢,关节突关节面对位,改变突出的髓核与受压的神经根的关系和松解神经根粘连,使脊柱恢复生理平衡[4]。两者联合使用,通过不同机理共同作用于腰椎,协同增效,相得益彰。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腰痛、下肢麻木、步态、直腿抬高试验、运动异常等得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明靳三针配合新医正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冯伟,冯天有,毕永民,等.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空军医学杂志,2014,30(3):141-145.
  [2]冯伟,冯天有,许奎,等.新医正骨疗法治疗Ⅲ、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医正骨,2015,27(5):62-64.
  [3]罗萍.中医正骨联合温针灸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6):32-33.
  [4]马新平,姜燕.毫针、火针配合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3):375-376.
  (收稿日期:2016-10-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非椎间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整脊联合针刺以及五子散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日—2019年1月20日本院非椎间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9例,遵照随机分组标准分为治疗组(326例)与对照组(303例),分别采用中医整脊+针刺+五子散治疗与传统牵引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与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8.16%,与对照组的59.41
为有效管理和应用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需要确定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保护带。根据晋祠泉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地下水特征,在PI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增加煤层开采S和人工排泄Ad
对三门峡水库水体和表层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r、Mn、Ni、Cu、As、Cd、Pb和Hg进行测定,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风险评价指数法评价了库区重金属污染现状
提出了一种两轴随动控制方法,令测头沿被测齿面切向或轴向作跟随运动,以实现齿轮齿廓和螺旋线等的测量。分析了在随动控制方式下齿轮测量过程中各参量的关系,由此建立测量齿
上投摩根日前发布2010年投资策略报告认为,2009年是保增长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之年。投资者可谨慎把握内需启动、新兴产业、区域振兴等投资机会。
随着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节约用水工作不断推进和深入,黄河流域各省(区)现行用水定额在覆盖性、合理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利用已建电厂实测资料、部分用水户
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草本植物根系力学特性及其根系固土护坡力学机制,以青海省刚察县三角城种羊场地区为研究区,将赖草、扁穗冰草、早熟禾和紫花针茅4种优势草本植物作
磨削烧伤是工件在磨削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隐性缺陷,其存在将严重威胁到产品质量。传统的磨削烧伤检查方法有许多局限性,难以完全满足准确、快速检测的要求。本文介绍一种新颖、高
目的观察用姜辛固本脐贴辅助治疗虚寒型腹痛(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姜辛固本脐贴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贴和
利用多个传感器在线采集刀具状态数据,建立了刀具状态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刀具磨损补偿的功能。